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菸害移進開發中國家的警覺
2008-06-04 08:20:3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基本情況無多大改變下,1年1度的5月31日「世界禁菸日」又過了,雖然全球各地都有不同的反菸活動。但是經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各國公共衛生部門、民間相關社團所推行的防範菸害目標,卻並沒有明顯進展,死於菸害相關疾病的人數,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所有反菸宣導,還待繼續進行,要求舉世癮君子莫再害人害己的呼籲,也不能絲毫鬆懈。畢竟人命關天,禁菸的目標不實現,誓不休止。
禁菸活動推行已歷年所,但全世界抽菸的基本情況,並無多大改變,且還有每下愈況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在紐約發布的一份報告說,如果各國政府不採取措施控制菸草銷售的話,可能在本(21)世紀導致10億人死亡。而絕大多數這些死於與吸菸相關疾病的案例,將發生在開發中國家。即使憑感覺,也能體會得到開發中國家的吸菸者人數逐年增長。這種情形,除了會造成死亡人數激增,還將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加劇貧困。
這番寫實的陳述,無論如何會使人驚怵,包括泰國在內,東南亞國家全都屬於開發中國家,焉能無動於衷。不久前,「東南亞反菸聯盟」(SEATCA)和「新加坡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曾集會於星洲。與會者包括來自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東加等國家的禁菸先驅和有心人士。在先後兩天會期中,發言盈庭,詞嚴義正,強力主張把國際禁菸公約在東南亞地區執行到底,否則菸害將永無了結之時。從「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相信東南亞反菸聯盟集會的大聲疾呼,於反菸宣導的配合,有一定的貢獻。果然能夠做到各方相關活動一波接著一波,對於菸害持積極反對的態度。相信政府相關機構就不致過分輕忽菸禁的嚴格執行,1年1度的世界禁菸日活動,也能得到「吾道不孤」的勉勵。
由於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各方專業機構,都確定了「菸草是能導致一半以上愛用者死亡的唯一合法商品」地位。所以歷來推行菸禁,頗能盡力,所採取的行動,也相當明顯。從世衛組織推動設置「世界禁菸日」,到1999年提出「菸草管制架構公約」的構想,並盡力促成該法於2005年2月27日生效實施。這項為簽約國管制吸菸、菸品廣告、菸商活動贊助權、行銷手段等行動提供法源的史上第1件反菸國際條約,便成為將菸害減到最低的希望所寄。只是反菸行動漸成氣候、管制菸害有了法源,吸菸的風氣卻不見稍戢,令人深感不安並引以為憾。
從社會行為的角度思考,畢竟吸菸的習慣源遠流長,世代相傳,且一直是人類生活的重要項目之1。於今雖確定其有害,且損人不利己的表現明顯,但要「一刀兩斷」,卻也有一定的難度。尤其由菸業衍生的既得利益集團,用盡一切可能發揮的力量和工具,以綿密堅強的組織和各方的反菸活動相抗衡,保衛其從菸霧裡賺來的厚利。加上執行管制菸害的公權力,總有無法全力以赴的考慮,瓜葛牽連,使執行禁菸的力道始終軟綿綿。除了既得利益集團發揮種種影響之外,世衛組織的報告更指出,世界各國政府從菸草銷售中獲得的稅收,是他們在禁菸措施上花費的500倍。單這2項理由,就是無從抵禦的反對反菸力量,遑論及他。顯然,在禁菸的努力上,國際機構和舉世有心人,還有遙遠坎坷的路要跋涉。
當然,從世界反菸日活動到國際管制菸害法源的提供,都為不願受菸害荼毒的人們營造了希望的疑聚點。東南亞反菸聯盟的新加坡集會,為民間反菸力量不再默爾做了宣示。大家對菸害的嚴重性能逐漸了解、對反菸活動不冷漠,應該就是開發中國家抵抗香菸開發新市場的具體行動。危機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圈,尤其是近年生活條件改善,更要防範菸害乘機而來。
禁菸活動推行已歷年所,但全世界抽菸的基本情況,並無多大改變,且還有每下愈況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在紐約發布的一份報告說,如果各國政府不採取措施控制菸草銷售的話,可能在本(21)世紀導致10億人死亡。而絕大多數這些死於與吸菸相關疾病的案例,將發生在開發中國家。即使憑感覺,也能體會得到開發中國家的吸菸者人數逐年增長。這種情形,除了會造成死亡人數激增,還將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加劇貧困。
這番寫實的陳述,無論如何會使人驚怵,包括泰國在內,東南亞國家全都屬於開發中國家,焉能無動於衷。不久前,「東南亞反菸聯盟」(SEATCA)和「新加坡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曾集會於星洲。與會者包括來自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東加等國家的禁菸先驅和有心人士。在先後兩天會期中,發言盈庭,詞嚴義正,強力主張把國際禁菸公約在東南亞地區執行到底,否則菸害將永無了結之時。從「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相信東南亞反菸聯盟集會的大聲疾呼,於反菸宣導的配合,有一定的貢獻。果然能夠做到各方相關活動一波接著一波,對於菸害持積極反對的態度。相信政府相關機構就不致過分輕忽菸禁的嚴格執行,1年1度的世界禁菸日活動,也能得到「吾道不孤」的勉勵。
由於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各方專業機構,都確定了「菸草是能導致一半以上愛用者死亡的唯一合法商品」地位。所以歷來推行菸禁,頗能盡力,所採取的行動,也相當明顯。從世衛組織推動設置「世界禁菸日」,到1999年提出「菸草管制架構公約」的構想,並盡力促成該法於2005年2月27日生效實施。這項為簽約國管制吸菸、菸品廣告、菸商活動贊助權、行銷手段等行動提供法源的史上第1件反菸國際條約,便成為將菸害減到最低的希望所寄。只是反菸行動漸成氣候、管制菸害有了法源,吸菸的風氣卻不見稍戢,令人深感不安並引以為憾。
從社會行為的角度思考,畢竟吸菸的習慣源遠流長,世代相傳,且一直是人類生活的重要項目之1。於今雖確定其有害,且損人不利己的表現明顯,但要「一刀兩斷」,卻也有一定的難度。尤其由菸業衍生的既得利益集團,用盡一切可能發揮的力量和工具,以綿密堅強的組織和各方的反菸活動相抗衡,保衛其從菸霧裡賺來的厚利。加上執行管制菸害的公權力,總有無法全力以赴的考慮,瓜葛牽連,使執行禁菸的力道始終軟綿綿。除了既得利益集團發揮種種影響之外,世衛組織的報告更指出,世界各國政府從菸草銷售中獲得的稅收,是他們在禁菸措施上花費的500倍。單這2項理由,就是無從抵禦的反對反菸力量,遑論及他。顯然,在禁菸的努力上,國際機構和舉世有心人,還有遙遠坎坷的路要跋涉。
當然,從世界反菸日活動到國際管制菸害法源的提供,都為不願受菸害荼毒的人們營造了希望的疑聚點。東南亞反菸聯盟的新加坡集會,為民間反菸力量不再默爾做了宣示。大家對菸害的嚴重性能逐漸了解、對反菸活動不冷漠,應該就是開發中國家抵抗香菸開發新市場的具體行動。危機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圈,尤其是近年生活條件改善,更要防範菸害乘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