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風貌的中國經濟藍圖找商機
2008-09-14 03:42:4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日前在廈門出席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時表示:中國當局有信心、有能力戰勝目前的困難和挑戰,實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並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目標。這番必將達成「一保一控」目標的談話,實際上是在面對外界對「後京奧」中國經濟走向的質疑,再做1次解答。以中國現階段經貿發展的情況,加上各方面所做的客觀陳述和國際具體評估的解讀,中國經濟轉型的行動已告邁開。有意爭取商機的投資人將可看到另一種新風貌的中國經濟藍圖。能不能在這回大發展中隨之贏利,端看本身是不是準備好了而定。
王岐山對外界質疑做解答時,並不諱言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遭遇嚴峻的挑戰。國內遭受到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隨後又發生死亡失蹤人數近9萬人、財產和地方建設幾告全毀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外部又逢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金融動盪加劇、全球通貨膨脹壓力滋大,吸引外資競爭日益激烈等一連串震撼人心的重大事故。但是王岐山也明確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成長10.4%,消費、投資、出口成長更趨於均衡。所謂數據會說話,相關統計不僅讓各方為中國經濟發展懸憂者得以寬心,也為中國決策當局建立起充分信心。
中國商務部緊接在前述談話發表後,公布了今年1至10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的數字,較上年同期增加了41.60%。顯示國際游資透過更多管道進入中國的趨勢,並沒有因經濟環境變化而發生逆轉。中國已經連續16年是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開發中國家,利用外資發展各項建設有相當經驗。從單純的投資建廠直接投資為主,擴展到參與發展併購、證券發行等多種形式,應足可運用自始。縱有透過虛假貿易、投資和地下通道等方式流入,坐等人民幣升值、或在股市房市興風作浪,相信大致可以掌控,使之在常軌上運作。
在國際金融動盪不安中,資本市場資深操盤手、權威經營人士,紛據本身專業素養做分析評估,其見地與說法,自有可信度。知名的匯豐控股主席葛霖,日前在加拿大一場會議上強調,美國華爾街「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倫敦雖然不會萎縮,但可能失去市場占有率,「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葛霖並預期,金融市場中心將由華爾街和倫敦移向亞洲,而中國的銀行擁有良好的風險管理和企業管理,必將有所發揮。當此次貸風暴席捲全球,舉世銀行和證券公司都有損失,尤其是歐美金融體系受衝擊最重,迄銀行還不願接受貸款的時際。全球金融中心移向亞洲的說法,並沒有出現異議。也就是說,國際金融界對中國終必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之1,有信心,也有期待。
世界經濟和金融體制的轉移,對政府關係、貿易、能源價格、商品市場帶來影響。目前中國市場是新興市場快速發展的典型,有目共睹,自也具備承受多方影響的條件。以外界所憂心的京奧後中國經濟可能減緩問題為例,初步現象是投資回收的附加價值,已經超越了預期。而且奧運成功帶來的有形無形利多,還在繼續「膨風」,讓方方面面都在側目相看。
再據中國商務部的資料,明(2009)年中國就成為亞洲最大消費市場,轉型成功的苗頭顯現。其在文化娛樂、住宅、旅遊占中國內需、外銷消費比重,將越來越大。這般經濟趨勢,有如海洋可納百川,是足可令投資人心動的。
東盟國家是中國近鄰,近15年交往,建立起密切睦誼和經濟紐帶。在依協議推動的自由貿易區,正提供多方面的貿易、投資便利。及早從中國市場找出可雙贏的經營項目,全力以赴。
王岐山對外界質疑做解答時,並不諱言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遭遇嚴峻的挑戰。國內遭受到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隨後又發生死亡失蹤人數近9萬人、財產和地方建設幾告全毀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外部又逢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金融動盪加劇、全球通貨膨脹壓力滋大,吸引外資競爭日益激烈等一連串震撼人心的重大事故。但是王岐山也明確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成長10.4%,消費、投資、出口成長更趨於均衡。所謂數據會說話,相關統計不僅讓各方為中國經濟發展懸憂者得以寬心,也為中國決策當局建立起充分信心。
中國商務部緊接在前述談話發表後,公布了今年1至10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的數字,較上年同期增加了41.60%。顯示國際游資透過更多管道進入中國的趨勢,並沒有因經濟環境變化而發生逆轉。中國已經連續16年是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開發中國家,利用外資發展各項建設有相當經驗。從單純的投資建廠直接投資為主,擴展到參與發展併購、證券發行等多種形式,應足可運用自始。縱有透過虛假貿易、投資和地下通道等方式流入,坐等人民幣升值、或在股市房市興風作浪,相信大致可以掌控,使之在常軌上運作。
在國際金融動盪不安中,資本市場資深操盤手、權威經營人士,紛據本身專業素養做分析評估,其見地與說法,自有可信度。知名的匯豐控股主席葛霖,日前在加拿大一場會議上強調,美國華爾街「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倫敦雖然不會萎縮,但可能失去市場占有率,「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葛霖並預期,金融市場中心將由華爾街和倫敦移向亞洲,而中國的銀行擁有良好的風險管理和企業管理,必將有所發揮。當此次貸風暴席捲全球,舉世銀行和證券公司都有損失,尤其是歐美金融體系受衝擊最重,迄銀行還不願接受貸款的時際。全球金融中心移向亞洲的說法,並沒有出現異議。也就是說,國際金融界對中國終必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之1,有信心,也有期待。
世界經濟和金融體制的轉移,對政府關係、貿易、能源價格、商品市場帶來影響。目前中國市場是新興市場快速發展的典型,有目共睹,自也具備承受多方影響的條件。以外界所憂心的京奧後中國經濟可能減緩問題為例,初步現象是投資回收的附加價值,已經超越了預期。而且奧運成功帶來的有形無形利多,還在繼續「膨風」,讓方方面面都在側目相看。
再據中國商務部的資料,明(2009)年中國就成為亞洲最大消費市場,轉型成功的苗頭顯現。其在文化娛樂、住宅、旅遊占中國內需、外銷消費比重,將越來越大。這般經濟趨勢,有如海洋可納百川,是足可令投資人心動的。
東盟國家是中國近鄰,近15年交往,建立起密切睦誼和經濟紐帶。在依協議推動的自由貿易區,正提供多方面的貿易、投資便利。及早從中國市場找出可雙贏的經營項目,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