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如何面對綠營街頭長期抗爭
2008-10-29 02:34:2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號稱有60萬人參加台北1025遊行的綠營遊行,焦點集中於「反馬、反中」,或謂參與遊行的陳水扁魅力猶在,而綠營欲拒還迎,更是1場荒謬劇。但無論如何,這應是1場民怨集結大遊行,也是民怨的集體宣洩。至於台灣迫在眉睫的金融風暴該如何過渡,則在反馬反中的喧囂聲中被模糊了。
藉由民怨叢結的氛圍,就綠營而言,這是喪失政權後,動員力道最強的1次街頭運動。民進黨訴求「中國要賠償、劉兆玄下台、馬英九道歉」,也擊中了某些民眾的心坎,認為馬政府上台後的種種施政作為,非僅失去了章法,且處處落人口實,也難怪反對黨振臂而招,即有呼應。
雖然國民黨宣示,反對者應更看重「反貪腐、反洗錢、反暴力」,但這些訴求卻未能充分反映在馬政府上台後的施政作為上。官僚體系內的黑金網絡,馬英九究竟著手肅清了沒有?截至目前為止至少看不到具體成果。陳水扁洗錢案辦到今天,除了來自海外反洗錢組織提供的資料和周邊涉案人的供詞外,又有何進度?陳水扁何以仍到處趴趴走,動員民眾上街遊行?等到陳水扁入監,又會有什麼場面?
更重要的是,1025的動員力道何以能匯聚人氣?民粹積習,凡有動員必有回應,這是可預料的,但馬英九及其團隊可曾慮及過去的支持者是不是也在遊行隊伍當中,或沿途給予掌聲?馬政府在毒奶風暴中的種種反應,招致嚴辭批評,這究竟是政府無能,還是反對者遇事生風必要給執政者難堪?台灣食品安全豈止毒奶一樁,台灣難道沒有黑心共犯,受害人又在那裡?這些馬政府統統沒有交代。
馬英九雖然宣稱聽到了人民的聲音,承認執政團隊也有不夠努力的地方,這些都應檢討改進,然而馬英九有決心整頓官僚組織?知道黑金網絡和官僚勾結的黑幕?遊行過程中出現疑似自焚事件,現場滅火器竟然是失效的,這就是實例。馬團隊若只能訴諸口號而不能弊絕風清,只會引發更大的不滿,加深民怨。金融風暴襲捲而來,民間金融運作極可能同步陷入失序,馬政府準備好了嗎?
馬英九宣稱大方向沒有錯,然而大方向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這就是拚經濟,拚兩岸和解,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係。綠營反黑心產品,反陳雲林訪台,都是反中情結的投射。馬英九如何堅持此一方向,並在短期內見效,這就不是宣示而已,而是要敢於有所作為,且大有作為。馬英九如何醞釀出兩岸和解的氛圍,而又能讓民怨得以消解,這些都得視執行能力之有無始能奏效。以今天的內閣團隊,能勝任這些挑戰嗎?
1025遊行沒有結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相約1103還要重返現場示威,這已預示馬英九執政團隊得有面對街頭長期抗爭的萬全準備。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在即,馬英九又如何反制綠營暴烈分子以暴力加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的事件重演?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節,這是中國8年抗戰始換得台灣結束日本殖民的重大紀念,此日未見馬英九有什麼重要演講,未見國民黨有什麼激勵支持者的紀念活動見諸主流媒體,卻見綠營街頭演秀,搶盡話題主導權。這是典型的歷史記憶的翻轉,對藍營支持者而言,不能不說是遺憾,對未來更有一種不確定感。馬英九期待藍營選民支持固不待言,但藍營選民又如何放心馬英九呢?
1025遊行應是馬政府的重大警訊,傾聽遊行隊伍傳達的訊息之外,更要能準確解讀;掌握大方向的同時,更要能從民眾生活面的小處做起。
藉由民怨叢結的氛圍,就綠營而言,這是喪失政權後,動員力道最強的1次街頭運動。民進黨訴求「中國要賠償、劉兆玄下台、馬英九道歉」,也擊中了某些民眾的心坎,認為馬政府上台後的種種施政作為,非僅失去了章法,且處處落人口實,也難怪反對黨振臂而招,即有呼應。
雖然國民黨宣示,反對者應更看重「反貪腐、反洗錢、反暴力」,但這些訴求卻未能充分反映在馬政府上台後的施政作為上。官僚體系內的黑金網絡,馬英九究竟著手肅清了沒有?截至目前為止至少看不到具體成果。陳水扁洗錢案辦到今天,除了來自海外反洗錢組織提供的資料和周邊涉案人的供詞外,又有何進度?陳水扁何以仍到處趴趴走,動員民眾上街遊行?等到陳水扁入監,又會有什麼場面?
更重要的是,1025的動員力道何以能匯聚人氣?民粹積習,凡有動員必有回應,這是可預料的,但馬英九及其團隊可曾慮及過去的支持者是不是也在遊行隊伍當中,或沿途給予掌聲?馬政府在毒奶風暴中的種種反應,招致嚴辭批評,這究竟是政府無能,還是反對者遇事生風必要給執政者難堪?台灣食品安全豈止毒奶一樁,台灣難道沒有黑心共犯,受害人又在那裡?這些馬政府統統沒有交代。
馬英九雖然宣稱聽到了人民的聲音,承認執政團隊也有不夠努力的地方,這些都應檢討改進,然而馬英九有決心整頓官僚組織?知道黑金網絡和官僚勾結的黑幕?遊行過程中出現疑似自焚事件,現場滅火器竟然是失效的,這就是實例。馬團隊若只能訴諸口號而不能弊絕風清,只會引發更大的不滿,加深民怨。金融風暴襲捲而來,民間金融運作極可能同步陷入失序,馬政府準備好了嗎?
馬英九宣稱大方向沒有錯,然而大方向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這就是拚經濟,拚兩岸和解,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係。綠營反黑心產品,反陳雲林訪台,都是反中情結的投射。馬英九如何堅持此一方向,並在短期內見效,這就不是宣示而已,而是要敢於有所作為,且大有作為。馬英九如何醞釀出兩岸和解的氛圍,而又能讓民怨得以消解,這些都得視執行能力之有無始能奏效。以今天的內閣團隊,能勝任這些挑戰嗎?
1025遊行沒有結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相約1103還要重返現場示威,這已預示馬英九執政團隊得有面對街頭長期抗爭的萬全準備。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在即,馬英九又如何反制綠營暴烈分子以暴力加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的事件重演?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節,這是中國8年抗戰始換得台灣結束日本殖民的重大紀念,此日未見馬英九有什麼重要演講,未見國民黨有什麼激勵支持者的紀念活動見諸主流媒體,卻見綠營街頭演秀,搶盡話題主導權。這是典型的歷史記憶的翻轉,對藍營支持者而言,不能不說是遺憾,對未來更有一種不確定感。馬英九期待藍營選民支持固不待言,但藍營選民又如何放心馬英九呢?
1025遊行應是馬政府的重大警訊,傾聽遊行隊伍傳達的訊息之外,更要能準確解讀;掌握大方向的同時,更要能從民眾生活面的小處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