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富省鬧獨立動機出於自私
2008-05-09 06:35:2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最大也是最富有的省份聖克魯斯,為了保有更多的天然氣收益,不顧政府反對,於4日舉行自治公投,結果有86%的人投票支持自治。這場公投也引起支持者和反對者的衝突,特別是貧窮的原住民,他們反對公投,有人燃燒公投選票,也有人攻擊公投投票所,爆發激烈衝突,當地警方出動制止暴力衝突,發射催淚瓦斯,造成20人受傷,其中有1名70歲的老人倒地死亡。
在一些國家中,常發生因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而鬧獨立的事情,這次在玻利維亞發生的,則是由經濟情況不同,生活較好的地區居民要獨占資源收益而鬧獨立,這樣的獨立目標,可謂自私到了極點。
玻利維亞位於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的中間,是1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可說是南美最貧窮的國家,但卻坐擁南美第2大天然氣油田。過去因帝國殖民加上後來政府的貪腐,導致經濟不振,境內至少有45%的天然氣油田,遭歐美石油公司掌控,直到2006年才被政府收歸國有。
目前執政的總統莫拉雷斯是該國第1位原住民總統,並且是1位左派政治家,他主張1個強大的中央政府,並主張聖克魯斯的財富均分全國,同時正在進行將該省的林地與牧場納入中央政府,以便重新分配的計畫,如此可讓國家走出貧窮。顯然他的政策遭到富有省份居民的反對,聖克魯斯省的自治公投,就是這些人反對政府的1種行動。
總統莫拉雷斯表示,聖克魯斯的公投,不具任何法律意義,要當地居民不要有任何期待。雖然,聖克魯斯省長說,他們沒有脫離政府,但玻利維亞東部經濟資源較豐富的另外3個省份也起而效尤,表明6月也要舉行公投,爭取更大的自治權,這意味著玻利維亞有可能爆發騷亂、陷入分裂。現在,就看玻利維亞當局要怎麼處理善後。
像聖克魯斯省這樣,把資源收益留下來,以利地方更快速發展經濟的例子,在美國歷史上也發生過,但只是暫時便於發展地方經濟,也有利於整個國家的長遠發展,不是自治或鬧獨立。這事例發生在美國已故總統李根擔任加州州長時代,當時為加速西部發展,李根奔走要求在特定期間內,加州可免把稅收繳納中央,把資金留下來,便於州政府當局更靈活利用資金發展加州經濟。這種政策最後證明是對的,加州矽谷便由此產生,科技工業在加州突飛猛進,自此之後,美國西海岸的發展勝於一向被認為聚富之區的東海岸,證明當時加州領導人有遠大的眼光。
加拿大也一向有獨立的暗潮洶湧,在加拿大東部蒙特婁1帶,居民多為法裔,他們擁有法裔風俗、文化與語言,與大部分的加拿大英裔住民有別,自成1派,甚至想自成1國。獨立運動不但在暗中進行,且已曾擁有武器,組成秘密內閣,想用武力自立政府,宣布獨立。加拿大歷屆政府應付此事,可謂非常聰明,並不去刺激他們,也不進行鎮壓,甚至同意以公投解決法裔的獨立問題。但獨立公投正式投票之後,卻通不過,因有資格公投的法裔加拿大人經過仔細盤算之後,發現獨立是自討苦吃,中央政府不會再給你錢了。一切均須從頭做起,從零做起,從無到有,獨立是自損利益,這樣的獨立有什麼意義?有什麼道理?弄清楚這1點,他們大多數在公投時投反對票。這不但解決了加拿大分裂問題,也使法裔加拿大人得以逃過1場獨立的災難。
玻利維亞人的問題,是在於爭奪資源利益,事情本來很簡單。但卻有1個南美的好事之徒、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跳出來,指責聖克魯斯省的自治公投,是美國帝國主義的陰謀,目的在分裂玻利維亞,使這場天然資源爭奪戰充滿了政治意味,成為國際矚目的陰謀事件,也可能誤導玻利維亞人民的看法,增加玻利維亞鬧成分裂局面的危機。
在一些國家中,常發生因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而鬧獨立的事情,這次在玻利維亞發生的,則是由經濟情況不同,生活較好的地區居民要獨占資源收益而鬧獨立,這樣的獨立目標,可謂自私到了極點。
玻利維亞位於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的中間,是1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可說是南美最貧窮的國家,但卻坐擁南美第2大天然氣油田。過去因帝國殖民加上後來政府的貪腐,導致經濟不振,境內至少有45%的天然氣油田,遭歐美石油公司掌控,直到2006年才被政府收歸國有。
目前執政的總統莫拉雷斯是該國第1位原住民總統,並且是1位左派政治家,他主張1個強大的中央政府,並主張聖克魯斯的財富均分全國,同時正在進行將該省的林地與牧場納入中央政府,以便重新分配的計畫,如此可讓國家走出貧窮。顯然他的政策遭到富有省份居民的反對,聖克魯斯省的自治公投,就是這些人反對政府的1種行動。
總統莫拉雷斯表示,聖克魯斯的公投,不具任何法律意義,要當地居民不要有任何期待。雖然,聖克魯斯省長說,他們沒有脫離政府,但玻利維亞東部經濟資源較豐富的另外3個省份也起而效尤,表明6月也要舉行公投,爭取更大的自治權,這意味著玻利維亞有可能爆發騷亂、陷入分裂。現在,就看玻利維亞當局要怎麼處理善後。
像聖克魯斯省這樣,把資源收益留下來,以利地方更快速發展經濟的例子,在美國歷史上也發生過,但只是暫時便於發展地方經濟,也有利於整個國家的長遠發展,不是自治或鬧獨立。這事例發生在美國已故總統李根擔任加州州長時代,當時為加速西部發展,李根奔走要求在特定期間內,加州可免把稅收繳納中央,把資金留下來,便於州政府當局更靈活利用資金發展加州經濟。這種政策最後證明是對的,加州矽谷便由此產生,科技工業在加州突飛猛進,自此之後,美國西海岸的發展勝於一向被認為聚富之區的東海岸,證明當時加州領導人有遠大的眼光。
加拿大也一向有獨立的暗潮洶湧,在加拿大東部蒙特婁1帶,居民多為法裔,他們擁有法裔風俗、文化與語言,與大部分的加拿大英裔住民有別,自成1派,甚至想自成1國。獨立運動不但在暗中進行,且已曾擁有武器,組成秘密內閣,想用武力自立政府,宣布獨立。加拿大歷屆政府應付此事,可謂非常聰明,並不去刺激他們,也不進行鎮壓,甚至同意以公投解決法裔的獨立問題。但獨立公投正式投票之後,卻通不過,因有資格公投的法裔加拿大人經過仔細盤算之後,發現獨立是自討苦吃,中央政府不會再給你錢了。一切均須從頭做起,從零做起,從無到有,獨立是自損利益,這樣的獨立有什麼意義?有什麼道理?弄清楚這1點,他們大多數在公投時投反對票。這不但解決了加拿大分裂問題,也使法裔加拿大人得以逃過1場獨立的災難。
玻利維亞人的問題,是在於爭奪資源利益,事情本來很簡單。但卻有1個南美的好事之徒、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跳出來,指責聖克魯斯省的自治公投,是美國帝國主義的陰謀,目的在分裂玻利維亞,使這場天然資源爭奪戰充滿了政治意味,成為國際矚目的陰謀事件,也可能誤導玻利維亞人民的看法,增加玻利維亞鬧成分裂局面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