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黎建交是值得鼓掌的大好事
2008-08-17 03:26:0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黎巴嫩總統史雷曼偕夫人13日抵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敘利亞總統巴夏爾與夫人親往迎接,雙方並於當晚宣布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這是60年來從未有過的1件大事,值得為中東地區的和氣(還不是和平)鼓掌。
這兩個毗連的國家為什麼60年來沒有外交關係呢?說起來話長。在上世紀初的第1次世界大戰後,敘利亞與黎巴嫩淪為法國委托統治地。到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國先後脫離法國獨立。但獨立後兩國並沒有建交,原因是敘利亞一直對黎巴嫩存有野心,認為黎巴嫩是它的1省,不承認黎巴嫩是1個獨立國。
黎巴嫩的位置,就在敘利亞的西南,瀕臨地中海東岸,正是敘利亞的1個最好出海口。其南部又與敘利亞的大敵以色列相連,敘利亞若佔了黎巴嫩,不但有了優良的出海口,還有了進攻以色列的跳板,敘利亞一直視黎為其禁臠,一直設法把勢力伸入黎巴嫩。
敘利亞的機會終於來了,1967年阿拉伯聯軍包圍以色列,想一舉撲滅這個小國,卻遭到大敗,6日戰爭之後,領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阿拉法特無法逗留在老巢,舉隊逃亡到黎巴嫩,把黎佔為其總部。這時敘利亞軍隊便以「阿拉伯威攝部隊」為名,經阿拉伯聯盟批准,駐軍黎巴嫩,視黎為其屬地,從此干預黎巴嫩政治、軍事等等,不當黎巴嫩是1個獨立國家。黎巴嫩每次選舉,都受到敘利亞的無理干涉;凡親基督教的人不能當總統,即使受民眾擁護,當選總統,也必遭敘當局迫害,甚至暗殺。總之,敘利亞當時就是黎巴嫩的太上皇,生殺爭奪,黎巴嫩差不多等於亡國了。
直到2005年2月黎總統哈里里遇刺身亡,經國際調查是敘利亞所為,敘遭到國際社會的群相指責,受不住壓力,這才從黎巴嫩撤軍。現在終於承認黎巴嫩是1獨立國,由兩國總統在敘首都大馬士革宣布正式建交,完成了早應該在60年前履行的國際義務,敘利亞此舉不管是不是因為形勢所迫,總之,這是1件大好事!
黎巴嫩在未被阿拉法特和敘利亞入境搗亂之前,原是1個很繁榮、很好玩、有趣的地方,因為它薈萃東西文化,不但是伊斯蘭教國家,也是1個基督教國家,多元文化和宗教薈萃在一起,遊客不但可以在這裡看到中東的肚皮舞,也可看到西方的脫衣舞,故其首都貝魯特人潮擁擠,城開不夜,是紙醉金迷的銷金窩,旅遊業鼎盛,黎巴嫩人有錢入荷包,日子過得很舒服。
但自從阿拉法特和敘利亞軍隊入侵之後,黎巴嫩時常發生戰亂,到處都是炸彈。遇到選舉,又子彈亂飛,不同宗教的政敵互相鬥殺,難免傷及無辜,黎巴嫩儘管有引人入勝的異國情調,遊客卻從此裹足不前,繁華的貝魯特終於衰落到變成一座死城。
黎巴嫩的問題是它不像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1樣,是1個純伊斯蘭國家,國內信奉基督教的居民佔一半以上,所以政治鬥爭滲入了宗教的對峙,變得更加激烈無情。再加上境內還有恐怖組織真主黨,手段毒辣,故每次遇到競選,幾乎天天有人被殺,連被選為總統的基督徒,都有好幾個遭暗殺而死。敘利亞幾乎已把黎巴嫩視為它的屬地,不合我意者便殺。像這樣1個子彈橫飛,人命薄如紙的地方,有誰還敢去那裡遊覽呢?1個金錢如流水般注入的城市衰落到如此這般地步,是誰造成的呢?
如今敘利亞肯承認黎巴嫩是1個國家,與之建交,似乎已死了把黎收為屬地的野心,但黎巴嫩也將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擺脫敘利亞的控制與影響,貝魯特的恢復舊日繁榮,還要一步步來。但黎巴嫩在選舉方面可能自由一些,不太受敘利亞的干擾,漸漸能夠成立有作為、有效率的政府,實實際際管治國家,使國民可以比較安樂過日子,而貝魯特實現昔日的繁榮風光,相信為期不遠了!
這兩個毗連的國家為什麼60年來沒有外交關係呢?說起來話長。在上世紀初的第1次世界大戰後,敘利亞與黎巴嫩淪為法國委托統治地。到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國先後脫離法國獨立。但獨立後兩國並沒有建交,原因是敘利亞一直對黎巴嫩存有野心,認為黎巴嫩是它的1省,不承認黎巴嫩是1個獨立國。
黎巴嫩的位置,就在敘利亞的西南,瀕臨地中海東岸,正是敘利亞的1個最好出海口。其南部又與敘利亞的大敵以色列相連,敘利亞若佔了黎巴嫩,不但有了優良的出海口,還有了進攻以色列的跳板,敘利亞一直視黎為其禁臠,一直設法把勢力伸入黎巴嫩。
敘利亞的機會終於來了,1967年阿拉伯聯軍包圍以色列,想一舉撲滅這個小國,卻遭到大敗,6日戰爭之後,領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阿拉法特無法逗留在老巢,舉隊逃亡到黎巴嫩,把黎佔為其總部。這時敘利亞軍隊便以「阿拉伯威攝部隊」為名,經阿拉伯聯盟批准,駐軍黎巴嫩,視黎為其屬地,從此干預黎巴嫩政治、軍事等等,不當黎巴嫩是1個獨立國家。黎巴嫩每次選舉,都受到敘利亞的無理干涉;凡親基督教的人不能當總統,即使受民眾擁護,當選總統,也必遭敘當局迫害,甚至暗殺。總之,敘利亞當時就是黎巴嫩的太上皇,生殺爭奪,黎巴嫩差不多等於亡國了。
直到2005年2月黎總統哈里里遇刺身亡,經國際調查是敘利亞所為,敘遭到國際社會的群相指責,受不住壓力,這才從黎巴嫩撤軍。現在終於承認黎巴嫩是1獨立國,由兩國總統在敘首都大馬士革宣布正式建交,完成了早應該在60年前履行的國際義務,敘利亞此舉不管是不是因為形勢所迫,總之,這是1件大好事!
黎巴嫩在未被阿拉法特和敘利亞入境搗亂之前,原是1個很繁榮、很好玩、有趣的地方,因為它薈萃東西文化,不但是伊斯蘭教國家,也是1個基督教國家,多元文化和宗教薈萃在一起,遊客不但可以在這裡看到中東的肚皮舞,也可看到西方的脫衣舞,故其首都貝魯特人潮擁擠,城開不夜,是紙醉金迷的銷金窩,旅遊業鼎盛,黎巴嫩人有錢入荷包,日子過得很舒服。
但自從阿拉法特和敘利亞軍隊入侵之後,黎巴嫩時常發生戰亂,到處都是炸彈。遇到選舉,又子彈亂飛,不同宗教的政敵互相鬥殺,難免傷及無辜,黎巴嫩儘管有引人入勝的異國情調,遊客卻從此裹足不前,繁華的貝魯特終於衰落到變成一座死城。
黎巴嫩的問題是它不像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1樣,是1個純伊斯蘭國家,國內信奉基督教的居民佔一半以上,所以政治鬥爭滲入了宗教的對峙,變得更加激烈無情。再加上境內還有恐怖組織真主黨,手段毒辣,故每次遇到競選,幾乎天天有人被殺,連被選為總統的基督徒,都有好幾個遭暗殺而死。敘利亞幾乎已把黎巴嫩視為它的屬地,不合我意者便殺。像這樣1個子彈橫飛,人命薄如紙的地方,有誰還敢去那裡遊覽呢?1個金錢如流水般注入的城市衰落到如此這般地步,是誰造成的呢?
如今敘利亞肯承認黎巴嫩是1個國家,與之建交,似乎已死了把黎收為屬地的野心,但黎巴嫩也將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擺脫敘利亞的控制與影響,貝魯特的恢復舊日繁榮,還要一步步來。但黎巴嫩在選舉方面可能自由一些,不太受敘利亞的干擾,漸漸能夠成立有作為、有效率的政府,實實際際管治國家,使國民可以比較安樂過日子,而貝魯特實現昔日的繁榮風光,相信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