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為野生動物安排適當棲息地

2008-11-09 02:40:5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來西亞保育團體「LEAP自然資源保護協會」10月28日表示,為了保護包括紅毛猩猩、侏儒象等若干頻臨絕種野生動物,該組織正與世界各地的有心人士和保育團體全力合作,籌募資金,買下一片熱帶林地。準備建構一座自然保護區,讓多種野生動物獲得起碼安全棲所,使之繁衍綿延。

這是保育人士努力維護物種行動的首例,也是人類社會尊重野生物種生存權利的新開端。雖然各自掏腰包向棕櫚油商購地的做法顯得相當無奈,但也是時下的不二選擇。我們祝望保育組織的新方案能順利成功,但更期待各國官方能實施公權力,加以協助,使願為保護頻危野生動物克盡全力的熱心人士,得到更多鼓舞。
 
馬來西亞LEAP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鑑於過去20年間,境內和印尼等地頻危的紅毛猩猩,又減少了一半,折損率之高令人感到震撼;另如侏儒象、長鼻猴、犀鳥、河獺等野生物種的處境,也大致相同。如果再不採取積極的援救行動,過不了多久,這些珍稀動物,將會從自然環境中滅絕,人類只有從印刷圖像裡才能見到真模樣。

雖然物競天擇是一種自然規律,但任何野生物種都有生存權利,如有物種不幸歸於消失,環境變異固然有咎責。但人類社會未盡保育力量,也是文明指標方面的重大缺失,顯有查找不力之嫌。因此馬來西亞的保育團體和世界各地熱心人士,為維護頻危野生物種而奔走呼號,出力出錢,有其崇高理想和正當性,應該受到禮讚和支持。
 
在馬來西亞婆羅洲沙巴地區,從棕櫚油商手中買220英畝熱帶林地,規劃成森林保護區的新方案,已定位成歷史上的首例。外界固可期待相關計畫能順利推動,建成後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將是600隻紅毛猩猩、150頭侏儒象等若干野生物種繁衍棲息相對安全的環境。

但也深為不解,維護野生物種生存,原是公權力應該設法實施的工作項目。而這次環保史上首例的內容,卻是由非政府組織以環境保護為由,借政府官員之力,嘗試購買林地,整個程序看起來是倒因為果。其中頗有啟人疑竇之處。若為此「首例」可容留頻危珍稀物種生存,不予計較,倒也罷了,否則是不合法理的。
 
野生物種生存受威脅,不僅是馬來西亞、印尼有這種問題,整個東南亞的熱帶森林範圍內,也普遍發生。構成失衡現象的原因不難知道,以往林區地廣人稀,人類和野生物種有其和諧共存的空間。但近年人口迅速增加,得不斷擴展種植土地面積,破壞了野生物種的食物鏈和生存條件,增長了雙方衝突誘因。久而久之,累積事故形成惡性循環,人類和野生物種尖銳對抗的場景和後果,都不堪設想。

再加上經濟發展的負面因素沒有得到妥善處理,能源不足,糧油供不應求,氣候變異造成旱澇失常。種種劇烈衝撞使環境生態秩序完全錯亂顛倒,如果區域公權力再不做適當整合,選擇危機明顯的地方積極處理,問題將一發不可收拾。
 
馬來西亞環境保護團體推動的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首例」,對於區隔人類和野生物關係,也是一種新的嘗試。中南半島上的靈長類、珍稀禽鳥、象、老虎等野生物種,近年的生存環境變小、變得危機四伏,也該有適當安排才是。以泰人夙所喜愛的大象生存為例,自從馴象因不適於都市遭攆走,連泰柬邊境的野生大象食物、水源都有不足,以往泰國「大象文化」口碑載道,是罕見的特色,若任令趨於消失,真是情何以堪。

所以,東南亞各地的有心人,應以群策群力方式,安排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一方面觀察「首例」的進展;另一方面也依當地特色規劃森林保護區,為生態環境平衡做出貢獻。在世界金融海嘯壓力下,情緒不免緊張,但常態工作項目該盡力推動,替野生物種安排起碼棲息地,也屬當務之急,馬來西亞能,其他國家應該也能才對。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