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融危機帶給亞洲改革機會
2008-09-18 08:18:4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金融體系遭遇海嘯般的衝擊,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美國5大投行惟有高盛和摩根史坦利仍在運行,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班指這是美國100年一遇的危機,更多美國金融機構將會應聲倒下,至此,「次貸危機」的風波終於結出了最壞的果子。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雷曼兄弟之後,是否還有大銀行頂不住?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把美國金融業拋進狂風巨浪之中,何時翻船,誰也不知,而能否重見青天,恐怕還要費時頗久。
雷曼兄弟之前,美國財政部伸出援手,對「兩房」即房利美、房地美進行紓困,引發一片討論之聲,政府應該不應該拯救這些金融巨鱷?在中國大陸,甚至出現高調要求北京政府向華盛頓看齊,出手挽救一路下跌的股市。就在這種全球起舞的動盪聲中,美國政府對雷曼兄弟採取了袖手旁觀的態度,任其破產,也不出手。消息一出,華爾街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瓊指數猛跌500多點,全球股市也遭池魚之殃。剛剛歡呼過美國政府救市的中國股民,心情可能會突然低落,因為北京可能仿效美國,堅持不救市。
從資本主義運作的規律來說,美國政府當然不應該對雷曼弟兄紓困,因為投資者和銀行家不能只賺錢,而不對自己的冒險投資決定和政策負上責任,讓政府來埋單消災。當然,美國財政部咬緊牙關,見死不救,顯然已經有了把握,認為這不會帶動美國金融體系的崩潰,卻有利於美國金融業優勝劣敗,重新組合,再振世界領袖的雄風。不過,讓人感慨的是,10年20年前,美國還大聲譴責日本金融業、中國金融業等亞洲金融業的腐敗,裙帶關係導致爛帳呆帳多,而且國家包庇銀行業證券業,不讓其倒閉,美國為此要求日本中國開放金融體系,讓美國金融業把健康活力競爭力帶進亞洲,改變亞洲的金融體質。誰知,到了今天,美國金融系統的危機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大剋星,滿足美國人「窮兇極惡」消費欲的「次貸危機」,一路影響世界經濟,讓全球寢食不安,最終導致大金融機構的垮台,全球股市暴跌,全球股民為美國埋單,這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界沒有永遠不動搖的金融帝國,也沒有永遠不敗的投資神話,更沒有永遠不散的「股市筵席」。
美國這一波的金融大震盪,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見證了美國霸權逐漸旁落的現實。高盛、摩根史坦利、美林、雷曼兄弟等投資銀行,過去曾有「點石成金」的魔力,100年來,他們是美國崛起的動力和象徵,同時,也藉著美國龐大的國力揚威世界,創造財富,積累財富,匯聚全球投資,成為美國軍事力量之外的另一種強大「國力」。如今,雷曼兄弟轟然倒下,美林改換門庭,美國怎能不悲?世界怎能不驚?美國模式遭遇重大挑戰,日本中國似乎都有失去老師的徬徨。不過,美國金融體系模式的動搖,並不意味著20年前的日本模式和今天的北京模式就是對的,亞洲金融體系的弊端遠遠不會比美國少,只是依賴著國家的斡旋力量和集體主義的傳統凝聚力,維持著漏洞百出的金融體系於不倒。
因此,在這樣1個關鍵的時刻,亞洲金融體系,不管是日本,中國大陸還是台灣,應該立刻吸取美國的教訓,趁著大規模金融體系還能支撐的黃金時間,調整結構,去除弊端,以免重蹈美國覆轍,同時,亞洲必須看到,美國這100年來能夠屹立不倒,它自身的反省機制改革機制起了相當大的作用,這次美國財政部和各大金融機構連續開會,緊急磋商好幾天,最後決定不出手相救,讓雷曼兄弟自行了斷,可見其不但認為美國能夠挺住這波打擊,並看好其長期帶來的正面衝擊效應,一時丟面子,為了長線的回報,這才是真正的美國精神,美國今天的危機,也是其違背美國傳統精神價值的一種「報應」。亞洲如果不積極反省,做出改革,錯失時機,那麼,美國完成「改革」後,還是會再次獨領風騷100年。
雷曼兄弟之前,美國財政部伸出援手,對「兩房」即房利美、房地美進行紓困,引發一片討論之聲,政府應該不應該拯救這些金融巨鱷?在中國大陸,甚至出現高調要求北京政府向華盛頓看齊,出手挽救一路下跌的股市。就在這種全球起舞的動盪聲中,美國政府對雷曼兄弟採取了袖手旁觀的態度,任其破產,也不出手。消息一出,華爾街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瓊指數猛跌500多點,全球股市也遭池魚之殃。剛剛歡呼過美國政府救市的中國股民,心情可能會突然低落,因為北京可能仿效美國,堅持不救市。
從資本主義運作的規律來說,美國政府當然不應該對雷曼弟兄紓困,因為投資者和銀行家不能只賺錢,而不對自己的冒險投資決定和政策負上責任,讓政府來埋單消災。當然,美國財政部咬緊牙關,見死不救,顯然已經有了把握,認為這不會帶動美國金融體系的崩潰,卻有利於美國金融業優勝劣敗,重新組合,再振世界領袖的雄風。不過,讓人感慨的是,10年20年前,美國還大聲譴責日本金融業、中國金融業等亞洲金融業的腐敗,裙帶關係導致爛帳呆帳多,而且國家包庇銀行業證券業,不讓其倒閉,美國為此要求日本中國開放金融體系,讓美國金融業把健康活力競爭力帶進亞洲,改變亞洲的金融體質。誰知,到了今天,美國金融系統的危機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大剋星,滿足美國人「窮兇極惡」消費欲的「次貸危機」,一路影響世界經濟,讓全球寢食不安,最終導致大金融機構的垮台,全球股市暴跌,全球股民為美國埋單,這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界沒有永遠不動搖的金融帝國,也沒有永遠不敗的投資神話,更沒有永遠不散的「股市筵席」。
美國這一波的金融大震盪,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見證了美國霸權逐漸旁落的現實。高盛、摩根史坦利、美林、雷曼兄弟等投資銀行,過去曾有「點石成金」的魔力,100年來,他們是美國崛起的動力和象徵,同時,也藉著美國龐大的國力揚威世界,創造財富,積累財富,匯聚全球投資,成為美國軍事力量之外的另一種強大「國力」。如今,雷曼兄弟轟然倒下,美林改換門庭,美國怎能不悲?世界怎能不驚?美國模式遭遇重大挑戰,日本中國似乎都有失去老師的徬徨。不過,美國金融體系模式的動搖,並不意味著20年前的日本模式和今天的北京模式就是對的,亞洲金融體系的弊端遠遠不會比美國少,只是依賴著國家的斡旋力量和集體主義的傳統凝聚力,維持著漏洞百出的金融體系於不倒。
因此,在這樣1個關鍵的時刻,亞洲金融體系,不管是日本,中國大陸還是台灣,應該立刻吸取美國的教訓,趁著大規模金融體系還能支撐的黃金時間,調整結構,去除弊端,以免重蹈美國覆轍,同時,亞洲必須看到,美國這100年來能夠屹立不倒,它自身的反省機制改革機制起了相當大的作用,這次美國財政部和各大金融機構連續開會,緊急磋商好幾天,最後決定不出手相救,讓雷曼兄弟自行了斷,可見其不但認為美國能夠挺住這波打擊,並看好其長期帶來的正面衝擊效應,一時丟面子,為了長線的回報,這才是真正的美國精神,美國今天的危機,也是其違背美國傳統精神價值的一種「報應」。亞洲如果不積極反省,做出改革,錯失時機,那麼,美國完成「改革」後,還是會再次獨領風騷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