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體系基礎有待重建

2008-10-07 03:19:3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克思曾預言,資本主義發展至最後,是社會主義的出現,無產階級的當政;但如今資本市場膨脹到最終,竟然是泡沫現象的浮現,專業炒家的當道,1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竟然是1個見證。
 
全球金融海嘯來自長達10年的泡沫經濟,而泡沫經濟又源於樓宇次貸,金融機構肯接受樓宇貸上加貸,造成資金充裕,消費增強,亦形成繁榮的假象、富裕的幻覺。而形成的過程,並不複雜。最上層是一小眾的本業資本家,次高層是一小撮專業的設計者,中層是一大群受業的推銷員,下層是更大群的受業的經理、跑腿、掮客,經重疊式的借貸,層壓式的推廣,幾何式的遞增、膨脹式的發大,有限的資金,會變成無限的貸款。本來1萬元的資金,會變成20萬的借貸,這種借貸初而證券化,繼而國際化,其利潤之高,是難以想像的。
 
但當市況逆轉,價格下跌,跌幅只要超過5%,資金的周轉便立即出現問題,骨牌效應從而產生,災難起於美國,延及全球。在這種情況下,奪命的是資本家,想賺到盡,賣命的是資本家的僱員,想搏到盡,送命的是無辜的人民,想發到大,結果買來的證券,銀行的存款,變成廢紙,這便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變形、扭曲。
 
面對金融海嘯,資本家竟然先抽出鉅款,為賣命的人送上黃金降落傘,美國布希政府,卻急於築起臨時防波堤,斥資7000億美元,購買有難公司的不良資產,到經濟好轉,才獲利轉售;又設立證券保險,由業界繳付保費。為了保障納稅,若5年後不良資產虧蝕,總統可向業界索償,房屋貸款公司亦須修改面臨斷供業主的貸款計畫。政府更限制受助機構高層薪酬,及離職酬金。以上一切,都由1個監督委員會監督。可惜法案第1次提交國會時便遭到否決。
 
幸好已成跛腳鴨的布希,仍可一隻腳前行:首先是國際的輿論,英國及歐盟,俱抨擊國會走了「致命的一步」,把世界推向懸崖;其次是少受民意影響的參議院,於10月1日通過了法案;再其次是股市急瀉,樓市再挫,這回倒是美國人民被困懸崖。最後是修改法案,將存款保障,由10萬提高至25萬,又作稅務寬減,如是受惠的不只是投機者,還是一般平民,因此法案在眾議院第2次表決後通過。
 
只不過這道臨時的防波堤,仍危機處處。第1,政府是將爛帳包底,買入的價錢,會是另1個考慮,價錢太高,就等如鼓勵投機,太低則只令受助者短期吊命;第2,不良資產可能無人問津,若低價賣出,政府會蝕去老本,原股東更血本無歸;第3,若修改房屋貸款條款,不良資產會更加貶值;第4,加繳的保費,會轉嫁消費者,若再有公司倒閉,保險計畫便失效;第5,政府縱容了不負責任的人;第6,美國的欠債,已高達11萬3000億,亦高於全年的生產總值,若加上這次的7000億,人均的欠債額會高達4萬美元。
 
經此一役,發達國家已不再發達,反而發展中國家,譬如台海兩岸4地,由於遠離海嘯地區,可能有再發展的空間。為此一役,法國總統準備數周內召開1個全球峰會,「重建新的國際金融體系基礎」;因為目前的金融體制,以至運作方式都問題重重,有待重建。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