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湄公河水資源產業發展的期待

2008-08-27 03:06:0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湄公河流域邇來受豪大雨影響,緬甸、柬埔寨、越南、泰國、寮國等河段,都曾有河水暴漲,釀成嚴重水患的現象。水位最高處達13.68公尺(44.8英尺),較1966年舊紀錄,足足多出1.6公尺之多,是當地人記憶中最嚴重水災。洪峰過處,各地都有生命財產損失,其餘生活、生計遭破壞者,更難記載。本來澇患是1種無可抗力的天災,世世代代都發生過,以後也難以完全避免。待雨過天晴,居民重整家園,一應輕重損失,無不是自認倒霉了事。只是近年國際上所醞釀出對水資源新觀念逐步推展,包括雨水在內的各類淡水,已有了「藍色黃金產業」的另類稱號。如何看待目前價格還沒有反映其珍貴性的水資源,端在是不是及時接受新觀念、能不能採取有效方法經營。眼看滾滾洪水流過,瞬間流失;另方面則多苦於無可用之水,生活、生產無不備受束縛。何不從湄公河畔沉思出管理水資源靈感,締造出令人稱羨的藍色黃金產業。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早在2007年就發表了一項水資源危機的報告,陳述全球暖化造成降水減少、水蒸發作用增加、冰山融化速度改變,將使全球缺水現象變得較以往任何時候更嚴重。於是水資源便成為21世紀人類所面臨最重要課題之1。據聯合國的說法,全球目前有10億以上的人口無法取得安全飲用水,而且每年平均有逾500萬人死於因飲水所引發的疾病。尤其是,新興市場不僅帶動了原油和原物料的行情,對於水資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中。但是,現階段水資源的供求,卻在大幅失衡狀態中。包括中南半島湄公河流經的5國在內,以往人口相對穩定,經貿事業簡單,水資的重要性相對較低,所以看問題一仍舊貫。但新世紀的情勢在不斷變化中,連帶湄公河水漲水退,影響和以往都大不相同,引進新觀念治水,已成當務之急。
 
在經營藍色黃金產業的觀念下處理水資源,做為調節用水失衡的工具,實際上並不是特別創造的嶄新辦法。以現代化方式解決旱澇不均問題,其內涵也包容有以往的做法,只是在規模上較過去更加全面性,在技術上更加精密周全。以往水利界有「向上天搶雨水」的規劃,也就是把雨季裡可觀的雨水,設法留下來,然後經淨化再利用。只是水利工程界的構想,牽涉到環保、大筆工程費、以及時機還沒有迫切到「臨渴掘井」的程度。所以一拖再拖,對於天賜淡水,任其大量流失;江河氾濫造成損失漸大,也任其聽天由命,說來真是遺憾之至。
 
隨著用水危機一步一步接近的客觀情勢,所謂藍色黃金產業的水資源產業,已在悄悄啟動,甚至引發投資的契機,並躍升為「綠色能源」投資新貴。在形成中的水資源產業,已分別在全球強力吸金,除了在已開發國家推動水的清潔、處理、管理、儲存相關的創新科技。開發中國家,如印度、中國、沙烏地阿拉伯等,每年也有10-15%的成長商機,比開發國家還多出了2-3倍。所以,將來湄公河流域的豐沛水量和每年濕季落下的滂沱大雨,都可能變成高價值的原物料。中南半島時下還沒有經營水資源產業的能力,但水資源產業終將蓬勃發展的觀念和知識,卻要立刻建立起來。
 
當然,我們也沒有忘記,從2002年開始推動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組織」(GMS),正在積極進行次區域內的全面建設。預計2012年第1個10年計畫期滿,對於大湄公河流域水資源的一體化管理,必有完整規範和作業程序。以該組織人力、財力結構建全,河水流域的安全和資源利用精準, 必有一番新的面貌。屆時中南半島的水資源產業,應會對各國出現正面的貢獻。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