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進入「後美國時代」的真正含義
2008-05-25 07:29:1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新聞周刊」發表著名學者法里德‧札戈里亞的專文指出,種種跡象顯示,當今世界已進入「後美國時代」,我們正在經歷現代歷史上第3次重大的權力轉變。第1次是15世紀前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2次是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第3次是最近20年開始的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
依照這種文明及經濟崛起的分期說法,所謂15世紀前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應是包括文藝復興、海上爭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這段期間,不但歐洲各國之間戰爭頻仍,也爭相在海外發動殖民戰爭,幾乎把全世界土地征服了,使之成為歐洲國家傳播其價值觀及剝奪利益的地方。所以,當時歐洲國家的崛起,實是歐洲強國之外其他國家及地方的災難。
第2次崛起是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其情況在初期是比較正面的。美國原是英國海外殖民地,由於稅收太重,剝削不知限制,美洲移民起兵爭取獨立,終達目的,而立國之初的領袖如華盛頓、傑弗遜皆屬心地公正的賢人,所發表獨立宣言及人權宣言,均是造福後代子孫的文件,為美國建立了端正的國本。及後又在連續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既立於正派陣營參戰,戰火又沒有延燒到美國本土,遂令美國在兩次大戰中盡蒙其利,未受其害。2次大戰之後,美國與蘇聯對峙,經過數十年的冷戰,蘇聯消亡,美國猶在,所以第2次是由美國崛起,領導整個世界,殆無疑義。
但第3次是最近20年間開始由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這就稱為「後美國時代」。專家認為這次調整和以往不同,「後美國時代」的世界不會充滿黑暗和危險,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和平繁榮。哈佛大學教授品克甚至說:「我們或許現在正處在1個自人類存在以來最和平時期。」全球發展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新經濟強國出現,而中國和印度崛起,是這個「後美國時代」最直接的表現。
文中指出,美國一直在搞雙重標準,它是全球規則制定者,有時卻不按規則行事。若干年後,當歷史家寫到今天,或許會指出,21世紀初,美國完成1項偉大的歷史使命:讓世界全球化。但美國可能被認為忘了讓自己全球化。
今年4月1項民意調查顯示,81%美國人認為美國走向錯誤路線。這項統計在過去25年每年都會進行,今年的數字是史上最悲觀的。美國人確實有理由悲觀,包括金融領域的恐慌、蕭條陰影、看不到盡頭的伊拉克戰爭、不斷攀升的失業人數、愈演愈烈的次貸風波,還有持續不斷的恐怖威脅。
但美國人焦慮的根源比這深得多,那是1種感覺:在幾乎各行各業,在生活方面,過去的局面似乎被搞亂了。過去被全世界的人所嚮往的「美國夢」如今破滅了,美國似乎已失去開路先鋒的角色。回憶2次大戰剛結束時,凡印上USA製造的貨品就被公認是好貨,可以10倍甚至100倍的價格售出。現在已經不是這樣,美國本身由於工資太高,貨物無法在本國製造,必須找廉價的地方設廠出產製品。許多過去欣欣向榮的美國小鎮,不但沒有發展起來,甚至反而退步以至於消失,與亞洲許多小地方之高樓矗立,變成繁榮城市的情形恰成反比例。美國青少年過慣安樂的日子,也不太勤學,日子過得懶洋洋地沒有勁,不像亞洲窮國的孩子,有機會到美國求學,都拼命讀書,結果多數學有所成,許多領了博士學位,留在美國或回國工作,都對社會作出貢獻。
總之,「後美國時代」塑造新世界的已不是美國人,而是外國人。美國還在不停爭論反美主義的性質和程度,但當美國人爭論為什麼「他們」恨美國時候,「他們」已進步了,且現在對其他更有活力地區的興趣,遠大於對美國的興趣。世界已從反美主義轉入「後美國時代」,那就是美國如何已無關痛癢,大家把美國忘了,拋諸腦後了,美國已再沒有影響力了,這才是美國人最感可怕的,也是所謂「後美國時代」真正要命的含義。
依照這種文明及經濟崛起的分期說法,所謂15世紀前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應是包括文藝復興、海上爭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這段期間,不但歐洲各國之間戰爭頻仍,也爭相在海外發動殖民戰爭,幾乎把全世界土地征服了,使之成為歐洲國家傳播其價值觀及剝奪利益的地方。所以,當時歐洲國家的崛起,實是歐洲強國之外其他國家及地方的災難。
第2次崛起是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其情況在初期是比較正面的。美國原是英國海外殖民地,由於稅收太重,剝削不知限制,美洲移民起兵爭取獨立,終達目的,而立國之初的領袖如華盛頓、傑弗遜皆屬心地公正的賢人,所發表獨立宣言及人權宣言,均是造福後代子孫的文件,為美國建立了端正的國本。及後又在連續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既立於正派陣營參戰,戰火又沒有延燒到美國本土,遂令美國在兩次大戰中盡蒙其利,未受其害。2次大戰之後,美國與蘇聯對峙,經過數十年的冷戰,蘇聯消亡,美國猶在,所以第2次是由美國崛起,領導整個世界,殆無疑義。
但第3次是最近20年間開始由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這就稱為「後美國時代」。專家認為這次調整和以往不同,「後美國時代」的世界不會充滿黑暗和危險,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和平繁榮。哈佛大學教授品克甚至說:「我們或許現在正處在1個自人類存在以來最和平時期。」全球發展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新經濟強國出現,而中國和印度崛起,是這個「後美國時代」最直接的表現。
文中指出,美國一直在搞雙重標準,它是全球規則制定者,有時卻不按規則行事。若干年後,當歷史家寫到今天,或許會指出,21世紀初,美國完成1項偉大的歷史使命:讓世界全球化。但美國可能被認為忘了讓自己全球化。
今年4月1項民意調查顯示,81%美國人認為美國走向錯誤路線。這項統計在過去25年每年都會進行,今年的數字是史上最悲觀的。美國人確實有理由悲觀,包括金融領域的恐慌、蕭條陰影、看不到盡頭的伊拉克戰爭、不斷攀升的失業人數、愈演愈烈的次貸風波,還有持續不斷的恐怖威脅。
但美國人焦慮的根源比這深得多,那是1種感覺:在幾乎各行各業,在生活方面,過去的局面似乎被搞亂了。過去被全世界的人所嚮往的「美國夢」如今破滅了,美國似乎已失去開路先鋒的角色。回憶2次大戰剛結束時,凡印上USA製造的貨品就被公認是好貨,可以10倍甚至100倍的價格售出。現在已經不是這樣,美國本身由於工資太高,貨物無法在本國製造,必須找廉價的地方設廠出產製品。許多過去欣欣向榮的美國小鎮,不但沒有發展起來,甚至反而退步以至於消失,與亞洲許多小地方之高樓矗立,變成繁榮城市的情形恰成反比例。美國青少年過慣安樂的日子,也不太勤學,日子過得懶洋洋地沒有勁,不像亞洲窮國的孩子,有機會到美國求學,都拼命讀書,結果多數學有所成,許多領了博士學位,留在美國或回國工作,都對社會作出貢獻。
總之,「後美國時代」塑造新世界的已不是美國人,而是外國人。美國還在不停爭論反美主義的性質和程度,但當美國人爭論為什麼「他們」恨美國時候,「他們」已進步了,且現在對其他更有活力地區的興趣,遠大於對美國的興趣。世界已從反美主義轉入「後美國時代」,那就是美國如何已無關痛癢,大家把美國忘了,拋諸腦後了,美國已再沒有影響力了,這才是美國人最感可怕的,也是所謂「後美國時代」真正要命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