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7屆三中全會的定調任務

2008-10-12 03:05:4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共17屆三中全會,於10月9日起一連4天召開,也審定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徵求意見稿。這意味著,中共17屆三中全會早已議定的主題,不會改變。但現在看來,這次三中全會,還會增添點其他任務,簡而言之,就是要做「兩個定調」。
 
自中共11屆三中全會,開改革開放大閘以來,之後歷次三中全會,都是要做有關改革開放的重要決定的。這次要做農村改革的決定,其背景是紀念改革開放30年,是謂改革的再起步,其情可解。但中共的中央全會,通常1年1度舉行,自胡溫主政以來,實施黨內改革,中央政治局要向中全會匯報1年工作,中全會要討論和決定重大方針政策,也已成了慣例。
 
於此,這次17屆三中全會,通過農村改革決定,雖是主要議程,但已是程序性完成,中全會的相當精力,要放在聽取和討論胡錦濤的政治局工作報告,以及預定溫家寶講話匯報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上。而在現實要求下,胡的報告和溫的講話,必定要回應兩大問題,1是改革開放30年,中共如何開闢改革新路,1是面對目前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經濟和社會發展宏觀調控如何調整。由此,中共17屆三中全會,就要作出「兩個定調」。
 
今年改革開放30年,中共中央決定於12月間大舉紀念,其中胡錦濤在紀念大會上做「重要講話」,是新一輪改革的重要指向。由此,這已成1個新的歷史關頭,各個方面,自然會提出自己的訴求,施加不同的壓力,來影響中共領導層的決定。
 
目前雖說沒有中共17大前那類的改革大爭論,但各方面還是有不同表態,有人主張,改革30年,唯有政改落後,現在已到全面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時候;有人主張,中國最大的問題,還是法治不彰,推行憲政改革,到了時侯;還有人認為,中國的問題主要還是民主問題,現在市場經濟成形,利益多元化格局已現,傳統改革已經激發不起熱情,找不到動力,民主化改革到了時候。
 
中共領導層方面,現在還在準備胡錦濤改革講話階段,已有的共識,1是改革開放要繼續推動和深化,1是用新一輪農村改革打頭炮,1是以全面學習實踐科學發展來統一思想和行動。至於12月紀念改革開放30年之際,會不會、能不能提出新的改革思路,這次三中全會,應當會作重要定調。
 
另一方面,國際經濟風雲變幻,全球金融危機蔓延,中國經濟已不可能不受影響,加上國內有通貨膨脹加劇,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可能出現危機等現實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三中全會可能聽取最新經濟形勢和宏觀調控措施的匯報,在中共中全會取得相應的共識,對今年餘下的日子乃至來年的宏觀調控,作出方針政策的調整和敲定。
 
有關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的判斷,之前曾有盲目樂觀情緒,金融危機對中國到底有多大影響,既定的宏觀調控政策變是不變,高層仍有猶疑,經濟界更有激烈爭議,加上部門利益化下政出多門,爭議怎能不延伸到中共中全會上?
 
現實狀況顯示,步入全球化下,中國已不能在國際金融乃至經濟的危機面前,獨善其身甚或一枝獨秀。面對經濟出現波動、投資連續下滑,外需預期下降,內需仍未提振,中共領導層該出手時就得出手了,而中共中全會上,各地方諸侯、各經濟重臣齊聚,在現行政體下,自是最重要的議事定向的場合。
 
目前當局定下的宏觀調控方針,是所謂「一保一控」,即保經濟穩定成長,控制通貨膨脹全面擴大,可能不會變,但一系列相應的課題,包括貨幣政策如何作穩定經濟的結構性調整,財政政策如何為擴大內需向民生傾斜,經濟下滑之際就業市場如何保持穩定,如何參與國際間的穩定市場行動等等,實際上還在等答案。
 
於此,中共17屆三中全會,不止是要解農村改革之套,還要定改革發展、經濟和社會調控的方向,這才是這次會議的重大看點。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