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牛肉事件證明南韓政府是民主的

2008-06-22 03:49:5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南韓的確是1個真正的民主國家,新上任的總統李明博,由於輕率決定讓美國牛肉進口,引起激烈的民憤,迫使政府不得不與美國重開牛肉進口談判,總統李明博也親自一而再地向全民道歉,20日更採取大動作,全面更新總統府高層人事,把秘書長柳佑益以及6名首席秘書全部撤換。這是李明博政府成立117天後進行的全面大換血。
 
李明博19日在特別記者會上,就進口美國牛肉問題向南韓民眾道歉,保證不會讓年齡超過30個月的美國牛肉進口,使南韓人餐桌上保持安全。他表示願意接受人民的嚴厲指責,將以「重新開始」的心態,大幅更換青瓦台幕僚,並進行內閣改組。甚至人民既然反對「大運河」的計畫,他就不會推動,隨後將解散運河計畫籌備小組,中止委託的相關研究。
 
李明博這種反應,是真正以民意為依歸的執政立場,人民反對的,就取消了,中止計畫了,取消一切了。如果在1個沒有民主的國家,政府的決定就是國策,人民反對儘管反對,政府認為有利的(特別是對政府中某些要人、私人有利的),照樣進行,而且是非進行不可,誰敢反對,誰就是叛國,格殺勿論。而在一些專制獨裁國家中,政府使用如此手段對付民意,等閒事耳!
 
南韓人民之所以受到李明博的尊重,因為政府是人民1人1票選舉而建立起來的,人民也擁有罷免政府的權力。這迫使李明博不能不設法平息民怨,與人民和解。他在記者會上以感性的口吻表示:「6月10日晚間,我在青瓦台後山上看到光化門一帶一望無際的燭光。當獨自坐在漆黑的半山腰上,看到布滿街頭的燭光隊伍的瞬間,我為未能令國民安心而深深自責。我本人和政府正在深刻反省,沒有充分了解國民對飲食安全的要求,也未能傾聽比自己更關心子女健康的母親們的心聲。」
 
李明博的話,說得這樣溫柔、誠懇,甚至有點向人懇求討好的味道,這其實並不是李明博過去所表現的性格作風,他本來是個精明強悍、充滿自信的人,否則,他在擔任首爾市長時,不可能在99%反對、只有1%贊成的情勢下,強拆清溪川沿河的許多高架橋和小販棚架,使污濁的清溪川恢復美麗的原狀。就是因為太自信,他的競選宣言計畫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現在也只好宣布取消了,因為根據民意的反應,多數南韓人是反對的,政府施政不能不服從民意。
 
南韓本來是沒有民主的,2次大戰結束後剛獨立,由美國流亡回來的李承晚出任總統,抓實權的其實是軍人,李承晚死後,一直是軍人當權。但南韓人爭取民主的鬥爭從沒有停止過,而且愈戰愈勇,為民主不知流了多少血,犧牲了多少性命!直到軍人退出政治,金大中當選為總統之後,南韓才初現民主之光,而現在終於成為1個真正的民主國家了。
 
民主是必須靠人民爭取而取得的,不可能靠統治者的恩賜。統治者掌權,當然在盡可能的限度內行使對之有利的權力,不可能有分寸的退讓,而把權力奉送給人民。
 
經過這場美國牛肉問題,李明博要重新獲得南韓人的擁護,已非常困難。報導說他發表道歉談話之後,南韓人的反應普遍冷淡。李明博要恢復人民的信任,須花很大的氣力,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最重要是1個「誠」字。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李明博今後辦事做人,有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誠意,戒驕戒躁,必將重獲人民信任。
 
南韓統合民主黨發言人車英表示:「李明博說要深刻反省,但反省本身不能成為目標,應該在反省的同時制定對策。」他的意思大概是需建立使政府不再犯錯的對策,以免重蹈覆轍。不知此「對策」為何,但既是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便有一定限度的行政權力。如果還要立法再對其行政權加以限制,那政府就只有坐著不動,不必做事,因為動輒得咎了。
 
其實,李明博這次的錯,並非獨裁或越權的錯,而是言語輕率,視民意如無物。例如他說「害怕美國牛肉,不買就好了嘛」。多麼輕佻!正是這種態度,引起人民的憤怒。只要他今後言行能穩重一些,他應該有能力領導1個有為的民主政府繼續運作。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