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押陳水扁‧兌現反黑金

2008-11-13 04:03:3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陳水扁遭台灣司法當局諭令收押,無論如何都是1件大事,即卸任總統在司法面前一律平等,也創下了首例。若論是否大快人心猶其餘事。但收押陳水扁並不意味案件的定讞,至多只能說是案情終見有了新的進展。至論政治效應,原本可以視為理所當然的司法案件,卻在陳水扁本人高舉雙手和手銬、呼喊「政治迫害」,乃至指稱在移送法院時遭法警毆擊、民進黨立院黨團指控這是「押人取供」的反操作下,出現一齣但知脫罪,且無視民主法治尊嚴的鬧劇。
 
收押陳水扁當然是偵辦黑金必要的手段,但這只能算是遲來的正義,而且只是一小步,距離繩之於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再者,收押陳水扁是治1人而已,台灣官僚體制慘遭黑金蹂躪多年,如何始可能肅清黑金網絡,重新提振台灣政治文化品味,更是台灣未來極大的挑戰。檢調此時收押陳水扁與其說是天理昭昭,不若說陳水扁到臨押前還誣控司法而終見技窮,司法至此也別無選擇,唯有收押一途。而這也是兌現反黑金的開始。
 
陳水扁卸任多案俱發以來,何以遲遲始見收押陳水扁?這是政治考量還是別有顧忌?但正因此,讓陳水扁有了從容應對的餘裕,乃至一再發動群眾聲援,且思預為抗爭。或謂這是檢方有必要先偵辦羽翼於前,始能擒賊擒王於後;然而令人大惑不解者,陳水扁既已遭檢方限制出境,何以當初不限制居住,任令陳水扁到處奔走「取暖」,號召扁迷為其吶喊。而民進黨內的民粹受益者,依然可以左右黨內視聽。最不堪的是民進黨立院黨團但知「護主」,卻漠視法治尊嚴,只知討好深綠選民,完全無視政治人物最起碼的人格操守,反控司法不公,更令人失望透頂。
 
民進黨自失去政權以來,各界所期待者,多集中於民進黨如何擺脫口稱愛台的陳水扁,並從容反省過去執政階段的缺失和急遽腐化的緣由,以及何以執政8年卻落得民主失能,進步歸零。民進黨也唯有如此,才可能從容面對未來,擺脫愛台民粹的干擾。而這才有可能讓台灣順利走向政黨政治,而非但以意識形態判定人間是非善惡的褊狹格局。但民進黨幾度徘迴,還是選擇了一條追隨陳水扁的路線,一條民粹當家、街頭抗爭為先的路線。這只能預告,不是民進黨的加速邊緣化,就是台灣的再次墮落。
 
收押陳對執政的馬政府而言,執政者當重新審視陳水扁在政府官僚體制內遺留的黑金網絡有無可能復發,整個官僚體制是否該徹底體檢,不但應該去腐生新,而且整體施政效能都應讓人民耳目一新。但是令人不解者,強調廉政的馬政府,何以前國有財產局長在馬政府上任後接受廠商喝花酒只記一小過,若非社會輿論批評,此事極可能就此過關。這種坐視黑金網絡在官僚體制內持續運作的現象,絕非官官相護上下相蒙可以解釋,而是官僚體制的黑金化集體作祟。這既是執政者的危機,更是台灣的整體危機。
 
收押陳水扁不是1人1家之事,也非羞辱民進黨或陳水扁本人,而是公道,是整個台灣都要面對的黑金網絡依然持續作祟,到處可見仗著民粹訴求的政客,仍在大放厥辭的嚴肅問題,這些現象也正是台灣人民當前最可怕的夢魘,必要從根柢整治。而且陳水扁的負面影響有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整個社會不能再因陳水扁而備受汙染。再者,收押陳水扁既有利於民進黨與之切割,也有利於斬斷民主毒瘤,即黑金網絡繼續肆虐台灣人民。在後陳水扁時代、在政黨再次輪替之後,在馬英九執政期間,如何為台灣政治文化把脈且有所提升,民主體制得以健全,恐怕才是最大的考驗,也是台灣人民追求生活福祉最卑微的期待。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