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沙拉夫辭職動搖美國反恐戰略

2008-08-21 02:57:1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在反對黨準備彈劾的巨大壓力之下,終於宣布辭職。9年前在政變中上台執政的這位軍事政治強人,竟然以辭職的方式離開政治舞台,這顯然是巴基斯坦民主政治發展的1個重大進步標誌,也是穆沙拉夫個人作出的1個理性選擇,符合穆沙拉夫從軍事強人企圖轉型成文人政客的內在邏輯。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依靠軍事實力取得政權,並維繫權力的穆沙拉夫,在去年被迫離開軍界,想做專職的文人總統之後,他的權力衰落速度便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穆沙拉夫的被迫下台,不排除是軍方在背後與反對勢力達成的政治妥協,同樣,如果穆沙拉夫不按慣例流亡海外,而是繼續留在巴基斯坦,那麼,他與軍方的後續關係,也會影響巴基斯坦的未來政局。
 
毫無疑問,穆沙拉夫在巴基斯坦的執政,基本上是功過對半。在推動巴基斯坦經濟重建上,自然功不可沒,同時,作為軍人,他在發展巴基斯坦的國防力量方面,也是不遺餘力,導致巴基斯坦的飛彈力量,可以與印度的大幅度軍力崛起維繫大致的平衡。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是軍事強人,但穆沙拉夫並沒有借助與印度的對抗而窮兵黷武,相反卻努力推動與印度的戰略和平對話,降低南亞次大陸的兩個核武國家兵戎相見的重大危機,給印巴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提供了和平的環境。當然,由於軍事政變上台的先天不足,穆沙拉夫對巴基斯坦民主政治力量的崛起處理不當,鐵腕掃除異己的動作,也給巴基斯坦帶來了重大的憲政危機。最關鍵的是,穆沙拉夫沒有把握住布托回國參選的天賜良機,與反對黨形成權力合理分配的政治架構,從而使政治危機能夠「軟著陸」。從這個角度來看,企圖轉型為文人領袖的穆沙拉夫,還是被自己喜歡獨攬權力的強人陋習所害。
 
穆沙拉夫的辭職,不但是巴基斯坦的政治大事,更是世界的政治大事,尤其是對美國的反恐戰略,是相當沈重的打擊。說穿了,穆沙拉夫能夠維持那麼長時間的統治,很大程度上是倚賴了911事件和布希政權的支持。在美國推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穆沙拉夫選擇成為華盛頓最堅強的盟友,全面配合美國的反恐行動。不過,也因為如此,穆沙拉夫遭遇了巴基斯坦內部伊斯蘭教激進力量的強力反彈,而穆沙拉夫對此全力鎮壓,以至於國內的社會矛盾迅速惡化。儘管如此,美國鷹派仍然不滿穆沙拉夫對恐怖勢力的剿除留有一手,尤其是對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地區成為凱達組織的藏匿之所,和神學士勢力休養生息之地,感到憤怒,以至於連打出從伊拉克撤軍作為競選大旗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也矢言說上台後將揮軍巴基斯坦,掃除恐怖力量。不過,如今穆沙拉夫黯然下台,華盛頓在中東尤其是阿富汗的反恐戰事,恐怕會出現極大的「缺口」,說美巴關係的重組,可能會直接影響世界格局,都不為過。
 
除了美國之外,中國是另1個受到打擊的國家。在某種程度上說,穆沙拉夫自己對中國的感情,超過美國。僅舉幾例,中國四川地震,巴基斯坦竟然調動所有的國防軍用帳篷支援災區;在奧運聖火海外傳遞風波不斷的時候,巴基斯坦動用最嚴厲的警力護航,沒有任何抗議者可以接近;在穆沙拉夫下台之前,他最後的國際舞台就是參加北京的奧運開幕式。中巴關係,不但是傳統友誼,也是地緣戰略的情勢使然,中國全力支持巴基斯坦,顯然是要箝制印度的崛起,以及印度背後的俄羅斯、美國。穆沙拉夫下台,中國頓失1個最可靠信任的盟友,新的總統,是否會向西方民主模式傾斜,這是北京關注的。當然,從目前的國際格局來看,中巴關係發生大的變化,殊不可能,但要進入新的蜜月期,仍需時日。
 
軍事強人下台,也在考驗巴基斯坦的政治前途和國家發展方向。西方式的民主政治,真的能夠在這個傳統的軍人干政,以及伊斯蘭教勢力強大的國家裏面成功誕生嗎?穆沙拉夫下台,巴基斯坦是進入全面動蕩,還是日趨穩定?全球將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