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存底 超越G7總和
2008-06-19 03:11:4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外匯存底增長迅速,僅4月份就增加745億美元,相當於每小時增加約1億美元。
截至4月底,中國外匯存底已增至1兆7600億美元。分析家認為,中國外匯存底劇增,原因之1是國際熱錢流入。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指出,這個數字超過世界7大工業國 (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的總和。
官方「人民日報」引述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8年第1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說,中國外匯存底猛增的主要原因,1是貿易順差規模大,2是外商直接投資持續流入,3是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中國可能成為國際資金的「避風港」。
「經濟觀察報」則指出,4月份中國的外匯存底增加745億美元,相當於當月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總和的3倍多,因此專家推算,可能有高達500億美元的熱錢在4月流入中國。
而今年第1季度中國外匯存底增加153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扣除同期的國外直接投資和貿易順差,尚有800多億美元得不到合理解釋,專家也認為這部分屬於熱錢。
報導指出,「熱錢」越來越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的1個重要因素。據分析,熱錢在中國並不放進股市或房市,而是在商業銀行。
中國剛剛把存款準備金率大幅上調1%,分析人士認為,其1是要抑制通膨,其2則是對沖「熱錢」流入,有效回收人民幣,應對「熱錢」衝擊。
中國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李連仲指出,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進一步發展,大量國際熱錢流向中國,是外匯存底增加的1個原因。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局長唐旭則認為,外資流入主要是看好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投機性熱錢並非外匯存底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則認為,中國外匯存底不全是美元,非美元外幣資產隨著美元的貶值計價上升也是外匯存底迅速增加的1個重要因素,增值部分估計為500億元左右。
經濟學家梅新育認為,巨額外匯存底導致中國在相當程度上喪失了貨幣政策操作的主導權,同時加大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
截至4月底,中國外匯存底已增至1兆7600億美元。分析家認為,中國外匯存底劇增,原因之1是國際熱錢流入。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指出,這個數字超過世界7大工業國 (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的總和。
官方「人民日報」引述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8年第1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說,中國外匯存底猛增的主要原因,1是貿易順差規模大,2是外商直接投資持續流入,3是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中國可能成為國際資金的「避風港」。
「經濟觀察報」則指出,4月份中國的外匯存底增加745億美元,相當於當月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總和的3倍多,因此專家推算,可能有高達500億美元的熱錢在4月流入中國。
而今年第1季度中國外匯存底增加153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扣除同期的國外直接投資和貿易順差,尚有800多億美元得不到合理解釋,專家也認為這部分屬於熱錢。
報導指出,「熱錢」越來越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的1個重要因素。據分析,熱錢在中國並不放進股市或房市,而是在商業銀行。
中國剛剛把存款準備金率大幅上調1%,分析人士認為,其1是要抑制通膨,其2則是對沖「熱錢」流入,有效回收人民幣,應對「熱錢」衝擊。
中國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李連仲指出,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進一步發展,大量國際熱錢流向中國,是外匯存底增加的1個原因。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局長唐旭則認為,外資流入主要是看好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投機性熱錢並非外匯存底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則認為,中國外匯存底不全是美元,非美元外幣資產隨著美元的貶值計價上升也是外匯存底迅速增加的1個重要因素,增值部分估計為500億元左右。
經濟學家梅新育認為,巨額外匯存底導致中國在相當程度上喪失了貨幣政策操作的主導權,同時加大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