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休兵有利兩岸國際形象

2008-09-24 10:36:5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英國金融時報披露,和中華民國有63年外交關係的哥斯大黎加,完全是因北京花了2億美金購買哥國公債,加上1.3億美金的援助,這才轉向和北京建交。很明顯,這是典型的金援外交。台灣內定駐日代表馮寄台與此同時披露,過去有好些國家元首或外交部長在聯合國大會慷慨發言,但走下講台後就直奔台灣駐紐約辦事處要求現金補助,彼輩所享受的來回頭等機票和紐約的五星級食宿,當然也都是台灣當冤大頭。
 
哥斯大黎加和中華民國斷交當然是經過比價的過程,結論是:從台灣取得的資源不若北京,當然要轉向。台灣是否應該提高價碼,打一場轟轟烈烈的烽火外交仗,砸更大筆的鈔票,再買幾個邦交國?就台灣的經貿實力和外匯存底言,相較於北京,這都會是一場不對稱的競爭,長此以往,只有可能耗盡台灣的資源。外交如此,兩岸若從事競爭,也只會陷入1個更大的無底洞,只可能提早拖垮台灣,除了犧牲台灣人民的利益和生活福祉外,毫無所得。
 
台灣這20年來的經濟成長所以會從亞洲4小龍的龍頭地位掉下來,和領導人的貪腐黑金自有莫大關聯。而其所操弄的就是民粹、就是統獨之爭,以製造兩岸緊張和危機為能事。所謂烽火外交者正是為操弄而操弄的民粹,年度大戲就是到聯合國製造話題,並擴及聯合國相關組織。進而把台灣大選和公民投票綁在一起,配合其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設計,就是假烽火外交之名,行奪權之實。換言之,民粹者、台獨者,於陳水扁而言,都是為滿足其一己之私的工具。
 
台灣金援外交最荒唐的例證,莫如找來殺人如麻的賴比瑞亞總統泰勒在聯合國為台灣發聲。當泰勒鋃鐺入獄時、當那些收受台灣賄賂的外國領導人因此遭起訴或流亡,而為國際媒體追逐報導時,台灣在國際社會又有何顏面、有何尊嚴可言?北京動用外匯購買台灣的邦交國,同樣不堪,非僅有損和平崛起的正面形象,對台灣人民而言,恰恰證實對岸也在搞烽火外交。
 
兩岸外交休兵有無可能,這是台灣綠營最大的質疑。何謂外交休兵?馬英九說得很清楚,就是保持現狀;所圖者,讓台灣有一合理的國際空間。就現實言,這些問題當然得和北京取得默契或是走向談判桌,而非烽火外交所能濟事。以台灣當前經貿實力,要和北京拚烽火外交,正如台灣外交部次長夏立言說,和對岸競爭,台灣必居劣勢,這也是馬英九尋求外交休兵的原因。對台灣而言,外交休兵已不是可能與否,而是必要。
 
外交休兵不可能是台灣單方面所能,對北京而言,原無外交休兵的必要,因為乘勝追擊,正可加大對台灣的壓力。若以巴拉圭為例,巴國總統魯戈既已公開聲言要和北京建交,也說不會在聯合國大會繼續支持台灣,台灣綠營人士隨即指稱馬英九被公開打了1個耳光。但何以至今未聞巴拉圭和北京建交有任何進度?當然此事還有待時間檢驗,或許北京仍在觀望;但若北京存心為難台灣當局,和巴拉圭建交原即為指顧間事耳。
 
不論北京對外交休兵的看法如何,在此要指出的是:外交休兵縱算對台灣有利,但對北京更有利,除開可以省卻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外,也有利於塑造正面的國際形象。更重要的是:兩岸若真能外交休兵,其於台灣民心之向背,無論如何都可以為北京加分。準此,可說是馬英九為北京提供的機會,讓北京有1個爭取台灣民心的機會。是以,如果魯戈有一天到訪台北、如果有一天台北派出的代表可以到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發言,固可能為馬英九加分;但於北京的邊際效用只會更大:殆可為兩岸發展出更緊密的關係預設可能。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