為國寶級動物籌謀更妥適生存環境

2008-03-18 11:47:3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泰國有「國寶級」地位的象群,13日度過了「全國大象節」(National Elephant Day)。近年曼谷市區雖已很少見到大象搖搖擺擺慢步前行的身影,但東北部素輦府「大象之鄉」,仍依例推出豐盛「自助餐」,供象群快樂享用。全泰各地也舉行佛教儀典和新鮮時令水果,以示對象群辛勤奉獻的崇敬,並由「象伕」陪伴著共度佳節。從媒體上看到象群和人類間親切互動,建構出有情有義的畫面,營造起和諧氣氛,頗令人感動。象節雖已過了,相信大象一直為泰人默默付出的精神,仍將綿延在大家心頭。而在多變的環境中,人們也宜做出適當規劃,為國寶大象安排妥適生存空間。直到永遠。
 
素輦府象鄉,自來是馴象工作的中心,早在若干世紀前,就開始將巨大平和的象群,從叢林中帶領出來。經過和人類適當相處,並授予簡易技能,就能將象類碩大的體能釋放,引進和人類相關的領域內,承擔起許多預想不到的粗重的艱危活路。舉凡負荷、牽引、運輸、登高開路、維護安全等,象群大多勝任。尤其令人稱奇的是,象類秉賦有靈性,與人類「交往」默契十足。象類從叢林來到人類社會,往往每隻大象配屬1位「象伴」,鄉野也有「象奴」的稱呼。人象間一經「磨合」完成,則關係幾可到達終生不渝的程度。雙方關愛有若親屬,或尚有過之,由於這種夙緣相當微妙,所建構成的情深義重,實非言語所能形容。久而久之,人象因緣從象鄉散布延衍,泰境以至中南半島各地,都可以找出這類關係。象類為人類所服勞役,也因而發揮到最大限度,終而贏得「國寶級動物」的地位;而人類於象群的互動回報,也非同於尋常。所以舉世人象關係和諧,鮮有超過泰國,這種精神自然也納入泰文化精髓中。
 
泰國是國際社會的1員,當「地球村」的觀念普遍化,外來時尚橫衝直闖,泰國必然也會受影響。尤其是經貿快速發展,現代化的各類產品,不斷取代以往的工具,進而改變了各地社會型態和生活方式。在這股大潮流來臨時,泰國若干傳統項目,也難逃遭淘汰的命運,有時轉瞬間便失去生存基礎,造成高度錯愕。且無論做什麼樣反應,該來的就會來臨,人們所能夠挽回的,只是緩和衝擊力度、爭取相對較長時間,為行將受嚴重考驗的項目,安排最妥善的生存發展環境,而令我們深感不安的是,「國寶動物」大象的處境危困,基礎漸告鬆動,及早規劃出路,此當其時。
 
本屆「象節」前不久,南非當局發布了1項逆轉世界潮流的文件,准許有條件殺戮象口,並從2008年5月1日起付諸實施。相關規定公布後,對於有心人和舉世愛護動物團體,無疑是莫大震撼,要求收回成命的活動隨之也積極展開。但是南非當局所列舉的立案理由,卻是難以反駁或有能力代為解決。預料經過反覆辯難,可以有條件殺戮象口的規定,還是可能會執行。只是執行的方式相對「文明」一點而已。南非甘冒不韙,主要理由是,估算目前南非象群已高達8萬隻。體積、食量都巨大的象隻,要廣袤原野做遊走漫步的地盤,每隻象1天要吃掉約300公斤的青草、樹葉和嫩枝。在保護下的象群快速增長,南非再也沒有供象群生存的環境和條件。事實上「溫和」的大象到肚皮和活動空間受威脅時,也會對人類環境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
 
當然,開放殺戮象口的是南非,對象是野生的象群,和在泰國居於國寶地位的馴象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基於人象契合的精神境界和大象在泰國開天闢地的奉獻,在內心深處的感情也不容輕易提到相關問題。只是時代變了。象群能為我們做出的奉獻也為現代工具取代了,理性面對問題,思考國寶動物的未來生存環境最重要。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