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長由華裔出任有感
2008-12-16 10:19:5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10日決定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現任美國勞倫斯伯克萊國家實驗室所長暨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長,這是繼趙小蘭出任勞工部長之後,第2位出任美國內閣首長的華裔,也是盧沛寧進入白宮出任內閣協調職務之後另1位美國政府的重要華裔。
固然,由於美國華裔只顧做生意,不欲參與政治的原因,華裔出任美國政府重職者,在比例上說還很少。但上述3位華裔之受到重要委任,而歐巴馬本人又是黑人血統的,由此足證美國的確是1個民族多元化的國家,法律的規定使各不同血統的民族有了平等的參政機會。
朱棣文是第5位獲諾貝爾獎榮譽的華人,在他之前獲獎的4位,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和李遠哲。他以研究激光冷卻捕捉原子的方法聞名,並因此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見中國人智能並不比其他民族差,甚至更強。他去年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曾表示,他在過去幾年已愈來愈對能源及氣候變遷的議題感興趣。朱棣文說,美國最好基礎科學家都體認到,能源及氣候變遷議題已成為危機。
朱棣文接受「時人雜誌」的訪問時說,談到科學家對決策者的影響力,科學家有責任告訴人們將要發生什麼,科學家也能告訴人們做某些事是不健康或不明智的,不過政府和民眾不一定言聽計從。他表示他目前對政治決策者可能有些影響力,而且他本人也在試著影響決策者,比如在能源問題。朱棣文這些話,可以看出他胸懷大志,正想盡自己的力量拯救這個世界,免致於能源供應和生態環境每下愈況。
歐巴馬競選時非常重視能源政策,這也將成為學界出身的朱棣文最大的挑戰。朱棣文可能將重點關注能源部的核心使命、基礎科學、核武器和清理一處冷戰以來發生污染的核武器製造區。
歐巴馬和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馬侃政見的最不同,就是馬侃主張開採美國蘊藏的石油,並增設核能電廠,但歐巴馬對此十分保留,強調對油商課重稅,轉而支持風力、太陽能等乾淨的替代源能。
朱棣文2004年接掌柏克萊國家實驗室時,便已實質研究生質燃料和太陽能,力主控制溫室排外,宣揚以科學方式解決氣候變遷問題,他領導的實驗室,已成世界替代能源的先驅。所以,歐巴馬把朱棣文找來擔任能源部長,可謂找對了人!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出生,父母是來自中國江蘇省太倉縣移民,可以說是從飽受戰亂的中國逃跑到美國去的。朱棣文幸而出生在美國,又在美國求學,獲得加州大學柏克萊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父母如果不去美國,他只能是1個失學的「知音」,直至流浪各地,一事無成。
中國如果有好的大學,好的求學環境,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定不只是這區區的5個人。而且,這5個諾貝爾獎得主,還必須留學外國,才能學有所成。朱棣文父母的家鄉在太倉,地處江南,那是個地靈人傑的地方,如果中國有好的大學加上有大好河山,真不知要出多少人才!
可惜的是,這幾十年來,中國不但沒有把大學教育水平提高,甚至有一段時期大學停辦了,把「工宣隊」甚至農民都找到大學講台來講課,這教中國如何出得了諾貝爾獎得主?
幸而中國今天變了,好的大學也一定會出現,預期將來諾貝爾獎將會是中國人的天下。
俗語說:否極泰來,事情到了最不堪的時候,一定非變不可。誰料得到漲到近200美元原油價格,現在只剩40餘元?因為石油太貴了,大家都從風力、太陽能,甚至植物找到新能源出來,許多汽車紛紛改裝,新出的汽車不用汽油,抬高油價的人結果是自食其果。當有一天連吸入空氣也可以發動機器的時候,靠石油賺大錢的人,可能會是另番景況了!
固然,由於美國華裔只顧做生意,不欲參與政治的原因,華裔出任美國政府重職者,在比例上說還很少。但上述3位華裔之受到重要委任,而歐巴馬本人又是黑人血統的,由此足證美國的確是1個民族多元化的國家,法律的規定使各不同血統的民族有了平等的參政機會。
朱棣文是第5位獲諾貝爾獎榮譽的華人,在他之前獲獎的4位,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和李遠哲。他以研究激光冷卻捕捉原子的方法聞名,並因此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見中國人智能並不比其他民族差,甚至更強。他去年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曾表示,他在過去幾年已愈來愈對能源及氣候變遷的議題感興趣。朱棣文說,美國最好基礎科學家都體認到,能源及氣候變遷議題已成為危機。
朱棣文接受「時人雜誌」的訪問時說,談到科學家對決策者的影響力,科學家有責任告訴人們將要發生什麼,科學家也能告訴人們做某些事是不健康或不明智的,不過政府和民眾不一定言聽計從。他表示他目前對政治決策者可能有些影響力,而且他本人也在試著影響決策者,比如在能源問題。朱棣文這些話,可以看出他胸懷大志,正想盡自己的力量拯救這個世界,免致於能源供應和生態環境每下愈況。
歐巴馬競選時非常重視能源政策,這也將成為學界出身的朱棣文最大的挑戰。朱棣文可能將重點關注能源部的核心使命、基礎科學、核武器和清理一處冷戰以來發生污染的核武器製造區。
歐巴馬和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馬侃政見的最不同,就是馬侃主張開採美國蘊藏的石油,並增設核能電廠,但歐巴馬對此十分保留,強調對油商課重稅,轉而支持風力、太陽能等乾淨的替代源能。
朱棣文2004年接掌柏克萊國家實驗室時,便已實質研究生質燃料和太陽能,力主控制溫室排外,宣揚以科學方式解決氣候變遷問題,他領導的實驗室,已成世界替代能源的先驅。所以,歐巴馬把朱棣文找來擔任能源部長,可謂找對了人!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出生,父母是來自中國江蘇省太倉縣移民,可以說是從飽受戰亂的中國逃跑到美國去的。朱棣文幸而出生在美國,又在美國求學,獲得加州大學柏克萊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父母如果不去美國,他只能是1個失學的「知音」,直至流浪各地,一事無成。
中國如果有好的大學,好的求學環境,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定不只是這區區的5個人。而且,這5個諾貝爾獎得主,還必須留學外國,才能學有所成。朱棣文父母的家鄉在太倉,地處江南,那是個地靈人傑的地方,如果中國有好的大學加上有大好河山,真不知要出多少人才!
可惜的是,這幾十年來,中國不但沒有把大學教育水平提高,甚至有一段時期大學停辦了,把「工宣隊」甚至農民都找到大學講台來講課,這教中國如何出得了諾貝爾獎得主?
幸而中國今天變了,好的大學也一定會出現,預期將來諾貝爾獎將會是中國人的天下。
俗語說:否極泰來,事情到了最不堪的時候,一定非變不可。誰料得到漲到近200美元原油價格,現在只剩40餘元?因為石油太貴了,大家都從風力、太陽能,甚至植物找到新能源出來,許多汽車紛紛改裝,新出的汽車不用汽油,抬高油價的人結果是自食其果。當有一天連吸入空氣也可以發動機器的時候,靠石油賺大錢的人,可能會是另番景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