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履「撲滅蚊子就沒有登革熱」的箴言

2008-07-30 02:42:1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法新社」馬尼拉23日電,菲律賓衛生部長說,地球暖化可能影響到登革熱疫情。今(2008)年上半年病例數較去年同比,勁升了43%,高達15,061人次。這項不好的消息,緊接著糧、油價飆漲,大環境動盪不安,各方肆應維艱下出現,令人感到分外沉重。東南亞是登革熱的溫床之1,年年炎夏都有疫情紀錄,區域內從未見倖免。因此,面對洶洶來勢,菲律賓固要全力因應,其他國家也不可輕忽。務必要把登革熱疫情對社會的破壞減到最低,莫造成更大遺憾。
 
醫學文獻記載,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的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向經由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病媒蚊叮咬過登革熱病患,8至15天後,具有終生傳播病毒的能力。東南亞氣候濕熱,一直是登革熱孳生的主要地區之1。近年行旅客商往來頻繁,隨著病媒蛟散布,溫帶地區居民感染登革熱的機會隨之增加。東南亞以外地區居民以往對此惡疾經驗不多,一旦罹病,經歷高燒、出疹、四肢痠痛、肌肉痛、前額頭痛及後眼窩痛等症狀纏身,且無有效藥物。無不將病源厭惡到極點,美國人甚至把病媒蚊之1的白線斑蚊改稱為「亞洲虎蚊」。我們不憚煩瑣加以陳述,乃在強調登革熱使東南亞地區蒙受罵名,影響到形象。形成了解除居民疾病負累以外另一重大理由,為登革熱疫情而遭國際人士指指點點,真是情何以堪。
 
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人員曾在今年較早前,對於地球暖化、氣候異常可能強化登革熱的傳播,也使其他傳染病威力加大。當時外界對相關消息半信半疑,多少覺得牽扯得遠了一點。但這次菲衛生當局在陳述菲國登革熱病例勁升時,又提到可能受地球暖化影響的問題。雖然相關說法語詞都不肯定,兩者有沒有關聯也不得而知。但氣候異常雖是事實,還沒有直接和疫情連結的事證;登革熱疫情攀升,則有具體病例可資覆案。因此相關機構對發布和包括登革熱在內等傳染病有關消息時,應區隔和疫情沒有直接證據的說法。免得引起混淆,或者替相關部門提示藉口,影響到防疫程序和力道。
 
事實上,登革熱疫情攀升,開年以來就有明顯跡象,泰國衛生當局曾率先提出官方數據:2008年1月1日至2月9日,登革熱病例有2824案,4人喪生。和2007年同比,病列1702,無人死亡,差距是相當大的。目前泰方還不見登革熱的新信息,但能及早提報趨勢,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對於相關人員有其正面作用。而去年曾出現大規模傳染病例的國家,如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等。尤其要以積極態度,面對事實,提高防疫規格,做建立完整公共衛生體系的準備。
 
到目前為止,對於防杜登革熱還沒有可用疫苗,罹疾後也無特效藥治療,現代醫療體系還沒有正視對登革熱疫情的處理,說來是極為遺憾的事情。但是問題已經擺在眼前,泰國2007年約6萬人罹病,29人死掉,這只是不完整的疫情資料而已,相信實際情況要嚴重得多。何況為登革熱疫情,東南亞已經承受負面指摘,影響到各方經之營之建立起來的聲譽。也許沒有疫苗、沒有特效藥,都正是東南亞國家建立健全公衛體系,擴大居民現代醫療常識的重大推力。應該朝此方向努力,來證明不靠外力、沒有洋人,東南亞國家也能掃除登革熱。
 
醫界人士所整理出來遏阻登革熱傳染的方法,主要在於「除蚊務盡」。登革熱的病媒蚊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這兩種蚊子都是在白天吸血,吸血場所則分在屋內或樹林、竹林內。假若把病媒蚊孳生的場所如家屋內外或附近盛水容器清理乾淨,病媒蚊無從衍生;另則嚴防蚊蟲叮咬。如果有決心,這些不難做到的事就能發揮掃除登革熱的效果。所以醫界有「撲滅蚊子就沒有登革熱」的箴言,至於能不能做到,端看整合的能力和行動的決心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