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京奧成為環保人權自由的奧運

2008-08-03 02:08:3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布希在會見中國外長楊潔篪之後,立刻高調會見中國在美的5位異議人士,表示將在中國參加禮拜,傳遞自由民主的資訊。布希此舉,自然有化解國際輿論對他堅定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的批評壓力,但也清楚表明,白宮的「奧運政治」戰略,已經進入了1個新的層次,那就是,如何利用北京奧運中國走向世界的最佳契機,與中國領袖及民眾分享「民主人權自由」的同1個夢想。在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這個問題上,布希力排眾議,與西方國家的領袖拉開距離,以尊重和不侮辱中國人民為口號,高調出席開幕式,為自己和美國贏得了1個全世界關注的舞台,其智商遠遠超過其他人。試想想,當3萬多名境內外記者雲集中國,誰會在意遠在中國之外的反對抗議北京奧運開幕式的聲音,相反,當布希1踏上北京的土地,他的1言1行,他參加什麼活動,他見什麼人,他發表了怎樣的演講,都會得到密集的報導,都會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更何況,布希因為頂著巨大的壓力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已經贏得了中國人民的敬重,也被中南海視為是「患難見真情」的朋友,從而導致他的「奧運演出」,更具輻射力,北京,已經為布希退任搭下了最風光的告別舞台。
 
從布希會見中國異議人士來看,圍繞著北京奧運的爭議,將會進入1個全新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已經不像奧運火炬在境外傳遞,西方國家領袖是否要參加北京開幕式等挑戰,是操之在別人手中,而是全部掌控在北京自己手中,掌控在中南海手中,成敗是繫於中南海的集體意志,集體思維方式。
 
平安奧運當然是1個評價北京奧運是否成功的標誌。不容諱言,北京已經不計成本地確保奧運期間的安全,是否有「萬一」出現,不到奧運結束,誰也沒有答案,只是已經入住奧運村的運動員和記者,都直感安全沒有問題。成問題倒是綠色奧運,這個承諾,看來阻力不小,因為環境污染問題,不像灑掃庭院,迎接嘉賓,突擊一下就可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京的空氣污染還是令人擔憂,整個7月份,空氣質量達標的天數,可謂屈指可數,令各國運動員出發之前還是憂心忡忡,能否創出好成績,也是心中無數。綠色奧運一定會成為1個爭議性最大的話題,不少可能摘冠奪銀的運動員,一旦失手沙場,可能會抱怨北京的環境。不過,更為重要的是,綠色奧運的概念,如果在北京奧運之後,成為中國領導人的新概念,從此在推動經濟產業發展的時候,也能真心下力氣搞環保,那幾年,或者幾10年之後,中國的環保面貌,就會煥然一新,歷史就會記得,是北京奧運,改變了中國上上下下的思維模式,是北京奧運,造就了中國成為環保大國的契機。
 
至於人文奧運,北京也是下了大功夫,運動員、觀眾、遊客、義工,凡是奧運期間在北京的人,都能看到和體會到這一點。但是,一如布希接見異議人士所說,要把民主自由資訊帶到北京,海外關注的是北京在奧運期間能否堅守承諾,給與記者自由採訪的權力,給與民眾抗議集會的權力,給與社會寬鬆和諧的氛圍,這就是所謂人權奧運的概念。這兩天,世界人權組織發表新的調查報告,指北京人權沒有改善,反而有惡化之嫌。對中國人權狀況的總體評論,總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爭議。不過,最為重要的是,在北京奧運期間,能否世界1個標準,沒有中國特色,將是考驗北京奧運成功的1個關鍵。北京開設示威特區,開設售賣西方雜誌報紙的報亭,這都是好的舉措,問題是,如何保證境外記者的採訪通行無阻,平民百姓的合法抗議能夠見光,而不出現粗暴鎮壓的狀況,這端賴北京當局能否令行禁止,讓下面各方的執法機構不要「為所欲為」。
 
中國組建了歷史上最空前強大的奧運兵團,爭取在奪金和獎牌總數上更上層樓,全球華人莫不翹首盼望,樂觀其成。但是,我們也希望看到,這次北京奧運,能夠讓中國在環保、在人權、在言論自由諸方面,也捧個大金牌,如此,中華民族在世界的聲譽將會大大提升。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