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經濟危機不會危及兩岸4地
2008-06-29 04:27:3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作為新生市場的越南,其波動性、莫測度,是任何新興市場所無從比較的。去年3月12日,越南股市創下1170點的歷史新高,比起7年前,差不多升了12倍。在2007年,股市升了1.45倍,全球僅次於秘魯與委內瑞拉。2007年另一新高是全國生產值,升幅達8.5%,僅次於中國,越南突然變成明日之星,是投資者,或是投機者的樂園,美資以外,台資、港資,中國不少A股,亦沾上越南關係。
不過有機亦有危,越南的通膨,本來在2007年3月,已跌至6%稍高的新低,只可惜自此急速上升,到了年底,已升了12.63%,到了今年5月,又急速升了25.2%,是13年來的新高,亦在2007年,投資過熱,社會投資佔生產總值的40%;貸款過度,熱錢過多,流入股市與樓市。但這種繁榮竟然是假象;2007年的出口雖升至485億美元,但逆差竟然高達124億美元。越南的財赤有50億美元,佔生產總值的7%,外債亦高達200億美元,佔生產總值的21%,兩者都高於國際認可的安全線,而外匯儲備只有200億美元,不足以抗風險。
到了最近,情勢再度惡化,為了抗通膨,迫於加利率,本來在5月19日,已將利率由8.75厘提高至12厘,但仍低於通膨,越南盾本來兌美元已跌了7%。到了6月11日,政府又宣告再貶值百1.93%,利率再升至14厘,但搶購美元熱潮仍未停止,熱錢流走仍然繼續,到了6月11日,股市竟然連跌了24天,今年的跌幅已高達60%,樓市亦跌了50%,地產股的市值更蒸發了80%。
如是觀察家俱認為越南的經濟危機,會觸發另1場亞洲金融風暴,兩岸4地當然會被波及。不過當年的泰國,與今日的越南,仍有很大差別,97年泰國的外債,佔生產總值的39%,泰銖的貶值有20%,其後半年且超過50%。
今日的越南,雖然通膨遠高於當年的泰國,但經濟衰退的結果,會是通膨的下降。有經濟師且認為越南的通膨就快見頂。
還有,越南的經濟體積,是泰國的一半以下,股市的市值只佔生產總值的5%以下,比泰國小了10倍以上,不足以影響鄰國的經濟,何況97年的金融風暴,泰國以外,還有印尼與韓國等多個源頭。不要忘記,2007年越南的生產總值只有713億美元,遠低於中國、台灣、香港1家超級企業的總市值。
任何的新生或新興市場,在步向「成熟」以前總會經歷一些金融危機,所幸這次的危機並不太嚴重,有轉彎的餘地,只要有鄰國肯以貸款或發債的方式,施以援手,不難化危為機。所謂低價入市,既是投機,亦是投資。越南股市的市盈率,在高峰期超過30倍,但到了今天,已低於10倍,因此是危中有機。
台資與港資,在越南已有相當的基礎,且多集中實力於工業商業,較少涉足於炒賣。因此再次冒起的可能性甚高,至於中國的A股,亦逐漸向越南投資,這回美資的撤走,是給予華資1個良機。最近越南的領導人曾訪問中國,莫非是求助的先兆?以目前華資的實力,已足以給予越南這個新生市場再生的機會,莫非又是危中見機?
不過有機亦有危,越南的通膨,本來在2007年3月,已跌至6%稍高的新低,只可惜自此急速上升,到了年底,已升了12.63%,到了今年5月,又急速升了25.2%,是13年來的新高,亦在2007年,投資過熱,社會投資佔生產總值的40%;貸款過度,熱錢過多,流入股市與樓市。但這種繁榮竟然是假象;2007年的出口雖升至485億美元,但逆差竟然高達124億美元。越南的財赤有50億美元,佔生產總值的7%,外債亦高達200億美元,佔生產總值的21%,兩者都高於國際認可的安全線,而外匯儲備只有200億美元,不足以抗風險。
到了最近,情勢再度惡化,為了抗通膨,迫於加利率,本來在5月19日,已將利率由8.75厘提高至12厘,但仍低於通膨,越南盾本來兌美元已跌了7%。到了6月11日,政府又宣告再貶值百1.93%,利率再升至14厘,但搶購美元熱潮仍未停止,熱錢流走仍然繼續,到了6月11日,股市竟然連跌了24天,今年的跌幅已高達60%,樓市亦跌了50%,地產股的市值更蒸發了80%。
如是觀察家俱認為越南的經濟危機,會觸發另1場亞洲金融風暴,兩岸4地當然會被波及。不過當年的泰國,與今日的越南,仍有很大差別,97年泰國的外債,佔生產總值的39%,泰銖的貶值有20%,其後半年且超過50%。
今日的越南,雖然通膨遠高於當年的泰國,但經濟衰退的結果,會是通膨的下降。有經濟師且認為越南的通膨就快見頂。
還有,越南的經濟體積,是泰國的一半以下,股市的市值只佔生產總值的5%以下,比泰國小了10倍以上,不足以影響鄰國的經濟,何況97年的金融風暴,泰國以外,還有印尼與韓國等多個源頭。不要忘記,2007年越南的生產總值只有713億美元,遠低於中國、台灣、香港1家超級企業的總市值。
任何的新生或新興市場,在步向「成熟」以前總會經歷一些金融危機,所幸這次的危機並不太嚴重,有轉彎的餘地,只要有鄰國肯以貸款或發債的方式,施以援手,不難化危為機。所謂低價入市,既是投機,亦是投資。越南股市的市盈率,在高峰期超過30倍,但到了今天,已低於10倍,因此是危中有機。
台資與港資,在越南已有相當的基礎,且多集中實力於工業商業,較少涉足於炒賣。因此再次冒起的可能性甚高,至於中國的A股,亦逐漸向越南投資,這回美資的撤走,是給予華資1個良機。最近越南的領導人曾訪問中國,莫非是求助的先兆?以目前華資的實力,已足以給予越南這個新生市場再生的機會,莫非又是危中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