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各表:國民黨、共產黨與民進黨的交集地帶?
2008-03-29 20:20:4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胡錦濤公開表示,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現在,國民黨、共產黨及美國,皆已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只有民進黨還在說:「沒有九二共識!」 問題可從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談起。台灣人民當然反對此法,一方面此法表露出中 ...
胡錦濤公開表示,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現在,國民黨、共產黨及美國,皆已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只有民進黨還在說:「沒有九二共識!」
問題可從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談起。台灣人民當然反對此法,一方面此法表露出中共霸權的傲慢,另一方面亦使兩岸互動的許多彈性空間消失。但是,這部法律可以說是被陳水扁及民進黨的「法理台獨」逼出來的,陳水扁及民進黨正是此法的催生者。再者,此法亦可從正反兩面來看:從一方面看,此法是「反對法理台獨」,因此使台灣失去一些彈性選項;從另一方面看,此法則是「贊同維持現狀」,亦即承認了現狀。
經歷60餘年的激盪沉澱,「維持現狀」如今已是兩岸架構的總論述。《反分裂國家法》(下稱《反分法》)的基本架構亦在「維持現狀」。1、中共過去是「反對維持現狀」的,認為現狀就是分裂;但《反分法》則主張「維持現狀」,認為現狀是「雖未統一,仍是一中」。2、中共過去反對一切形式的「台獨」,包括反對「中華民國式」的「獨台」,但如今只反對「法理台獨」;且指出,所謂「維持現狀」,就是維持「見之於台灣現有的規定與文件」的「現狀」。3、該法說,對「法理台獨」,將採非和平手段;反之,只要維持現狀,不宣示「法理台獨」,兩岸和平可保。或許可以說,《反分法》的思考方向正是:「維持現狀,一中各表。」
這就涉及「一中各表」是否存在了,馬英九與謝長廷在辯論會中曾觸及這個疑問。確實,中共台辦曾經否認「一中各表」,如今胡錦濤已在布胡熱線中承認。顯然,中共已明白,沒有「一中各表」,即不可能「維持現狀」。
其實,「一中各表,維持現狀」,與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頗有交集。決議文稱,「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此即「維持現狀」;至於既已承認「中華民國」,即如謝長廷亦不能否定「一中憲法」之「法理現狀」。因而,《決議文》與《反分法》不能說全無交集地帶。
再者,馬英九的「馬三不」,亦與《反分法》有交集。不統,就是維持「不統一」的現狀;不獨,就是維持「不法理台獨」的現狀;不武,就是維持沒有戰爭的現狀。以國民黨的戰略而言,就是堅持「一中各表/維持現狀」,並設法使中共從「否定」一中各表,漸漸轉至「不否定」,再轉至實際上「默認」,最後則希望「一中各表」成為兩岸的公開共識。《反分法》可視為已至「默認」階段,而胡錦濤的談話已是「明示」。
「維持現狀」與「一中各表」是一體兩面;欲「維持現狀」,不能沒有「一中各表」的支柱。「維持現狀」一詞公開運作已久,「一中各表」則始終是應然及實然存在的「潛台詞」。如今,胡錦濤又藉布胡熱線公開承認,應被視為大開大闔的善意。
國民黨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主倡者,如今已將潛隱的「一中各表」,喊成了端上台面的兩岸議題,這也是台灣首次可能主導了兩岸的論述架構;共產黨則因知必須「維持現狀」,亦已從不否認「一中各表」,且一再強調「九二共識」之重要,轉至如今由最高領導承認「一中各表」;民進黨則是唯一仍然公開否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一方,甚至表現出寧可沒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姿態,以有利於其台獨論述。不僅如此,民進黨更從《台灣前途決議文》之「維持現狀」,倒退回到《正常國家決議文》而主張「及早正名制憲」,成為兩岸唯一主張「改變現狀」的一方。
沒有九二共識嗎?沒有一中各表嗎?不是沒有,而是民進黨希望它沒有,咒詛它沒有。選舉已經落幕,民進黨何妨冷靜思考一下「一中各表/維持現狀」的選項?(本報系聯合報系列社論,本報同步刊出)
問題可從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談起。台灣人民當然反對此法,一方面此法表露出中共霸權的傲慢,另一方面亦使兩岸互動的許多彈性空間消失。但是,這部法律可以說是被陳水扁及民進黨的「法理台獨」逼出來的,陳水扁及民進黨正是此法的催生者。再者,此法亦可從正反兩面來看:從一方面看,此法是「反對法理台獨」,因此使台灣失去一些彈性選項;從另一方面看,此法則是「贊同維持現狀」,亦即承認了現狀。
經歷60餘年的激盪沉澱,「維持現狀」如今已是兩岸架構的總論述。《反分裂國家法》(下稱《反分法》)的基本架構亦在「維持現狀」。1、中共過去是「反對維持現狀」的,認為現狀就是分裂;但《反分法》則主張「維持現狀」,認為現狀是「雖未統一,仍是一中」。2、中共過去反對一切形式的「台獨」,包括反對「中華民國式」的「獨台」,但如今只反對「法理台獨」;且指出,所謂「維持現狀」,就是維持「見之於台灣現有的規定與文件」的「現狀」。3、該法說,對「法理台獨」,將採非和平手段;反之,只要維持現狀,不宣示「法理台獨」,兩岸和平可保。或許可以說,《反分法》的思考方向正是:「維持現狀,一中各表。」
這就涉及「一中各表」是否存在了,馬英九與謝長廷在辯論會中曾觸及這個疑問。確實,中共台辦曾經否認「一中各表」,如今胡錦濤已在布胡熱線中承認。顯然,中共已明白,沒有「一中各表」,即不可能「維持現狀」。
其實,「一中各表,維持現狀」,與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頗有交集。決議文稱,「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此即「維持現狀」;至於既已承認「中華民國」,即如謝長廷亦不能否定「一中憲法」之「法理現狀」。因而,《決議文》與《反分法》不能說全無交集地帶。
再者,馬英九的「馬三不」,亦與《反分法》有交集。不統,就是維持「不統一」的現狀;不獨,就是維持「不法理台獨」的現狀;不武,就是維持沒有戰爭的現狀。以國民黨的戰略而言,就是堅持「一中各表/維持現狀」,並設法使中共從「否定」一中各表,漸漸轉至「不否定」,再轉至實際上「默認」,最後則希望「一中各表」成為兩岸的公開共識。《反分法》可視為已至「默認」階段,而胡錦濤的談話已是「明示」。
「維持現狀」與「一中各表」是一體兩面;欲「維持現狀」,不能沒有「一中各表」的支柱。「維持現狀」一詞公開運作已久,「一中各表」則始終是應然及實然存在的「潛台詞」。如今,胡錦濤又藉布胡熱線公開承認,應被視為大開大闔的善意。
國民黨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主倡者,如今已將潛隱的「一中各表」,喊成了端上台面的兩岸議題,這也是台灣首次可能主導了兩岸的論述架構;共產黨則因知必須「維持現狀」,亦已從不否認「一中各表」,且一再強調「九二共識」之重要,轉至如今由最高領導承認「一中各表」;民進黨則是唯一仍然公開否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一方,甚至表現出寧可沒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姿態,以有利於其台獨論述。不僅如此,民進黨更從《台灣前途決議文》之「維持現狀」,倒退回到《正常國家決議文》而主張「及早正名制憲」,成為兩岸唯一主張「改變現狀」的一方。
沒有九二共識嗎?沒有一中各表嗎?不是沒有,而是民進黨希望它沒有,咒詛它沒有。選舉已經落幕,民進黨何妨冷靜思考一下「一中各表/維持現狀」的選項?(本報系聯合報系列社論,本報同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