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奧運找尋啟迪和發展方向
2008-08-25 03:10:3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從8月8日開啟宏大視覺美的幕帷,到24日以非常炫麗狂歡的派對收場。一連串嚴肅、緊張的拼搏競爭,終於順利而圓滿的畫下了句點。讓所有知道有這場空前盛會的無數各方人士、各色人等,緩和下情緒負荷,各從本身的立場觀點,做出不同的評鑑。無可諱言,中國動員巨大的人力物力,為的是告訴全世界,中國突破了重重困難,站了起來。藉著以行雲流水般的順暢運作,辦出了1場在中國史、運動史、文化史,乃至於文創產業標竿的空前活動。舉世宜以開闊的胸襟,站在一定高度上,來審視這回奧運精神的表現,從而獲得啟迪,並欣賞中國意象在奧運呈現的韻味。
舉辦1次有205個團隊參加,選手人數達10500位,總數28類運動項目的空前大賽會,若謂事事盡如人意,是不可能的。何況在擔負著中國展示櫥窗的重任另一面,又得無限上綱地追求「穩定壓倒一切」,還要讓這場盛會的不安氣氛減到最低。壓力這麼沉重,北京奧運給世人的印象可算得是成功的。從7年前拿到主辦權那天開始,中國投下大筆資金,全面翻新整修主辦、協辦城市的基礎建設。同時,申奧成功1年後,即將終得到向世界展示國力機會的認知,從引領開放、自在歡樂,轉變成全民動員,犧牲奉獻,在「確保奧運順利舉行」的至上要求下,一方面推動相關硬體建設;另一方面又高唱文明調子,精神表現也要不比外面世界遜色。這樣條件交織成的北京奧運會,使人走在體育場館之間,走在北京等地的大街小巷,客觀的說法是中國做得不壞。不斷的突破,不懈的努力,緊密的團結一致,讓自己的國家光榮和世界接軌。本屆奧運的表現,具有可觀的啟迪力量。
傳統的奧運精神,是力爭上游,不懈追求實力表現,基本上是要秉持真、善、美,使競爭順利、圓滿進行。北京奧運會在這方面的表現,透過和國際奧會的合作,可謂是合於要求的。所有競爭項目,都在眾目睽睽下,依照比賽規範和裁判公正執法來進行。一般認為,本屆賽會在先進的輔助器材協助下,相對減少了執法者自由裁量的分量,增加了客觀標準。因此,抗議的項目比以往來得少,科學化使奧運傳統精神得到了更大發揮的空間和條件。相當程度影響到人類社會朝公平、公開、公正的方向前進。
泰國是個具有相當運動基礎的國家,也曾不止1次舉辦過包括亞運會在內的區域性國際競賽,累積了不少經驗。但是,以往推廣體育項目或花費不少人力物力辦國際性的運動會,似乎受到傳統的束縛,少有經由發展體育而做多方面提升的規劃。看過北京奧運,宜參酌其做法,在集中力量推廣運動的口號下,凝聚向心力,展示各方面建設的成就。在真實傳達運動精神外,同時也收到了高附加價值的效果,擴大和世界接軌的面向。
參加本屆奧運,泰國在實力表現上是足可以向國人交待的,每天的新排名榜上,泰國都得到支撐,在40名上下移動。參加競爭的團隊共有205個,泰國屬於1/4以上,堪稱差強人意了。若以東南亞11國排算,則泰國以2金2銀的成績排名第1,泰當局應從此基點著力,慎選適於泰人的運動項目,建立培訓基地。一步一腳印,相信會有進一步在體育世界揚名立萬的機會。尤其這次為泰國排名拼出一片天的女子53公斤級舉重選手芭帕娃迪,她的一舉得到金牌。不僅為國爭光,更使她的拼搏傳奇故事,膾炙人口,鼓舞有志於在體育事業發展的青少年。希望前述種種,在北京奧運曲終人散後,能激起新的運動高潮。
舉辦1次有205個團隊參加,選手人數達10500位,總數28類運動項目的空前大賽會,若謂事事盡如人意,是不可能的。何況在擔負著中國展示櫥窗的重任另一面,又得無限上綱地追求「穩定壓倒一切」,還要讓這場盛會的不安氣氛減到最低。壓力這麼沉重,北京奧運給世人的印象可算得是成功的。從7年前拿到主辦權那天開始,中國投下大筆資金,全面翻新整修主辦、協辦城市的基礎建設。同時,申奧成功1年後,即將終得到向世界展示國力機會的認知,從引領開放、自在歡樂,轉變成全民動員,犧牲奉獻,在「確保奧運順利舉行」的至上要求下,一方面推動相關硬體建設;另一方面又高唱文明調子,精神表現也要不比外面世界遜色。這樣條件交織成的北京奧運會,使人走在體育場館之間,走在北京等地的大街小巷,客觀的說法是中國做得不壞。不斷的突破,不懈的努力,緊密的團結一致,讓自己的國家光榮和世界接軌。本屆奧運的表現,具有可觀的啟迪力量。
傳統的奧運精神,是力爭上游,不懈追求實力表現,基本上是要秉持真、善、美,使競爭順利、圓滿進行。北京奧運會在這方面的表現,透過和國際奧會的合作,可謂是合於要求的。所有競爭項目,都在眾目睽睽下,依照比賽規範和裁判公正執法來進行。一般認為,本屆賽會在先進的輔助器材協助下,相對減少了執法者自由裁量的分量,增加了客觀標準。因此,抗議的項目比以往來得少,科學化使奧運傳統精神得到了更大發揮的空間和條件。相當程度影響到人類社會朝公平、公開、公正的方向前進。
泰國是個具有相當運動基礎的國家,也曾不止1次舉辦過包括亞運會在內的區域性國際競賽,累積了不少經驗。但是,以往推廣體育項目或花費不少人力物力辦國際性的運動會,似乎受到傳統的束縛,少有經由發展體育而做多方面提升的規劃。看過北京奧運,宜參酌其做法,在集中力量推廣運動的口號下,凝聚向心力,展示各方面建設的成就。在真實傳達運動精神外,同時也收到了高附加價值的效果,擴大和世界接軌的面向。
參加本屆奧運,泰國在實力表現上是足可以向國人交待的,每天的新排名榜上,泰國都得到支撐,在40名上下移動。參加競爭的團隊共有205個,泰國屬於1/4以上,堪稱差強人意了。若以東南亞11國排算,則泰國以2金2銀的成績排名第1,泰當局應從此基點著力,慎選適於泰人的運動項目,建立培訓基地。一步一腳印,相信會有進一步在體育世界揚名立萬的機會。尤其這次為泰國排名拼出一片天的女子53公斤級舉重選手芭帕娃迪,她的一舉得到金牌。不僅為國爭光,更使她的拼搏傳奇故事,膾炙人口,鼓舞有志於在體育事業發展的青少年。希望前述種種,在北京奧運曲終人散後,能激起新的運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