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賓州獲勝,後勢奮戰仍很艱辛
2008-04-30 10:12:0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日前本報社論曾對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在賓夕法尼亞州初選競爭作出估計,認為希拉蕊若小勝,則難以在其餘的小州選舉中挽回大局,除非大勝,那就等於為希拉蕊打了1支強心針,可支持她與歐巴馬鬥到8月全國大選為止。如今賓州初選結果,希拉蕊居然獲得大勝,她在該州贏得55%選票,比歐巴馬多10%;在158張選舉人票中,她最少獲得80張,歐巴馬最少贏得66張。民主黨非到最後一刻,無法決定誰是代表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這對共和黨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58%的選民到最後一周才決定意向,支持希拉蕊,助她在對歐巴馬發動猛烈廣告攻勢之後,仍能大勝,並在幾個小時內,透過網上募捐籌得250萬美元競選經費。
據票站調查顯示,歐巴馬獲得黑人、富裕人士及新登記民主黨人支持,但希拉蕊不但獲得婦女支持,決定白宮主人誰屬的關鍵選民藍領及白人男性階層也傾向支持她。
分析指出,歐巴馬在大好形勢下屢失戎機,未能一舉擊潰希拉蕊,使超級選舉人懷疑他的政治實力。歐巴馬有多次奠定勝局的機會,如2月初的超級星期二,或連勝11場後的3月初俄亥俄州及德州初選,他都未能把握機會。
歐巴馬在選前失言,指小鎮選民面臨經濟危機時,依靠宗教及槍枝度日,這被批評為「精英主義」,危及他在藍領的支持。歐巴馬的前牧師賴特發表敵視白人言論,雖然歐巴馬極力淡化此事,但票站調查顯示,5%白人受訪者坦承不願意投票給黑人當總統。分析指出,不支持黑人總統的實際白人人數,可能較民調所顯示的為多。
希拉蕊在賓夕法尼亞、俄亥俄、加州、新澤西州和德州等意向游離、人口眾多,且多元化的州勝出,令她有足夠理據證明,她獲跨階層支持,是帶領民主黨入主白宮的唯一人選。
不過分析指出,賓夕法尼亞人口以白人及中收入人士為主,正是希拉蕊的主要支持者,她在當地民望早已領先,故能取勝;但她在剩餘初選中沒有這優勢。
民主黨顧問巴克斯表示,希拉蕊需要奇蹟或歐巴馬突然傳出極負面的消息,才能令她翻身;希拉蕊需要說服超級選舉人,歐巴馬沒有資格代表民主黨出戰大選,自己繼續競選不會影響民主黨大選選情以至長遠前途,但巴克斯質疑這樣做並不容易。由於雙方都不可能在現在或最近取得決定性勝利,因此民主黨初選可能形成拉鋸戰,要鬥到8月民主黨在丹佛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時,才能見到勝敗。
若情勢果如所料,必然使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成為漁翁得利者。由於希拉蕊和歐巴馬不斷互相攻擊,使選民分歧愈見嚴重,即使選民自己所支持的1方失敗,他們也不輕易改變立場投票給自己本來所反對的1方,其結果是民主黨選民自行分裂,讓共和黨在選舉中得益。調查指出,無論是歐巴馬或希拉蕊的支持者,都有一半表示未必投票支持對方。
另外,1月間原本表態支持希拉蕊的「紐約時報」日前發表社論,批評希拉蕊以「下三濫手段取勝」,指她使選戰變得「卑鄙、空洞、瘋狂,且充滿下流勾當」,教選民厭倦,不但傷害她自己及她的對手,更危及民主黨的品質以至損害了今年的大選。這顯然是指希拉蕊這次在賓州初選中用電視廣告抹黑歐巴馬的行為,因此,在立場正直的輿論界眼中看來,希拉蕊在賓州初選雖然獲勝,但「勝之不武」。
下個主要戰場是下月6日印第安納州及北卡羅來納州初選,歐巴馬可望取得黑人為主的北卡州,兩人在印州則平分秋色。希拉蕊的幕僚承認,希拉蕊必須勝出印州初選。不能在印州勝出的話,她入主白宮之途就非常黯淡了!
58%的選民到最後一周才決定意向,支持希拉蕊,助她在對歐巴馬發動猛烈廣告攻勢之後,仍能大勝,並在幾個小時內,透過網上募捐籌得250萬美元競選經費。
據票站調查顯示,歐巴馬獲得黑人、富裕人士及新登記民主黨人支持,但希拉蕊不但獲得婦女支持,決定白宮主人誰屬的關鍵選民藍領及白人男性階層也傾向支持她。
分析指出,歐巴馬在大好形勢下屢失戎機,未能一舉擊潰希拉蕊,使超級選舉人懷疑他的政治實力。歐巴馬有多次奠定勝局的機會,如2月初的超級星期二,或連勝11場後的3月初俄亥俄州及德州初選,他都未能把握機會。
歐巴馬在選前失言,指小鎮選民面臨經濟危機時,依靠宗教及槍枝度日,這被批評為「精英主義」,危及他在藍領的支持。歐巴馬的前牧師賴特發表敵視白人言論,雖然歐巴馬極力淡化此事,但票站調查顯示,5%白人受訪者坦承不願意投票給黑人當總統。分析指出,不支持黑人總統的實際白人人數,可能較民調所顯示的為多。
希拉蕊在賓夕法尼亞、俄亥俄、加州、新澤西州和德州等意向游離、人口眾多,且多元化的州勝出,令她有足夠理據證明,她獲跨階層支持,是帶領民主黨入主白宮的唯一人選。
不過分析指出,賓夕法尼亞人口以白人及中收入人士為主,正是希拉蕊的主要支持者,她在當地民望早已領先,故能取勝;但她在剩餘初選中沒有這優勢。
民主黨顧問巴克斯表示,希拉蕊需要奇蹟或歐巴馬突然傳出極負面的消息,才能令她翻身;希拉蕊需要說服超級選舉人,歐巴馬沒有資格代表民主黨出戰大選,自己繼續競選不會影響民主黨大選選情以至長遠前途,但巴克斯質疑這樣做並不容易。由於雙方都不可能在現在或最近取得決定性勝利,因此民主黨初選可能形成拉鋸戰,要鬥到8月民主黨在丹佛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時,才能見到勝敗。
若情勢果如所料,必然使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成為漁翁得利者。由於希拉蕊和歐巴馬不斷互相攻擊,使選民分歧愈見嚴重,即使選民自己所支持的1方失敗,他們也不輕易改變立場投票給自己本來所反對的1方,其結果是民主黨選民自行分裂,讓共和黨在選舉中得益。調查指出,無論是歐巴馬或希拉蕊的支持者,都有一半表示未必投票支持對方。
另外,1月間原本表態支持希拉蕊的「紐約時報」日前發表社論,批評希拉蕊以「下三濫手段取勝」,指她使選戰變得「卑鄙、空洞、瘋狂,且充滿下流勾當」,教選民厭倦,不但傷害她自己及她的對手,更危及民主黨的品質以至損害了今年的大選。這顯然是指希拉蕊這次在賓州初選中用電視廣告抹黑歐巴馬的行為,因此,在立場正直的輿論界眼中看來,希拉蕊在賓州初選雖然獲勝,但「勝之不武」。
下個主要戰場是下月6日印第安納州及北卡羅來納州初選,歐巴馬可望取得黑人為主的北卡州,兩人在印州則平分秋色。希拉蕊的幕僚承認,希拉蕊必須勝出印州初選。不能在印州勝出的話,她入主白宮之途就非常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