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要顧及經濟成長的持盈保泰
2008-06-02 06:41:3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彭搏資訊、道瓊社5月26日曼谷電,由於出口持續成長,加上消費者信心和支出回升的結果。泰國第1季經濟成長率加速到達6%的水準,完全符合經濟學家的預估。這是繼最新1期「遠東經濟評論(FEER)」報導,曼谷列名全球商務中心都市榜上日益吃重角色之1後的另1則與經貿發展相關的消息。在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經貿表現承受著相當沉重的考驗。無論其為工業國家已然開發的社會,或尚在力爭上游的開發中國家,能夠維持經營,已屬不易。泰國邇來發展漸進入常軌,頗能令人佩慰,希望政府與民間重視每一項成就,做持盈保泰的努力。
經濟學家在新的年度來臨後,不時提醒各界,泰國經貿除了國際油價高度不穩定的壓力,國內也有通貨膨脹快速上升、貿易順差縮小等方面的問題。但是首季經濟成長率揭曉,止於3月底的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去年同季成長6%,頗合各方所預估,也高於去年第4季的5.7%。常識告訴我們,國內生產毛額是一國境內的經濟活動,在一定期間內,所產的各種最終財貨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值。國內生產毛額的升沉起伏,對經貿表現具指標性意義,泰國從去年末到今年首季都在攀升中,豈得不欣喜。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新興亞洲國家經濟成長率的預估,泰國經濟成長率從4.5%大幅上修到5.3%,由此可見泰國的表現,是有國際知名機構做背書的。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前述數據,是亞洲新興10國中唯一經濟上調的國家,也是今(2008)年經濟成長率唯一超越2007年的國家。以國際油價不次飆升、美國次房貸風暴造成對全世界多方面衝擊、全球由大地產出的各類穀物和礦物的炒作等形成的金融風暴,普遍使各界深覺得肆應維艱。顯然泰國的表現,便是逆勢操作成功的典型,泰國政府和民間都宜了解並珍惜。
在動盪不安中發展經貿,應該比尋常要更加注意各方提示的逆耳忠言,也宜特別關切國內外局勢的影響。經濟學家幾異口同聲表示,泰國未來數季的成長可能放緩。相關說法無疑有本,前述數項不利條件衍生對國內外的生活成本上揚,對環境動盪的不安也可能動搖消費者信心,燃料激烈上漲將使通貨膨脹竄高,從而抑制成長等。一般說來,其間因果關係並不難懂,而且政府和民間邇來無不是在這類消息沸沸揚揚裡過生活。大家若對外界說法感到麻木,是相當偏差的態度;若能從風雨飄搖中產生信心,則縱然運作有難度,也不致於失去方向,失掉競爭力。泰國不是經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是亞洲新興10國中唯一經濟成長上調的國家,也是今年經濟成長率唯一超越去年的國家嗎?有例在先,大家沉著應對,還是有很高的成功機率,就看能否一心一德了。
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NESDB)秘書長安蓬於公布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之日說,「我們開始看見成長和消費加速,政府刺激經濟的措施見效。」官方的說法,也有具體數字可資覆案;今年首季民間消費比去年同期增加2.6%,去年第4季民間消費經修正後為成長1.8%。這些數據,是一種對環境不動搖的說明,也是維持經濟運作的基礎。實際上,泰國消費者信心從去年11月開始,從延續5年的谷底翻升。因為民間預期新政府會更積極採行刺激成長的政策。而泰國的資本市場對於配合經濟指標從谷底翻揚,也有更積極的配合行動,泰國股市轉機向上的漲升動能,蓄勢待發,消費者信心指數,似宜得到相當鼓舞。
目前泰國當局還繼續實施經濟刺激方案,國內經濟的提升正分別推動。有了首季經濟成長的基礎,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應是大家應堅持的道理。
經濟學家在新的年度來臨後,不時提醒各界,泰國經貿除了國際油價高度不穩定的壓力,國內也有通貨膨脹快速上升、貿易順差縮小等方面的問題。但是首季經濟成長率揭曉,止於3月底的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去年同季成長6%,頗合各方所預估,也高於去年第4季的5.7%。常識告訴我們,國內生產毛額是一國境內的經濟活動,在一定期間內,所產的各種最終財貨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值。國內生產毛額的升沉起伏,對經貿表現具指標性意義,泰國從去年末到今年首季都在攀升中,豈得不欣喜。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新興亞洲國家經濟成長率的預估,泰國經濟成長率從4.5%大幅上修到5.3%,由此可見泰國的表現,是有國際知名機構做背書的。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前述數據,是亞洲新興10國中唯一經濟上調的國家,也是今(2008)年經濟成長率唯一超越2007年的國家。以國際油價不次飆升、美國次房貸風暴造成對全世界多方面衝擊、全球由大地產出的各類穀物和礦物的炒作等形成的金融風暴,普遍使各界深覺得肆應維艱。顯然泰國的表現,便是逆勢操作成功的典型,泰國政府和民間都宜了解並珍惜。
在動盪不安中發展經貿,應該比尋常要更加注意各方提示的逆耳忠言,也宜特別關切國內外局勢的影響。經濟學家幾異口同聲表示,泰國未來數季的成長可能放緩。相關說法無疑有本,前述數項不利條件衍生對國內外的生活成本上揚,對環境動盪的不安也可能動搖消費者信心,燃料激烈上漲將使通貨膨脹竄高,從而抑制成長等。一般說來,其間因果關係並不難懂,而且政府和民間邇來無不是在這類消息沸沸揚揚裡過生活。大家若對外界說法感到麻木,是相當偏差的態度;若能從風雨飄搖中產生信心,則縱然運作有難度,也不致於失去方向,失掉競爭力。泰國不是經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是亞洲新興10國中唯一經濟成長上調的國家,也是今年經濟成長率唯一超越去年的國家嗎?有例在先,大家沉著應對,還是有很高的成功機率,就看能否一心一德了。
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NESDB)秘書長安蓬於公布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之日說,「我們開始看見成長和消費加速,政府刺激經濟的措施見效。」官方的說法,也有具體數字可資覆案;今年首季民間消費比去年同期增加2.6%,去年第4季民間消費經修正後為成長1.8%。這些數據,是一種對環境不動搖的說明,也是維持經濟運作的基礎。實際上,泰國消費者信心從去年11月開始,從延續5年的谷底翻升。因為民間預期新政府會更積極採行刺激成長的政策。而泰國的資本市場對於配合經濟指標從谷底翻揚,也有更積極的配合行動,泰國股市轉機向上的漲升動能,蓄勢待發,消費者信心指數,似宜得到相當鼓舞。
目前泰國當局還繼續實施經濟刺激方案,國內經濟的提升正分別推動。有了首季經濟成長的基礎,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應是大家應堅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