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高低失據與左右為難

2008-07-16 17:29:15 作者:cougar6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2008年時間過半,對中國來說,這半年過得相當艱難,未來半年又面臨諸多困難。中國領導層目前兵分兩路,一路全力以赴保奧運,但求北京奧運會能平平安安;一路力保經濟,防止經濟形勢惡化,出現奧運後的下滑。在以舉國之力辦奧運下,北京奧運會大致可以無風無雨,但中國經濟的走勢,會否掉頭向下,則是疑雲重重。
 
過去半年來,中國經濟看上去是整體向好,宏觀經濟仍處於「綠燈區」,國內生產總值保持10%的成長率,固定資產投資保持25%的增長,進出口保持百分之20%以上的增長,消費方面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保持強勁的10%以上的增長。也就是說,拉動中國經濟的投資、進出口、消費三駕馬車,都還在奮力向上,再加上夏糧豐收,中國領導人認為,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
 
但在大數據之下,中國經濟已透出力不從心的「減速」現象,也就是增長速度的放緩。國內生產總值半年來保持10%的高增長,但增速已逐月下滑,部份地區已出現負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出口、消費,實際增速都全面下降。
 
伴隨「減速」而來的,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已實實在在地出現。股市已出現震盪,樓市正在開始下滑,大大小小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生產出現困難,僅廣東1省就有萬家企業抱怨出現虧損。
 
由此,中國經濟放緩已成定局,正開始出現高低失據的問題。也就是說,結束了多年高增長、低通脹之「1高1低」榮景,實際步入高增長、高通脹的雙高階段。現在令人擔心的,是在經濟全面減速之下,會不會出現低增長、高通脹的「1低1高」局面。而低增長會低到何種程度,高通脹又能否控制得不那麼要命,以至「1低1高」到滯脹的程度。
 
還令人擔憂的是「日本熱錢模式」出現,據推測進入中國熱錢,數額以萬億美元計,當經濟減速和出現下滑,熱錢圖利不成,即行撤走。雖說中國有1萬8000億美金的外匯儲備,但熱錢走得急了,問題一定來了,日本因之衰退20年,中國能否躲過。
 
中國領導層已看到半年數據,發現了種種問題,現在已疾呼地方和部門,要樹立信心,保持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由溫家寶到上海江蘇親身考察,各部官員紛紛下到地方調研,面對經濟已出現的變局,化解高低失據的困局,已成頭等大事,但實際操作,面對的是宏觀調控的左右為難。
 
化解困局,最重要的當然是宏觀調控的決策。去年底定下的今年宏調方針,是「雙防」,即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這一方針已不再提,代之而來的,是不同時段的提法,如抗擊冰雪之災的、地震災後重建的「兩手抓」等,最新提法,是「避免經濟出現大起大落」、「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把抑制通貨膨脹放在宏觀調控的突出位置」。
 
在實際操作中,保持經濟又好又快增長,就要解決減速的問題,穩定投資、增加進出口、擴大內需消費,以之拉動經濟。但在物價高企,居民消費減少,企業利潤下降,減少投資意願,樓市股市波動,金融風險加大。要想控制物價,用價格管制手段,可能影響市場供給,加息又可能消減貨幣緊縮政策功力,熱錢湧入,企業經營更困難;以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又怕經濟下滑後收入減少,明年日子不好過。
 
既要防通脹,又要防經濟下滑,是為「雙防」,令宏觀調控左右為難,在保增長和壓物價中,找尋出1個平衡點,就成了宏觀調控決策的艱深命題。由於7月20日開始正式進入奧運期,為保奧運還要付出一定經濟代價,就令難上加難。
 
「雙防」已成迫不得已的調控目標,但防通脹是過度性目標,保增長是終極方向,在全球化的內外夾攻之下,決策層看來要解決財政政策偏穩,貨幣政策偏緊的問題,以更靈活的身段,更適時的手段,來引導中國經濟面對「拐點」。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