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侃寶刀未老,歐巴馬新硎而試

2008-06-08 08:37:4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今年的總統大選,將是共和黨馬侃和民主黨歐巴馬互爭雄長,不必等到兩黨的全代大會,陣勢已經擺明。事實上馬侃於4日已發出戰帖,要與歐巴馬舉行10場辯論,歐方原則已經接受。這一連串的舌劍唇鎗,將是2008大選的高潮。辯論的結果,不僅將會決定大選誰勝誰負,也將影響此後美國大政的方向。
 
從大環境而言,今年的態勢有利於民主黨,布希總統執政8年,伊拉克久戰師老無功,頗失民望。經濟上油價暴漲、美元大貶,失業與國債增加,以致有70%以上的國民認為「美國走上了錯誤的方向」。所以,歐巴馬一聲「改變」,贏得了山鳴谷應的迴響。他藉此擊敗了擁有前第1夫人光環的希拉蕊,也要以「改變」為武器,壓伏政壇老將馬侃。
 
馬侃的明顯弱點是他的年齡(71歲),和歐巴馬(46歲)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馬侃以「經多見廣」來挑剔歐的「少不更事」。馬侃在3日晚間的演說中,歷述歐巴馬的主要政見,對每1項的評價最後都是1句話:「這樣的改變,是我們無法信任的」。指責歐浮想聯翩,不切實際。
 
歐巴馬辯才滔滔,風華正茂,的確具有新領袖的魅力。他今後著力之點,1在如何整合黨內的分歧,尤其是收編希拉蕊的支持群。1是提出更為明確的政見,不可限於「為改變而改變」。
 
美國政局常常是在保守與自由兩種勢力之間浮沉。1970年代末期,卡特當政,內則經濟衰退,外有伊朗扣押人質事件,內外交困而失去政權,也使得保守主義興起,李根遂得大勝。
 
如今的情況恰恰相反。布希政績乏善可陳,「新保守主義」風光不再,自由主義捲土重來。歐巴馬的聲勢得青年支持而扶搖直上,這是他被各方看好的主要本錢。
 
歐巴馬的弱點與卡特相似,他們在投入大選之前,政治資望甚淺,尤其缺乏處理國際事件的經驗。他們都屬自由派,卡特強調要領導「1個和美國人民一樣好的政府」,歐巴馬力言推行「我們信任的改革」。口號很響亮,但不夠明確,卡特當選後難有作為,歐不可重蹈舊轍。
 
今後大論戰的重點,不外乎國內經濟如何復甦,和伊拉克之戰如何收場,後者且牽涉到對國家的忠誠與安全的考量。
 
馬侃是將門之後,越戰期間被俘,不屈不撓,備歷艱困,被視為英雄人物。但方今人心厭戰,他仍堅持要在中東打下去。雖然他在若干政策上與布希劃清界線,但他這「打下去」的立場究竟對不對,要接受民意的嚴峻考驗。
 
歐巴馬年富力強,心胸開朗,他的族裔背景,使他現在就已「創造歷史」,成為第1位主要政黨的非裔總統候選人。他能不能由候選人成為總統,創造另1頁光輝歷史,恐怕正要看大多數選民能否真正跨越族群意識的藩籬,用選票支持1個黑色的「新鮮人」出任國家的第1把手。這真是歷史性的考驗。
 
目前各種民調顯示,歐勝於馬。歐巴馬透過網路募款,得到空前巨額,其中40%以上是來自200元以下的散戶和小戶。這種號召力殊不可小覷。這不光是錢,也反映人心。
 
馬侃寶刀未老,歐巴馬新硎而試,必有1場激烈的爭衡。公眾渴望的是理性的、清晰的政策辯論,而不容有抹黑和辱罵。從今天到11月投票日,還有5個月,國內國外隨時隨地可能有重大變化發生。不到1年之前,希拉蕊部署堂堂,似乎「黨提名」已如探囊取物,想不到一路初選下來,節節敗退,連1席副總統尚未必可得。政海波瀾變化難測,政治經驗宏富的馬侃,對上鬥志勃勃的歐巴馬,2008年大選不論誰勝誰敗,必將是有聲有色,可為典範的1場政治教材。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