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考驗兩岸能否取得雙贏

2008-04-11 23:04:1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藏獨人士和國際人權組織大肆干擾奧運聖火的喧鬧聲中,每年一度的博鰲論壇即將在海南島舉行。今年的博鰲不同往年,主要有兩個原因:1個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再次親自出席博鰲論壇,並發表重要講話;2是台灣新出爐的副總統當選者蕭萬長也按照以往慣例出席論壇,胡蕭會即將舉行,蕭萬長的受關注程度將超過同樣出席論壇的澳洲總理陸克文等國家元首。毫無疑問,北京對台灣釋出的善意相當明顯,這不僅體現在北京願意在博鰲論壇招待蕭萬長,更體現在北京會安排「1對1」的方式舉行胡蕭會,以免讓外界有「矮化」台灣的印象。
 
蕭萬長在當選後如此短的時間裏面就能登陸,並與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會晤,顯示了馬蕭推動「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和回到「92共識,1中各表」的立場,得到大陸方面的正面回應。
 
儘管正處於內部整合的民進黨無法阻擊這種進程,但是從呂秀蓮到謝長廷,都酸溜溜地提出警告,所謂要密切關注國民黨那麼快地把台灣駛向大陸的懷抱,要尊重不投馬蕭配的500多萬選民的感受,這當然給蕭萬長的博鰲之行帶來一點壓力。但是,台灣經濟要重新起飛,台灣經濟的好壞端賴於兩岸經貿互動的共識,已經在國際投資界,已經在台灣的重量級企業家中形成,也是台灣大多數民眾的期待,這種趨勢,沒有人能夠阻擋,也沒有人能夠不讓馬蕭團隊去放手一搏,這兩天馬蕭拜會工商界大老王永慶、張忠謀、郭台銘等人,得出的結論也是相同的。
 
但是,前監察院長和前外長錢復在馬英九前來拜見請益時說,兩岸問題,能推動的先去推動,其餘應該先取得島內共識,正體現了兩岸問題的複雜性,而前國安會首腦丁渝洲也警告馬英九在兩岸問題上少說多做,應該是同一個意思。在島內和海外華文媒體高度關注蕭萬長博鰲行的時候,馬蕭絕對不能盲目樂觀,過度輕視兩岸關係問題上的阻礙。不用說,北京雖然對馬英九在大選時的一些口號抱有憂慮,但在連宋等老朋友的保證下,在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推動下,在西藏奧運局勢的壓力下,北京會釋放出一些對台灣利多。但是,馬蕭無法予取予求。理由很簡單,馬英九的1中各表,與北京的1中原則,仍然需要磨合,才能創造出雙方接受的模糊空間;其次,北京如今面臨的經濟形勢也十分嚴峻,在兩岸經貿互動的過程中,北京不可能像以往連宋登陸時,單方面給與好處,而是大家都要賺錢;再次,北京雖然希望看到馬蕭執政政績良好,從而遏制民進黨台獨力量捲土重來,但是,北京深信,馬英九執政,會重啟兩岸制度之爭,台灣經濟如果相對好過大陸經濟,國民黨在兩岸民意上就會占取優勢,共產黨執政就會遭遇無形挑戰。由此可見,北京在兩岸問題上的開放政策,也受到自己政治小算盤的制約。
 
我們看到,蕭萬長登陸博鰲,有張忠謀,也有蘇起,兩岸經貿顯然是主話題,但兩岸的政治議題,比如兩會儘快復談,也一定是胡蕭會的話中之題,因此,蕭萬長絕對不能「有風使盡帆」,一味索求可能給與北京「趁火打劫」的印象,比如要求北京放行馬英九上任前訪美等,而是要謹慎真誠地與胡錦濤達成互信關係,奠定好的基礎,兩岸關係才能走得長,走得遠,走得順利。要知道,在目前的危局中,胡錦濤在黨內的地位也會受到挑戰,他的對台政策同樣會受到挑戰,馬蕭需要北京「善意」來實現大選承諾,來遏制民進黨,同樣,胡錦濤也需要馬蕭「善意」,來應付國際和黨內的雙重挑戰,如何拿捏,恰到好處,取得雙贏,那就看雙方的智慧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