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賞鳥熱潮帶來多方啟示

2008-09-22 02:17:2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紐約媒體14日以專文介紹,亞洲的賞鳥熱潮,已然發展到1個最高點,西方愛鳥人士紛紛往東尋訪鳥?。同時東方賞鳥客也不後人,分在亞洲鳥類出沒的景點活動,南來北往,樂在其中。東、西方賞鳥客近年的積極態度,締造出日漸茁壯的賞鳥業,為原本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一種生活項目,開啟了新的發展面向。曼谷的小型賞鳥協會,也獲得在專文中提名,進入時尚圈子,令人側目。當此舉世備受經濟形勢驚擾、社會動盪不安的時際,東西方愛鳥人士不約而同,為賞鳥活動奔忙,應算是健康的表現。
 
古往今來,人與鳥共存於世,在不同環境裡各有不同的互動方式,實際上是相處密切和諧的。近年西方社會生活相對穩定,行有餘力而多方營造嗜好,流風所及,愛鳥、賞鳥趨於專業化、集體化,逐漸形成為規模可觀的產業。由於不乏知名人物參與,諸如近日努力挽救美國金融危機的布希政府財政部長寶森,也是其中之1。使相關活動變成各方矚目的焦點,聞風景從者更多,媒體透露愛鳥客單在美國地區就多達4600萬人。因此,一般人印象中,西方人流行賞鳥,不時成群結隊,約專業人士陪同,結合感性與知性,活動趨向高峰,是有道理的。
 
但是亞洲國家的人鳥互動,其熱絡與頻仍,在程度上絕不亞於西方,只是表達的方式不盡相同而已。以往人鳥交流,幾到了渾然為一的程度,農業社會中,鳥類活動配合人類進行,可謂默契十足。所以愛鳥賞鳥,應無東西之分,是有事實可資覆按的。近年西風東漸,因愛鳥賞鳥而結社,除了前述曼谷有小型賞鳥協會外,吉隆坡、香港、河內都有賞鳥團體。又因經貿發展順暢,亞洲列入「新興國家」榜者增多,為某種興趣而擴大交流、訪問範圍,是自然趨勢。所以鳥社到其他亞洲國家賞鳥,打開視野、增長識見、提升品味,無疑有多方面好處。
 
東、西愛鳥迷不辭辛勞覓鳥?,除了前述迎合時尚、結合知性與感性的目標。具共同興趣的人紛紛結伴同遊,觀光業者豈能輕忽這項規模可觀的生意。美國野生生物管理局的調查數字顯示,美國鳥迷1年花在旅行、雙筒望遠鏡、導遊、服裝上的支出高達320億美元。所以現階段的亞洲賞鳥熱潮,絕對是隻會下金蛋的金雞母。整合各業,把亞洲區域內的賞鳥聖地串連起來,開列出遊程路線。透過各類文宣活動進行推廣,這時賞鳥活動就是龐大商機的別名了。
 
國際鳥迷不遠千里投奔亞洲,為賞鳥是可值回票價的。美國辦理國際賞鳥旅程的專門公司「鳥翼」總經理萊特說:「亞洲是賞鳥新天地,有一些西方鳥客看不到的絕美鳥類。」鳥迷用實際行動為這番話背書,鳥翼公司的亞洲賞鳥團從1年前出團14次增加到22次,竟然還有排隊候補的客人。亞洲之所以受鳥迷垂青,實在是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對各類鳥族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國從北到南,廣袤大地、自然環境一直是候鳥生存的天堂,近年環保規範趨嚴,珍稀鳥類再現和復育成功,增長了珍禽生活的空間。順路南下,中南半島越、柬、泰、寮、菲、馬、印尼,無不具備這些條件。而亞洲賞鳥熱潮出現,更提醒整個亞洲的政府和民間,對於環境維護,對珍禽異獸的保育,要比以往更嚴格、更用心。
 
愛鳥、賞鳥蔚然成風,象徵著人類社會還有喜歡和諧、美麗、安祥的一群,藉著對鳥類欣賞的活動,把自己的心靈境界,做相當程度的提升。而鳥類在亞洲得以繁榮昌盛,也顯示平和環境是生物的一種生存的選擇。今年夏初,金邊西北的東珊湖發現7種珍稀水鳥重新出現,為野生物學界帶來驚喜,也為亞洲帶來珍貴資產,顯然人、鳥都盼望著平和環境。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