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普最後高峰會 應對世界和平負責

2008-04-06 16:28:2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如果說,美國總統布希在東亞畢業旅行要等到北京奧運和亞太經合組織高峰會議,那麼,他在歐洲的畢業旅行則已經全然展開,在羅馬尼亞參加北約首腦會議的前後,布希走訪烏克蘭、克羅埃西亞以及俄羅斯。此次重點顯然是他眼中的「新歐洲」,即原來的東歐,而對手沒有變化,還是俄羅斯的政治強人普亭。
 
布希執政近8年,最後在國內留下滿目瘡痍,戰爭的耗費和次貸危機讓美國從經濟的超強變成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在外交上更是因為伊拉克戰爭久拖不決而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不過,布希比較幸運的是,在去年和今年的各國重要選舉中,親美的力量有捲土重來的趨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法國總統沙克吉獲勝,以及南韓總統李明博的上位,另外,在外交上還可以算得上成就的是,由國務卿賴斯領軍,再次推動中東地區以巴和談;與中國聯手處理北韓核危機,對台灣陳水扁台獨冒險加以遏止,從而使中美關係越來越順暢,在布希出訪期間,尼米茲號航母將停靠久違的香港。除此以外,布希外交最大的亮點,就算是在東歐的勢力擴張了。
 
這次北約峰會,基本是3大主要議題,1是討論讓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第2個議題是在波蘭和捷克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第3個議題是加強北約在阿富汗軍事參與的力度。其中,第3個議題已經有比較好的進展,美國承諾增兵1000人,法國已經暗示願意派數百軍隊參與阿富汗軍事行動,以支持在國內遭遇重大反彈的加拿大。而第1第2個議題則不僅需要北約的共識,更涉及到美國在歐洲的最大對手普亭的激烈反應。
 
令人關注的是,布希與普亭從合作到反目,過程相當具有戲劇性。如今,兩個政客都要從總統高位退下,這次可能是最後的「總統高峰會」,結果如何,當然引人注目。在某種程度上看,布希一直對俄羅斯採取「軟性攻勢」,不但在烏克蘭和喬治亞等俄羅斯的後院推動「顏色革命」,推動北約東擴,更在原來華沙條約的成員國波蘭、捷克積極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一舉在地緣政治上取得優勢地位。對此,俄羅斯雖然步步退守,但普亭也借助這個態勢,成功在俄羅斯推動民族主義,重建威權體制,強化俄羅斯軍事力量,可謂雙方都得到了利益。但是,這顯然是1種危險的戰略競爭,搞得不好,就可能重啟歐洲冷戰的態勢。更為嚴重的是,布希即將下台走人,而普亭則繼續以某種方式主導俄羅斯未來的發展,如果布希在此次北約峰會上欺人太甚,種下普亭未來報復的因數,那麼歐洲和美國將來可能付出重大代價。
 
因此,布希應該克制自己希望擴大政治遺產和外交遺產的野心,重視德國和法國希望暫緩接受烏克蘭、喬治亞加入北約的顧慮,至少在跟普亭的最後高峰會中,提出讓莫斯科放心的證據,簽訂具有長遠視野的戰略合作框架,重新修補交惡的美俄關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必須把飛彈防禦系統的部署,以及接受烏克蘭等加入北約放一放,讓美國的新總統、新民意來帶動變化,這樣才是對歐洲負責,對世界和平負責,也是布希在告別世界舞台之旅中,可以做出的最後貢獻。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