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蕭會能為兩岸危機脫困解套嗎

2008-04-14 07:18:1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海南博鰲論壇4月12日開幕,胡錦濤與蕭萬長的會談亦告登場,在台灣島內已因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率團出席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綠營的質疑和藍營的低調,可以看出蕭萬長此行承受的壓力和任務之艱鉅。就北京而言,這也是1個測試和藍營執政者打交道的場域,當可備供未來兩岸接觸乃至談判的參考。
 
是以此次博鰲論壇不僅會涉及兩岸或國際間的經貿議題,還有無法迴避的兩岸「3通」議題,特別是「直航」進度能否如馬英九所言,就在今年7月間兌現?此外,台灣政權轉移前,台灣當局會否掣肘博鰲論壇,都是不能忽視的。
 
然而,蕭萬長在博鰲論壇上或胡蕭會能扮演什麼角色,起到什麼作用?在今年520藍營執政前,所有事關兩岸的決策機制,馬英九就算啟動了,也不可能具有公權力兌現,何況博鰲論壇畢竟僅僅是1個以經貿為主題的論壇,兩岸之間的任何互動,或可寄予高度期望,充其量也只能交換意見,表達善意而已。再就兩岸當前面臨的內外形勢而言,馬英九也只能多做實事、少說空話。
 
當然,眾所矚目的胡蕭會是否可能談出什麼話題,蕭萬長以台灣副總統當選人的資格與會,在接待規格上能有什麼禮遇,都是台灣媒體關注、綠色陣營在在介意的所在。話題內容可以預估不可能涉及兩岸政治談判;不過基於一中各表和互不否認對方的原則下,蕭萬長可能接受的禮遇是一回事;但在稱謂上,對岸則將蕭定位為民間人士。
 
綠營繞不開「台獨」神主牌,非但在現實裡走不出去,偏又期待能有政治身分,期待「尊嚴」。這其實是通過帶有「台獨」成分的「政治操作」。期待通過自我設定的「儀式」和「身分」,完成政治上的「身分認同」和「自我認同」。這當然是意識形態在作祟,寖而成為1種「自我糾纏」。今天台灣所以在各方面陷入發展困境,和綠營的自我糾纏即具高度關聯。
 
蕭萬長此行正是突破綠營的「自我糾纏」,是為綠營製造的兩岸危機中「脫困」,要從博鰲論壇突破兩岸互動停滯不前,甚且出現大倒退的困境中走出來。是以蕭萬長此行應可定義為「解套」之旅,通過胡蕭會的善意互動,回歸兩岸的92共識。兩岸有了共識,這才可能重建雙方的政治信任,進而解除敵意,創造雙贏。馬英九和蕭萬長在大選中所以勝出的訴求即在:愛台灣就要拚經濟;若要拚經濟就要先打開障礙兩岸「3通」和「直航」的纏結。
 
準此,綠營與其期待蕭萬長為「台獨」意識或「台灣主體性」創造空間,不若為台灣人民長期以來承受的低迷氛圍,以及兩岸長期處在緊張情勢下的危機感,走出和對岸重新接觸的新模式。此1新模式當然要有新思維,落實在操作面,就是要為兩岸、為台灣的「自我糾纏」解套。蕭萬長是否可能完成此1「解套」的任務,才是評估蕭萬長此行成敗的關鍵所在。
 
為台灣「解套」當然只是第1步,兩岸事務千絲萬縷,也非蕭萬長此行或胡蕭會所能解決。是以不論北京或台北甚至華府,都可以寄望這1場胡蕭會有1個好的開始。兩岸關係如何重建,慢不得但更急不得,蕭萬長只要能走出這第1步,能為台灣「解套」,從而為兩岸「解套」,無論如何都算不虛此行。
 
1個務實的期待,應是馬英九訪美能否成行的關鍵,就要看胡蕭會能否鋪陳出1套兩岸3邊的對應模式。是以蕭萬長的任務不能說沒有負擔,而且是艱鉅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