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號探測船 成功降落火星北極
2008-05-27 07:30:2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26日宣布,鳳凰號探測器歷經9個月、6.8億公里長途飛行後,已近乎完美地降落在嚴寒的火星北極地區,並傳回首批前所未見的火星北極照片。鳳凰號將在這個地區展開90天的挖掘任務,分析火星土壤和水源,以瞭解火星是否適合生物生存。
鳳凰號以每小時1萬9300多公里的高速進入火星大氣層,展開「恐怖的7分鐘」降落過程。它成功打開降落傘減速,最後以時速8公里靠3支腳架軟著陸,過程幾近完美。
這是1976年美國「維京1號」和「維京2號」兩艘探測器登陸火星以來,首度有探測器以軟著陸方式降落火星。
降落過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降落傘晚了7秒鐘打開,以致鳳凰號降落時略為偏離預定地點,所幸最後降落在1處滿是小石頭但還算平坦的寬闊山谷,沒有任何損壞。以地球緯度來看,這個地點約相當於北極圈內的美國阿拉斯加北部或格陵蘭。
加州帕沙迪納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在美東時間25日晚間7時53分(曼谷26日上午6時53分)收到鳳凰號發出的無線電訊號,確定它已安全降落,實驗室立即爆出歡呼聲,任務小組成員互相擊掌、擁抱。
任務小組一直為這趟高風險的任務擔心。NASA副署長魏勒指出,先前人類11次試圖登陸火星,只成功過5次。連同這次的鳳凰號,成功率只有50%。
參與鳳凰號探測計畫的土桑亞利桑那大學人員彼得.史密斯在記者會上表示,能到達鳳凰號登陸之處,「是科學家的美夢」。
這趟任務耗資4億2000萬美元。噴射推進實驗室計畫經理高斯坦指出,鳳凰號傳回的影像顯示它已展開太陽能面板,升起氣象天線,機械手臂的保護裝置也已打開。2.35公尺長的機械手臂預定27日開始運作,可挖掘1公尺深,挖出的土壤與冰將以探測器上的設備檢驗,偵測有無碳化物、氫化物及其他能夠維生的礦物質。鳳凰號還有一套氣象設備,可觀測火星的大氣層。
從鳳凰號傳回的照片看來,火星北極地表滿是石塊,地面凍結,十分荒涼,與地球的永凍層近似。
鳳凰號將先花1星期檢測各項設備,接著展開定點挖掘。據信火星北極地底有大量的冰,冰層離地面頂多約30公分。鳳凰號要研究這些冰層是否曾於近期融解,並分析挖到的土壤樣本,看看是否有足以支持原始生命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