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大三通:從台灣輻射大陸照亮世界

2008-12-17 10:22:3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12月15日,百萬噸級巨輪首航台海兩岸10大港口,平日包機直達各大城市,郵件當日送達,海峽兩岸終於完成了大三通。在吵嚷聲中, 兩岸終於直航。除了幾個港口舞獅鳴炮、政商名流剪綵如儀,海空運業者估算由於不需停靠香港或石垣島,每年可省下310億元的成本之外,整個台灣波瀾不驚,跟平常的每1個日子沒有兩樣;沒有人因為安全出了大漏洞而呼天搶地、惶惶不可終日。
 
經過20餘年的論辯,支持三通者提出的理由車載斗量,只要隨便拈起一二,已足以令人血脈賁張。最直接的就是:台灣雄踞大陸東部沿海樞紐地位,挾其發展貿易一甲子的功力,半世紀前即率先投入加工出口業,賴以開啟後進國家成功發展模式的豐富經驗,半世紀來從下游加工業到中上游原材料、零組件每1個環節皆完整有效的產業鏈,在製造、管理、行銷、研發等每1個領域累積了全球密度最高、手法最純熟的無數企業家、專業人才,20年來都在等待用武之地;現在,當兩岸三通終於衝開了政治的枷鎖,將立見猛虎出柙、飛龍在天,台灣蓄積半世紀的活力會迸放而出,大放異彩。
 
我們相信,一旦枷鎖掙脫,這一切機會,精悍勇猛的台灣人才必不會令其失之交臂;假以時日,必定會有無數好手在每1個舞台大顯身手,令人目不暇給。但有兩個要緊的關鍵,不能不講究:其1是,在眼前金融海嘯與對岸自毀加工出口部門的雙重重擊之下,台灣正急於獲得喘息、復甦的機會,我們豈能眼看著大好機會,伸手可幾卻兀坐不動?其2是, 以今日處處自我設限、 行政效能低落、基礎設施不全的狀態,台灣要做為大陸東部沿海的樞紐,要將其完整產業鏈的戰力充分發揮,有如癡人說夢。因此不耐久待,及不願一身大好本事,白白被這個不入流的所在糟蹋的台灣精英,還是只能選擇離鄉背井到他鄉打拚。結果台灣在大三通之下仍將繼續失血,產業鏈也會在龍困淺水的大環境中,腐朽崩壞。
 
因此,台灣的升起還是沒落,絕不是三通與否所決定;支持三通者的正面期待,與反對三通者的惡毒詛咒,的確會因大三通終於實現而加快實現;但孰是孰非,卻完全取決於台灣將如何打造自己。
 
明乎此,則三通之後台灣只有1個選擇,就是成為1個與三通的精神一貫的台灣:法令規章大力鬆綁、行政效能大幅提升、苛捐雜稅儘量減輕、基礎設施力求完善。這聽起來有若夢想的境界,正是歷任政府琅琅上口的催眠曲, 但絕非無法企及的高調,因為眼前,在華人社會中就有現成的例證。
 
不論新加坡還是香港,這兩個由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和地區,半世紀來幾乎已成為自由世界的標竿 : 輕傜薄賦、 自由開放、政府賢能、建設完善。正因為具此諸美,外資源源注入、商旅往來如織,區區兩個彈丸之地,肩負著廣袤區域內金融與通運的重責大任。
 
沒有三通,台灣無緣有此夢想; 終於已經三通了,我們若能加速企及這兩個標竿,不僅三通的利益可以立刻促其發酵,帶來重大的投資商機,而且台灣充分發揮其地位與產業優勢,台灣就會是台灣人民與外來高手最廣闊的舞台。
 
要整個台灣快速企及星、港,完全不符現實;但若能以台北港與高雄港2000頃腹地為中心,各自劃定1個營運特區,完全以星、港為藍本,打造出就在大陸精華地區樞紐之地的星、港標竿;這兩地相乘,再加上更廣大的台灣腹地,立可凌駕兩國之上,更超越荷蘭之於歐洲大陸之地位;則以台灣為蛋黃,輻射如蛋白的整個大陸腹地,海峽兩岸發出的光芒,可以照亮世界。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