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貽誤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
2008-04-25 07:27:4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日前提出1項新的報告警示,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推展時程迄已逾半。但由192個會員國達成共識、試圖在2015年達成的消弭極度貧窮饑餓等8項目標。由於各國步伐參差,多半不可能及時完成,國際漫不經心的態度,使20世紀90年代由聯合國無數次會議反覆辯難,博采周諮,並於2000年9月簽署的共識協議,行將成為具文。今後若不能寬籌經費、集中全力營造出高度經濟成長、穩定的總體經濟環境,庶能在減少貧窮、增加在保健和教育的投資方面有所貢獻。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的一番苦口婆心,凸顯出國際機構的真誠關懷。但以當前主客觀形勢衡量,要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較諸當年簽署時的困難,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只能期望是走1步算1步了。
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分別是:消弭極度貧窮饑餓;實現全球初等教育;促進兩性平等、賦予女性權力;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產婦健康;對抗愛滋病毒/愛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確保環境永續發展;建立共同化的全球經濟發展等。從簡明文字勾勒出的內容,並不難懂,8項目標事實上是現代國家、社會的基礎,也是能進一步從事建設的根本條件。但是令人非常罣念的是,即使是一般人心目中所謂的已開發國家或富國,都沒有完全在8個指標性目標上全然合格的。在缺乏基礎或發展失去平衡的國家,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都有可能出現,其所產生的後果必然難以收拾或甚至形成高度動盪不安。所以國際機構、非政府組織或善心人,時時推動各國全力朝8項發展目標努力,用心是很苦的。
在2000千禧年到來之前,由聯合國相關機構發起制定發展目標,並以15年為期,促其實現。原本是上佳設計與合理安排,趁舉世以歡欣心情,迎接1個新世紀到來的時際,簽署共識,邁步向前,踐履規約,豈不令人滿懷新希望。尤其是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在消除貧窮、發展教育、公共衛生等項目方面,備足資金供挹注。當事國在8個發展目標範圍內,各國自行選擇重點,排定優先順序,無論其為消弭貧窮、發展初等教育、維護女權、強化公共衛生。計日程功,總有達到目標的1天,至少在建立基本觀念上也會有所收穫。
但是,國際大型活動的共同難題,幾全會淪入「說得多、做得少」的窠臼。除了企圖心強、有凝聚行動力的少數國家能夠自我提升地位,逕行邁向目標並奠立永續發展基礎外。許多國家都受主客觀情勢左右,難以從現實裡開創自己的前程。而發展的軌跡往往是時機稍縱即逝,在1項行動設定啟步時,外來干擾可能相對較少、阻力不多。但若徘徊瞻顧,原訂項目失掉啟動推展機緣,外來的阻力甚至會造成嚴重影響,到重新規劃啟動,還不知道何年何月。
千禧年發展目標的推展,就是1個顯明的事例。在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做千禧年發展目標的調研報告時,大環境還稱平順,推動包括除貧等8項目標,客觀條件尚可,只惋惜時程延宕,怕誤了2015年達成的限期。但到調研報告公布時,地球暖化、氣候失衡、油價飆漲、次房貸衝擊、全球糧荒等,足以使人類社會極度動盪不安的天災人禍,逐一浮上檯面。而相關天災人禍的出現,環環相扣,受到影響的範圍和層面,都無從預估,有意緩解都不知從何下手。尤其是全球近40國糧食奇缺、食品漲價,後果不堪設想。這些巨變,毫無疑問會形成窮國動盪、富國難安,各地除貧、初等教育、公共衛生等項目,失去了順利推展的時機,追上達成目標,想必是遙遙無期了。
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分別是:消弭極度貧窮饑餓;實現全球初等教育;促進兩性平等、賦予女性權力;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產婦健康;對抗愛滋病毒/愛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確保環境永續發展;建立共同化的全球經濟發展等。從簡明文字勾勒出的內容,並不難懂,8項目標事實上是現代國家、社會的基礎,也是能進一步從事建設的根本條件。但是令人非常罣念的是,即使是一般人心目中所謂的已開發國家或富國,都沒有完全在8個指標性目標上全然合格的。在缺乏基礎或發展失去平衡的國家,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都有可能出現,其所產生的後果必然難以收拾或甚至形成高度動盪不安。所以國際機構、非政府組織或善心人,時時推動各國全力朝8項發展目標努力,用心是很苦的。
在2000千禧年到來之前,由聯合國相關機構發起制定發展目標,並以15年為期,促其實現。原本是上佳設計與合理安排,趁舉世以歡欣心情,迎接1個新世紀到來的時際,簽署共識,邁步向前,踐履規約,豈不令人滿懷新希望。尤其是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在消除貧窮、發展教育、公共衛生等項目方面,備足資金供挹注。當事國在8個發展目標範圍內,各國自行選擇重點,排定優先順序,無論其為消弭貧窮、發展初等教育、維護女權、強化公共衛生。計日程功,總有達到目標的1天,至少在建立基本觀念上也會有所收穫。
但是,國際大型活動的共同難題,幾全會淪入「說得多、做得少」的窠臼。除了企圖心強、有凝聚行動力的少數國家能夠自我提升地位,逕行邁向目標並奠立永續發展基礎外。許多國家都受主客觀情勢左右,難以從現實裡開創自己的前程。而發展的軌跡往往是時機稍縱即逝,在1項行動設定啟步時,外來干擾可能相對較少、阻力不多。但若徘徊瞻顧,原訂項目失掉啟動推展機緣,外來的阻力甚至會造成嚴重影響,到重新規劃啟動,還不知道何年何月。
千禧年發展目標的推展,就是1個顯明的事例。在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做千禧年發展目標的調研報告時,大環境還稱平順,推動包括除貧等8項目標,客觀條件尚可,只惋惜時程延宕,怕誤了2015年達成的限期。但到調研報告公布時,地球暖化、氣候失衡、油價飆漲、次房貸衝擊、全球糧荒等,足以使人類社會極度動盪不安的天災人禍,逐一浮上檯面。而相關天災人禍的出現,環環相扣,受到影響的範圍和層面,都無從預估,有意緩解都不知從何下手。尤其是全球近40國糧食奇缺、食品漲價,後果不堪設想。這些巨變,毫無疑問會形成窮國動盪、富國難安,各地除貧、初等教育、公共衛生等項目,失去了順利推展的時機,追上達成目標,想必是遙遙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