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希化干戈為玉帛之後將會怎樣

2008-12-07 11:07:4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委任希拉蕊為國務卿,已成定局。儘管兩人在長達半年的馬拉松競選中各自使盡手法、互揭短處,打得頭破血流,但最後還必須以合作為終局。什麼理由呢?第1,希拉蕊當過8年的總統夫人,跟隨丈夫柯林頓在世界各個外交場合活動,識得人多,知道的事情也多,由她來辦外交,的確是個獨一無二的人選。
 
第2,民主黨在這次總統初選中各支持自己的一派,搞得四分五裂,如今民主黨獲勝,正是應該治理裂痕、重新團結的時候。柯林頓的這一派,在民主黨中擁有相當實力,所以歐巴馬把希拉蕊拉進內閣,擔任相當重要的國務卿一職,目的便是把柯林頓一派的勢力攬進權力中心來,團結起來。僅此一招,可見歐巴馬不是沒有腦筋的。這正應了美國人的一句俗語,「與你的朋友保持親密,就要與你的敵人更親密」。歐巴馬可說深諳此語的箇中三昧,故與他選戰時的大冤家,很快地「化干戈為玉帛」,這是極端聰明的做法。
 
不少美國人或許擔心,歐巴馬可能違反了他競選時的承諾,仍會把伊拉克戰爭拖下去,不會在16個月內撤出伊拉克。這是因為他用了鷹派的希拉蕊為國務卿。希拉蕊一向的強硬作用,會不會聽歐巴馬的吩咐。
 
但擺在目前的事實是形勢變了,不只是歐巴馬,連布希現在所著力的,都是使美軍如何在損失最少、撤退後遺症最輕的情形下完成撤出伊拉克的任務。即將卸任的布希,1日在電視訪問時坦白承認,是情報的錯誤導致伊戰,他特地為此表示遺憾。但當記者問他,如果他知道海珊沒有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實情時,他會否在03年下令攻打伊拉克。這恰好觸及布希的痛處,他不肯直接回答,顧左右而言他,說歷史是不可能重新來過的。
 
新舊總統都已承認伊拉克戰爭是1個大錯誤,所以歐巴馬一上台,即使是用了好戰的希拉蕊為國務卿,也不會留在布希的覆轍上不肯走,而是走得越快越好;當然,要走得體體面面,不太狼狽,那就要看歐巴馬和希拉蕊的本事了。
 
雖然,希拉蕊一向是以親以色列聞名的,她將當上美國國務卿,阿拉伯世界聞訊為之色變。希拉蕊在6月民主黨初選時,曾向來挺她的親以色列遊說團體AIPAC的一個場合中揚言,若伊朗以核武攻擊以色列,美國定會「消滅」伊朗。她又說,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若不摒棄恐怖主義,美國即不應與其和談。
 
但是,1個人當擔治國的大旗子時,說話就不可能那麼自由、隨便了,一定要衡量局勢,估計這句話說出去之後的反應,所以,必須再三考慮之後才可以說話,要先知道一句話說出去之後對世局的影響。
 
事實上,希拉蕊早在1998年與柯林頓政府脫鉤,稱巴人應有自己的國家。而分析家也認為,希拉蕊上台,應會致力推動以巴和談。
 
至於伊朗核子與伊拉克政治前途問題,接近希拉蕊的人士認為,她定會為歐巴馬與美國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案,一定與她在初選時信口開河所說的內容不同。
 
還有1個問題,那是中國人所關心的,希拉蕊出任美國國務卿之後,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將會更好,還是更壞?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王家英認為,希拉蕊出任國務卿,相信對華態度會更好。美國民主黨過往對華政策,沒有共和黨強硬。歐巴馬上台後,首先要面臨的是處理金融海嘯問題,這方面需要中國的合作。希拉蕊在去年外交雙月刊中也說:美中關係將成為本世紀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希拉蕊是務實派,不可能為了政治口號而走極端。何況中國政治與經濟影響力的提升,也迫使美國必須繼續借力中國,共同處理全球化國際間諸多問題。因此,未來中美分歧只有降溫,而非升溫。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