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是特殊關係但不是國與國

2008-09-08 03:12:3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海兩岸各自擁有憲法,都不同意法定領土上還有另外1個國家,馬英九說:所以「兩岸是1種特殊關係。」這是馬英九發出兩岸內戰論之後,日前回應墨西哥媒體訪談,再就兩岸關係作出法理上的推論,認為在無法解決問題的前提下,應視兩岸對應存在一種特殊的關係,但要害在於這不是國家與國家間的對應。這不僅推翻了陳水扁的一邊一國,更徹底顛覆了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
 
從兩岸特殊關係論出發,馬英九強調他所論述的「不統不獨」應是在他任內不和對岸談統一;但也不追求法理台獨。換言之,馬英九有意以中華民國憲法作為在法理上擁有主權的實質存在。唯兩岸兩套憲法都有主權訴求,在無法解決主權問題前,所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就是1個中國原則下的「92共識」,至於1個中國的內涵,則由兩岸各自表述。
 
兩岸各自表述擁有中國主權,這不僅具有排他性且是獨一的,是以不存在外交上雙重承認的問題。這和過去20年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代殷切寄望出現雙重承認完全不同。不論李登輝和陳水扁為求雙重承認,在技術上還有意設局佈陣,但期能有短暫出現的機會也好,這當然帶有強烈的台獨傾向,並有意製造法理台獨的實例。馬英九的外交休兵講穿了就是從政策面宣示:保證不搞雙重承認。
 
因為內戰,馬英九說,「我們的政府離開了中國大陸,由中共政權統治,但我們並沒有消失,大家不可能忽略這個現實。」正因為中華民國輸了內戰但還存在,國際間繼續維持和中華民國的實質關係,馬英九認為,這對台灣與非邦交國都是有利的。同理可推,外交休兵當適用於參與或重返聯合國,以及參與其他國際組織,若台灣不搞雙重承認,當然就不存在以國家身分參與的訴求。
 
巴拉圭總統魯戈不支持台灣友邦今年在聯大的提案,就馬英九外交休兵言,這是必然的發展;也是習慣每逢聯大開會就要看一場聯大場外政治秀的台灣人民所要承受的。即馬英九不會藉此大搞反中秀,也不會轉為悲情訴求。
 
身為法律人,又是務實主義者的馬英九說,「因為對主權的問題到底能不能解決?如何解決?何時解決?目前可以說都沒有答案。但是我們不應該把時間精力花在這樣的問題上,而應該把重點擺在其他更迫切、更需要雙方解決的項目,這就是我們目前推動的政策。」換言之,馬英九在未來可能的8年任內不會和對岸談統一,也注定這8年會是1個後內戰的過渡,也只有選擇特殊關係來形容兩岸。
 
北京的反應或要從兩岸有無默契作為檢驗。巴拉圭拒為聯合國事挺台灣,但未必會在兩岸之間作出新的選擇,是以巴拉圭邦交能否持續維繫應是1個最現成的例證。從內戰論發展出兩岸特殊關係論,這是降低兩岸敵意最新的一步。且因內戰論述在前,非國與國的特殊關係繼之,順此方向,未來兩岸如何共同維護這「1個中國」的主權,並就和平統一的前景規劃,應是馬英九下一步要能帶動主流民意的關鍵,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台灣在過渡期間的國際空間何在?相信這已不是馬英九個人要面對的難題,北京方面如何解讀馬英九拋出的訊息,如何回應,讓兩岸更具善意和默契,這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