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阻北京入8國峰會 胡錦濤暗喜

2008-07-10 02:11:4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8國峰會正在日本的北海道洞爺湖舉行。今年與往年不同,8國峰會受到關注的程度突然暴升,最簡單的理由是3個,1是峰會主題不用吵來吵去誰主導,而是現成的,那就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開幕式上講的,油價和糧價高速飆升引發的危機,氣候暖化要求加速削減溫室效應,後進國家遭遇的發展困境;2是中國在8國峰會機制中扮演的角色問題,說白了,中國是否應該進入機制;3是這次峰會額外邀請新興國家和非洲國家元首參與會外會,是歷史上與會國家元首最多的1次,而且這些國家匯總了今天世界形勢中所有重要的議題。
 
有意思的是,正當8大國在討論並形成首腦宣言的時候,應邀與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在積極地與其他幾個最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形成共識,前者是提出在2050年之前削減溫室氣體50%的目標;而後者是駁斥西方國家將油價糧價的飆升推諉到發展中大國的論調,這種打擂台般的「文明對抗」,甚至一貫可以佔據媒體重要版面的抗議8國峰會的示威相形見絀,同時也暗示了中國是否應該加入8國峰會機制的答案。
 
毫無疑問,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吃重,中國地位的飆升也在國際格局的重組中日益凸顯出來,沒有中國的參與,許多國際性議題就無法說有了世界共識,因此,國際輿論這幾年一直在說,既然以往的7國峰會可以納入俄羅斯成為8國峰會,為何不納入中國?尤其是8國峰會中的歐洲國家,如英德法,就強烈要求將中國納入,共同來對付油糧價的飆升和溫室氣體效應問題,甚至連今天最重要的非洲議題,即津巴布韋大選問題和蘇丹種族滅絕大屠殺問題,沒有中國的參與也是難以解決。
 
歐洲提出了問題,中國和美日只能正面回應。日本的回應最為迅速,那就是不贊同。日本本來是亞洲的龍頭老大,但隨著中國和印度等的崛起,日本在區域的影響力一落千丈,再加上日本在聯合國並非常任理事國,中國扮演著主要角色,唯有8國峰會機制,還能讓世界感受一點日本仍然是亞洲唯一的重要領袖的「風采」,如果中國加入,日本在亞洲,在世界的領導地位,就會日趨邊緣化,因此,在日本沒有完成「入常」之前,不能讓中國進入八國峰會機制。
 
在日本表態之後,美國也終於正式表態不贊成。美國的理由當然是8國峰會機制有2個基本條件,1個都是發達國家,1個都是民主國家,這個共同的基礎才有可能讓峰會在世界性議題上形成共識,中國加入,勢必給共識的達成創造困難。其實,美國沒有說的,還有一種情結,那就是中國加入,也勢必給美國的領袖地位,形成重要挑戰。
 
美日說不是一回事,中國表態又是另外一回事。這幾年來,中國以發展中國領袖自居,一直不願意加入所謂的「富人俱樂部」。但是,隨著中國崛起成為世界事實,走向世界的「成人禮」北京奧運也舉行在即,中國的自信和驕傲大增,中國國內意見已經出現鬆動,認為加入峰會,也是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重要一步,有邀請就不應該拒絕。不過,從胡錦濤的務實性格來看,北京在近期加入8國峰會機制,恐怕還是一個問題。中南海很清楚,無論在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等重大經濟議題上,中國保證給世界不添麻煩已經殊不容易,在減緩溫室效應問題上,中國沒有實力也沒有能力達到西方發達國家的標準,在非洲的議題上,中國還是「利益優先」,而非「正義優先」,在對落後國家的援助方面,中國更不可能「慷慨」,因此,加入峰會,責任可能會變成「重擔千斤」。
 
雖然受邀參加8國峰會的會外會,面子上有點「不好看」,但每次都讓輿論去喧嚷沒有中國,峰會成不了事,就已經撈回了面子,同時,成為會外會發展中國家的龍頭老大,也有很大的戰略戰術迴旋空間,少了責任,多了利益,同時也沒有缺席這個重要的國際交際場,何樂而不為?更為重要的是,在全球性的國際舞台,北京還是著眼於聯合國安理會,不參加8國峰會,印證中國「不稱霸」承諾,不疏遠發展中國家,可謂利大於弊,因此,美日說不,正好中了胡錦濤的下懷。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