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國峰會成果有限 北京為奧運暖身

2008-07-11 03:06:4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8國峰會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已經曲終人散。會議最後1天舉行了8大工業國和8大開發中國家的峰會,討論如何因應目前棘手的全球性危機。一如輿論所預測的,解決危機的方法沒有找到,但至少確認了加強對話合作,才能有出路的原則。如果回溯歷史,在碰到石油危機、糧食危機、金融危機並起的時候,列強早就蓄謀發起戰爭,轉嫁矛盾,掠奪弱者。由此看來,今天的世界畢竟文明了許多,這是無望中的希望所在。其實,國際社會對這次峰會寄望不大,也是情有可原。被稱為世界唯一超強的美國,正在進行總統大選,布希總統早就是跛腳鴨1個,難以作出有任何實質意義的政治承諾,其他國家的領袖,包括東道主日本的福田康夫首相,國內支持度都落到了新低,難有大作為。至於開發中國家的領袖,無非是將峰會當成最佳的國際公關和曝光機會,再加上不願意成為8國峰會的陪襯,當然也不會乖乖配合,結果當然是你講你的,我講我的,難有重大交集。
 
峰會舉辦至今,為了堵住抗議者的匯聚,以及保安的方便,主辦國是越來越傾向選擇在偏遠的旅遊地搞會議,如此一來,圍繞著峰會的張力驟減,與會的國家元首們也懈怠下來,當成了1次旅遊,也因為如此,這次東道主招待各國領袖的13道中晚宴菜單,就受到了媒體的猛烈攻訐,而8國領袖在日本七夕節寫在紙上的許願,被掛在竹枝上,正好象徵著峰會的「務虛」特徵。
 
當然,也不能說這次8國峰會沒有任何成就。至少,在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上持頑固立場的布希總統,首次鬆了口,同意在2050年之前,世界強國都要減排一半,本來,布希認為,沒有中國和印度的參與,任何承諾都是空話。8國峰會的這個共識,自然會對明年聯合國的氣候峰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此,國際社會還是應該給與鼓勵。令人遺憾的是,雖然這次會議邀請了7個非洲國家元首與會,但是,由於油價和糧價的飆升成為燃眉之急,支援非洲的話題並沒有成為高峰會的重中之重,非洲元首們除了享受高檔的日本北海道旅遊之外,基本上就是峰會的一道漂亮佈景和隆重陪襯。其實,有關方面的數字顯示,3年前8國峰會在英國達成的支援非洲計畫,大部分並沒有落實達成,而峰會本身的花費則是與年俱增,這次峰會達5.5億美元之巨。
 
儘管中國等5個發展中國家都駁斥「開發中大國責任論」,中國還成為歐洲領袖邀請入會的熱門,但是8國峰會還將矛頭對準了中國、印度等國,尤其是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匯率,並認為這樣才能令市場平衡。這也並不奇怪,在西方大國習慣於「自我正義」的思維模式之下,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常常會成為他們推諉自身問題的藉口,再加上中國、印度等國家在高速發展中對世界資源的龐大需求,以及追求成長而無暇顧及或者無力顧及環保的缺陷,也容易成為替罪羔羊。
 
峰會結束後,細細盤點各國的收穫,還是會發現,北京依然是峰會的主要贏家。縱觀全球媒體的綜合報導,胡錦濤在峰會代表開發中國家的發言受到廣泛關注,同時,布希總統承諾帶全家包括父母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報導,比他承諾2050前排廢減半的報導更精彩,後者或許是句空話,前者則在1個月後就會兌現。還有,本來模稜兩可的法國總統沙吉克,也當面向胡錦濤表達將以法國總統和歐盟輪值主席的身分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被國際輿論視為是西藏風波以來中法兩國外交大鬥法中的輸家,最終向北京「俯首稱臣」。與此同時,堅持不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德國和加拿大總理,都在本國媒體上遭遇強烈批評。由此看來,1場8國峰會的國際舞台,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成為了北京奧運最後1個月倒數計時的一環,為北京奧運行了1次暖身禮,這恐怕是國際輿論始料未及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