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星海運線煤船遭亡命徒騷擾
2008-12-13 10:21:1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海事局(IMB)設在吉隆坡的「海盜提報中心(Piracy reporting center)」,日前發布航海警報,要求船隻行駛到馬來西亞東南海岸外海域時,應嚴密監視海盜活動。這是1艘自新加坡運送煤炭前往泰國的拖船,遭海盜侵擾後的最新訊息;也是南海一帶經一段時期平靖後再度發生事故的新警報。邇來印度洋、東非海外、亞丁灣海域劫匪猖獗,劫案在短期內接二連三發生,已夠令人憂心忡忡。豈料大馬東岸佛柔省外觀光勝地提奧曼島(Tioman island)海域也出狀況,雖然海盜並未傷及船員,但泰星航線維安出現問題。除了提高警覺,也得有一套治本的辦法,遏阻海上亡命徒再擴大滋事。
吉隆坡海盜提報中心發布的海盜活動內容,陳述有10名海盜攜刀強行登上泰星航線、懸新加坡旗的運煤船。在揮刀遂行劫掠時,並未傷人,僅將船員現金、電話搶走,是一宗相對輕微的海上刑案。按海盜提報中心的統計,南海海域同一地點,今(2008)年先後發生過4次事故;迴繞此水道進入麻六甲海峽,迄9月止則海峽內僅發生過2次海盜案。照維護海上航行安全的標準,可算是相對平安的1年,應該確保這種情勢不受破壞。因此海盜提報中心在新的海盜事件發生,立刻對區域內各方發布警報,防微杜漸,相關措施是適時且具正當性的。
南海海域和麻六甲海峽,每年有全世界30%海上載具要航行經過。也就是說,5萬艘以上的大型貨輪,載運全球1/4商品,以及日本、南韓、中國所需4/5的石油,要行駛這1條海運線,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歷來這片海域都是海盜出沒的熱點,也經列為世界最危險海域之1。但自從麻六甲海峽3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組成軍艦巡邏隊,執行護航任務;泰國、馬來西亞、日本也不時出動海上防衛組織官兵遂行維安演習,終而使海盜知所收歛。這條一度有「海盜航線」稱謂的運輸命脈,得以回歸安全,實在是難能可貴。任何逆向事故出現,包括新發生的泰星海運線遭海盜騷擾,都要列入檢討,並採取適當對策。
海盜提報中心發布南海有海盜出沒警訊,雖說指名對馬來西亞,要求重視大馬東南水域安全。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對整個南洋海運維安的提示,以往一段短期間內,麻六甲海峽在3國軍艦巡邏下,海盜劫案縮減到最低,固是事實。但南海維安,泰、日、大馬也出過力量,換句話說,海運安全是整體性的,至少也該整合區域內的力量。從點到線到面,才足以使海上亡命徒不敢行險僥倖,在麻六甲海峽受制約,就外移到海峽以外的南海水域遂行劫掠。因此,海上維安架構,應該做適當調整,以回應新的海上劫掠警報,做好防微杜漸的努力。
同時,海盜提報中心又提出另一項警告,每當國際經濟發生危機,海上航行安全就會受到新的考驗。該中心以1998年東亞金融風暴期間的經驗做佐證,危機攀升愈高,區域海盜事件發生的次數愈高。尤其是麻六甲海峽,海盜案一度1年曾發生75次,乃是金融危機衍生的另一種災難。到2004年,海盜紀錄消退到38次,以迄2008年前9個月只有2次。上次經濟危機是區域性的,而這回的危機則屬全球性,延衍效應勢必擴大,理當審慎應對。該中心的說法,語重心長,並有歷歷舉證,關心南海區域維安的各方決策人士,千萬莫忽略了。
索馬利亞海盜在印度洋做案,若干年前剛開始時,數十亡命之徒出沒,不受相關人士重視,終發展為人數近萬的劫掠集團,形成姑息養奸的典型事例。而南洋海域的海盜,遂行劫掠到某種程度,就受到相關方面的制約,終知所收歛。現在面臨新的海盜案例,為一勞永逸,就要在原有的維安基礎上,做斬草除根的規劃,不容輕忽。
吉隆坡海盜提報中心發布的海盜活動內容,陳述有10名海盜攜刀強行登上泰星航線、懸新加坡旗的運煤船。在揮刀遂行劫掠時,並未傷人,僅將船員現金、電話搶走,是一宗相對輕微的海上刑案。按海盜提報中心的統計,南海海域同一地點,今(2008)年先後發生過4次事故;迴繞此水道進入麻六甲海峽,迄9月止則海峽內僅發生過2次海盜案。照維護海上航行安全的標準,可算是相對平安的1年,應該確保這種情勢不受破壞。因此海盜提報中心在新的海盜事件發生,立刻對區域內各方發布警報,防微杜漸,相關措施是適時且具正當性的。
南海海域和麻六甲海峽,每年有全世界30%海上載具要航行經過。也就是說,5萬艘以上的大型貨輪,載運全球1/4商品,以及日本、南韓、中國所需4/5的石油,要行駛這1條海運線,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歷來這片海域都是海盜出沒的熱點,也經列為世界最危險海域之1。但自從麻六甲海峽3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組成軍艦巡邏隊,執行護航任務;泰國、馬來西亞、日本也不時出動海上防衛組織官兵遂行維安演習,終而使海盜知所收歛。這條一度有「海盜航線」稱謂的運輸命脈,得以回歸安全,實在是難能可貴。任何逆向事故出現,包括新發生的泰星海運線遭海盜騷擾,都要列入檢討,並採取適當對策。
海盜提報中心發布南海有海盜出沒警訊,雖說指名對馬來西亞,要求重視大馬東南水域安全。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對整個南洋海運維安的提示,以往一段短期間內,麻六甲海峽在3國軍艦巡邏下,海盜劫案縮減到最低,固是事實。但南海維安,泰、日、大馬也出過力量,換句話說,海運安全是整體性的,至少也該整合區域內的力量。從點到線到面,才足以使海上亡命徒不敢行險僥倖,在麻六甲海峽受制約,就外移到海峽以外的南海水域遂行劫掠。因此,海上維安架構,應該做適當調整,以回應新的海上劫掠警報,做好防微杜漸的努力。
同時,海盜提報中心又提出另一項警告,每當國際經濟發生危機,海上航行安全就會受到新的考驗。該中心以1998年東亞金融風暴期間的經驗做佐證,危機攀升愈高,區域海盜事件發生的次數愈高。尤其是麻六甲海峽,海盜案一度1年曾發生75次,乃是金融危機衍生的另一種災難。到2004年,海盜紀錄消退到38次,以迄2008年前9個月只有2次。上次經濟危機是區域性的,而這回的危機則屬全球性,延衍效應勢必擴大,理當審慎應對。該中心的說法,語重心長,並有歷歷舉證,關心南海區域維安的各方決策人士,千萬莫忽略了。
索馬利亞海盜在印度洋做案,若干年前剛開始時,數十亡命之徒出沒,不受相關人士重視,終發展為人數近萬的劫掠集團,形成姑息養奸的典型事例。而南洋海域的海盜,遂行劫掠到某種程度,就受到相關方面的制約,終知所收歛。現在面臨新的海盜案例,為一勞永逸,就要在原有的維安基礎上,做斬草除根的規劃,不容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