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中國民意與西方民意對立擴大

2008-04-24 07:47:5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海外華人不分兩岸3地,5000人日前在洛杉磯好萊塢日落大道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舉行和平示威,抗議該台主持人卡佛提辱華暴言,要求 CNN 真誠道歉,寫下目前延燒到整個西方世界的華人批媒體偏見、挺北京奧運空前大示威的漂亮1頁。圍繞著奧運聖火的傳遞和西藏議題,全球華人跨出「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傳統,也跨出不同政治意識形態導致窩裏鬥的陋習,在北京奧運和中華民族尊嚴的最大公約數上,團結起來,並發出正義的呼聲,這對主流媒體客觀報導亞洲事務,和主流社會重新認識華人社區,都會帶來長遠的積極意義。
 
與華人在海外示威遊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民眾興起了1股狂熱的反法熱潮,而法商家樂福超市遭到了全國性的抵制。這股反法熱潮的導火線,顯然是中國殘疾人運動員金晶在巴黎傳遞奧運聖火時遭遇了抗議者的粗暴搶奪,還有就是法國總統沙克吉最先表達因為西藏問題不排除抵制參加奧運開幕式。一下子,一直被中國譽為偉大的法蘭西,竟然成了中國人民最大的敵人。
 
但是,不容否認,中國內部的民意反彈,有著好幾個顯著的弱點。首先,大陸網民的反彈,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色彩非常嚴重,這體現在當央視主持人白岩松等媒體人反對抵制家樂福的時候,竟然遭遇粗暴圍剿,甚至連被讚美成民族英雄的金晶,也因為表達了1點不同的意見,而1夜間就從民族英雄變為「漢奸」,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其次,當敢言的南方周末發表編輯部同仁長平的文章,真誠探討新聞自由和追尋西藏問題真相的時候,竟然遭遇同行的「愛國主義」抨擊,這是相當匪夷所思的。因為不管立場如何,從事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都對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抱持正面態度,說穿了,沒有新聞自由,任何媒體工作者都會有屈辱的感覺,爭取新聞自由是中國新聞工作者夢寐以求的目標,但是,竟然有新聞從業員對婉轉要求新聞自由的同行「上綱上線」,這不能不讓人擔心文革再現,還是有「石一歌」、「梁效」等無恥文人為虎作倀。CNN的卡佛提是濫用新聞自由,而扼殺要求新聞自由的中國媒體人是仇恨和害怕新聞自由,兩者都不會帶來真相和積極的反思。
 
其實,北京清楚看到國內民意反彈的民粹和極端,在股市低迷,房市居高不下,物價飛升的情況下,這種「愛國主義」會轉眼變成兩刃的利劍,反過來傷害穩定的局面,成為奧運前的重大變數,因此,中南海高層通過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評論,呼籲民眾理性溫和,言外之意,希望示威抗議的熱潮冷卻下來。
 
可能會有激進的中國人誤解,以為法國總統沙克吉派特使到中國,是因為非理性抵制家樂福奏效了,其實不然,法國看到金晶的遭遇不但引發了中國人民的憤怒,也使世界對法國人權維護產生了誤解,因此必須進行危機處理,才能止血,才能挽回中國人民對法國的信任。北京雖然也派出特使前往巴黎斡旋,以穩定中法雙邊關係,但北京要進一步向法國吸取經驗,在這樣的危機時刻,釋放出這樣幾個重要資訊。
 
首先,要把西方一些媒體和媒體人員同西方人民區別開來,防止中國民意與西方民意對立的擴大,愛國主義演變成義和團式的「排外」;其次,釋放出在奧運之後與達賴喇嘛對話的姿態,區隔達賴與威脅自殺攻擊的藏青會,讓中間路線制約激進路線,同時,以此爭取西方媒體和民意的轉向;再次,重申在奧運期間開放媒體自由採訪的承諾,其中包括西藏、新疆地區。如此一來,北京不但可以繼續凝聚海外民眾支持奧運的人氣,也可以推動國內的改革借奧運東風進一步深化,更能提升國際形象。
 
最後,我們呼籲海外華人的示威遊行見好就收,因為目的已經達成,訴求已經擴散,如果毫無節制,變成周末趕集式的嬉鬧,終會發生問題,引發反感,以至於前功盡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