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干節交通事故紀錄令人難以心安
2008-05-02 05:47:3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官方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指出,在傳統宋干節新年7天假期的4,243件交通事故中,有368人喪失了生命,受輕重傷者亦多達4,083位。4月11-17日短短數日期間,上班族人士得以抽空返家鄉團聚,原來快快樂樂出門,卻因道路安全問題造成許多人非死即傷。宋干潑水節習俗,緣於象徵洗去過去1年不順遂,重新向前邁進。若不幸在高比率道路交通事故下遭到意外,則反而霉運當頭,造成強烈反諷,面對車禍死傷數據,政府相關機關應該認真檢討,採取積極對策來維護交通安全,切莫讓無謂死傷反覆發生,潑再多水也洗不清街頭濺血和許許多多遺憾。
宋干節假日車禍事故數據,和陽曆年假期期間的交通死傷人數公布日期相去不久,也就是說,先後不到4個月的兩大節日放假,都有驚人意外發生。年初內政部公布的車禍死者達336人,輕重傷則有3,984位,相信各方對這極刺激的數據記憶猶新。所謂「人命關天」,相距這樣短日期,反覆發生相同的意外,難怪輿論把長假形容為「泰國道路最危險時期」。官方相關機構疏於規範,交通管理不盡適當,應難辭其咎責,交通意外數據接連公布後,要立刻認真檢討。並擴大召開跨部會的會議,為下次長假期間道路交通安全籌謀。千萬莫再「臨急抱佛腳」,將意外損失責任往外推。
官方資料內所列肇事原因,酒醉駕車高居首位,有42%的駕駛人醉眼昏花還要開車上路,終而不僅自身難保,還可能傷及道路上的無辜人士。酒駕事故源於駕駛人不知守法和收斂,平日固是道路上的不定時炸彈,卻因行旅往來較少,死傷人數相對較低。年節期間道路不盡順暢,因爭取時間而超速趕路,加上醉駕失去對機動車輛的有效掌控,交通秩序遭破壞而到處發生驚險。所以無論平時或假期,相關機構對酒駕的管制都得加強;另則將酒駕列為刑法公共危險罪項目,約束駕駛人行為,並將罰金提高。雖然這些措施屬於治標範圍,但全面監管取締,迫使駕駛人知所收斂,執法者不稍鬆懈並公正執法,相信是目前減少酒醉駕車的有效措施。
道路交通秩序的維護,除了公務機構之外,民間人士也得承擔相當責任。酒駕問題複雜,需要官方發揮更多公權力,方可能使之納入常規,減少對無辜者的損害。而官方資料指出,道路肇事紀錄較明顯的項目,依次是超速、鹵莽、摩托車騎士不戴安全頭盔上路等。這些行為多屬情緒、個人修養方面的問題,似乎由駕駛機動車輛者先做一點自省的努力。同時相關機構設置現代監測工具配合約束,相信是減少行車事故的有效辦法,值得朝此方向推動。
現代化交通安全的治本之道,在於相關機構對基礎建設的全面分工和徹底執行,並在適當區隔下分短、中、長期推展。舉凡交通工程、設施、教育等,和用路有關的事項,都在範圍之內,都按現代化標準和各地環境來規劃。譬如交通工程的品質級別不合要求、道路面積不敷車輛使用的最低標準、駕車人的修養離文明條件太遠。都列在基礎建設的事項中,不斷檢討、不斷充實、不斷改進,合理的秩序才有實現空間,交通安全才有保障。
若干年來,泰國朝野唱出要建設泰國為「亞洲底特律」的調子,若單從區域內汽車工業發展的進度衡量,這番願景不是夢。外資、尤其是日資次第投入,泰國的微形汽車組裝、零組件的製造步伐都在前緣,自有其令人振奮的一面。但若拿出道路交通基礎建議的狀況,亞洲底特律的話就難講得出口。有造出汽車開上路就遭塞住的「底特律」嗎,若再拿車輛肇事紀錄來對比,就更加汗顏了,顯然,泰國交通狀況還得再努力改進。
宋干節假日車禍事故數據,和陽曆年假期期間的交通死傷人數公布日期相去不久,也就是說,先後不到4個月的兩大節日放假,都有驚人意外發生。年初內政部公布的車禍死者達336人,輕重傷則有3,984位,相信各方對這極刺激的數據記憶猶新。所謂「人命關天」,相距這樣短日期,反覆發生相同的意外,難怪輿論把長假形容為「泰國道路最危險時期」。官方相關機構疏於規範,交通管理不盡適當,應難辭其咎責,交通意外數據接連公布後,要立刻認真檢討。並擴大召開跨部會的會議,為下次長假期間道路交通安全籌謀。千萬莫再「臨急抱佛腳」,將意外損失責任往外推。
官方資料內所列肇事原因,酒醉駕車高居首位,有42%的駕駛人醉眼昏花還要開車上路,終而不僅自身難保,還可能傷及道路上的無辜人士。酒駕事故源於駕駛人不知守法和收斂,平日固是道路上的不定時炸彈,卻因行旅往來較少,死傷人數相對較低。年節期間道路不盡順暢,因爭取時間而超速趕路,加上醉駕失去對機動車輛的有效掌控,交通秩序遭破壞而到處發生驚險。所以無論平時或假期,相關機構對酒駕的管制都得加強;另則將酒駕列為刑法公共危險罪項目,約束駕駛人行為,並將罰金提高。雖然這些措施屬於治標範圍,但全面監管取締,迫使駕駛人知所收斂,執法者不稍鬆懈並公正執法,相信是目前減少酒醉駕車的有效措施。
道路交通秩序的維護,除了公務機構之外,民間人士也得承擔相當責任。酒駕問題複雜,需要官方發揮更多公權力,方可能使之納入常規,減少對無辜者的損害。而官方資料指出,道路肇事紀錄較明顯的項目,依次是超速、鹵莽、摩托車騎士不戴安全頭盔上路等。這些行為多屬情緒、個人修養方面的問題,似乎由駕駛機動車輛者先做一點自省的努力。同時相關機構設置現代監測工具配合約束,相信是減少行車事故的有效辦法,值得朝此方向推動。
現代化交通安全的治本之道,在於相關機構對基礎建設的全面分工和徹底執行,並在適當區隔下分短、中、長期推展。舉凡交通工程、設施、教育等,和用路有關的事項,都在範圍之內,都按現代化標準和各地環境來規劃。譬如交通工程的品質級別不合要求、道路面積不敷車輛使用的最低標準、駕車人的修養離文明條件太遠。都列在基礎建設的事項中,不斷檢討、不斷充實、不斷改進,合理的秩序才有實現空間,交通安全才有保障。
若干年來,泰國朝野唱出要建設泰國為「亞洲底特律」的調子,若單從區域內汽車工業發展的進度衡量,這番願景不是夢。外資、尤其是日資次第投入,泰國的微形汽車組裝、零組件的製造步伐都在前緣,自有其令人振奮的一面。但若拿出道路交通基礎建議的狀況,亞洲底特律的話就難講得出口。有造出汽車開上路就遭塞住的「底特律」嗎,若再拿車輛肇事紀錄來對比,就更加汗顏了,顯然,泰國交通狀況還得再努力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