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和平的維繫和發展
2008-12-29 10:25:4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馬英九總統日前視導三軍實彈操演時說,不排除與大陸「進行有關安全的協商,但是我們絕不會在恐懼中談判,我們要從實力出發,才能在談判桌上獲得我們預期的效果」。如何解讀馬英九所謂的「從實力出發」的想像和兩岸安全協商,或要視兩岸情勢發展而定,但只要兩岸的和平氛圍能維繫下來,而且能有效地通過政策運作,相信兩岸和平氛圍應可進一步鞏固。
台灣當局就在馬英九發表兩岸安全協商講話的同時,行政院方面已放寬台灣公務員包括政務官訪問大陸的限制。不但行政院長可以視任務需要訪問大陸,依對等原則「依法」也可以邀請對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台。這是1個很大的突破,從過去的自縛手腳,而今一變為鬆綁,不能不說又邁開一大步。
相應於兩岸的和平發展以及在經貿雙向交流的考量下,北京也發布了「關於大陸企業赴台灣地區投資項目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鼓勵符合條件的大陸企業遵循互利共贏和市場經濟原則到台灣投資,而且講明了不能危害兩岸的統一,不能危害兩岸人民感情,諸如作出違法亂紀之事,或汙染台灣的環境生態。
兩岸地方當局順著大潮也邁開了腳步,福建寧德市與基隆市簽訂「關於建立緊密經濟文化合作關係的協議」,就今後加強和推動兩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達成共識。相信包括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為了地方發展,也大有可能跟進,推動兩岸地方與地方的互利互惠協議。這當然是維繫兩岸氛圍的好現象。
從國際觀感言,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23日代表歐盟就兩岸開啟海空直航發表聲明表示肯定,認為兩岸大三通的連接,使雙方今年11月非正式會談達致的協議得以落實,有助兩岸建立信心與互相瞭解,對強化台海與亞太的合作與穩定極為重要,並希望這一進程得以繼續。這是歐盟最近以來第7度發表聲明,肯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但法國此時代表歐盟發表肯定兩岸大三通的聲明,不無為沙克吉總統緩頰的考量,但也是持續看好兩岸發展勢頭。
相對於歐盟,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會如何看待兩岸發展勢頭,這固然仍有待觀察,不過就當前美國的處境和實力言,至少會有限度地支持兩岸和平發展。或可預期歐巴馬上台後美國對台的基本政策框架,不會有出人意表的大改變。既不會公開支持台獨,也不會公開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美國仍然會採用平衡策略,觀察兩岸的和平發展勢頭,並從中保持美國戰略優勢和利益。
再重新審視馬英九的兩岸安全協商和實力出發的原則,而且絕不會在「恐懼」中和對岸談判。這說明兩岸的和平發展,在現階段還涉及如何克服各種不確定因素,這包括島內和國際干擾的因素,以及因此帶來的「恐懼感」。至於馬英九沒有明說的,就在海峽對岸部署的飛彈,撤飛彈可能克服恐懼感嗎?兩岸的經貿格局可以創造互利,但雙贏的感覺從何而來?這又涉及兩岸認同感的趨同,以及兩岸互信機制的運作,能否禁得起考驗,包括如何肆應島內外各方面共識不足的挑釁。
我們期待已進入台北市動物園的兩隻大熊貓,團團圓圓能在新春假期可以成為塑造兩岸氛圍的可愛觸媒,是重塑兩岸感覺和認同的新起點,但我們更期待兩岸當局開創新局的力道,能用在最需要著力的關鍵點上,「兩岸無小事」,不在事件大小,而在感覺和認同。兩岸和平氛圍的維繫和發展,在進一步的考量上,真的要有講究。
台灣當局就在馬英九發表兩岸安全協商講話的同時,行政院方面已放寬台灣公務員包括政務官訪問大陸的限制。不但行政院長可以視任務需要訪問大陸,依對等原則「依法」也可以邀請對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台。這是1個很大的突破,從過去的自縛手腳,而今一變為鬆綁,不能不說又邁開一大步。
相應於兩岸的和平發展以及在經貿雙向交流的考量下,北京也發布了「關於大陸企業赴台灣地區投資項目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鼓勵符合條件的大陸企業遵循互利共贏和市場經濟原則到台灣投資,而且講明了不能危害兩岸的統一,不能危害兩岸人民感情,諸如作出違法亂紀之事,或汙染台灣的環境生態。
兩岸地方當局順著大潮也邁開了腳步,福建寧德市與基隆市簽訂「關於建立緊密經濟文化合作關係的協議」,就今後加強和推動兩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達成共識。相信包括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為了地方發展,也大有可能跟進,推動兩岸地方與地方的互利互惠協議。這當然是維繫兩岸氛圍的好現象。
從國際觀感言,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23日代表歐盟就兩岸開啟海空直航發表聲明表示肯定,認為兩岸大三通的連接,使雙方今年11月非正式會談達致的協議得以落實,有助兩岸建立信心與互相瞭解,對強化台海與亞太的合作與穩定極為重要,並希望這一進程得以繼續。這是歐盟最近以來第7度發表聲明,肯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但法國此時代表歐盟發表肯定兩岸大三通的聲明,不無為沙克吉總統緩頰的考量,但也是持續看好兩岸發展勢頭。
相對於歐盟,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會如何看待兩岸發展勢頭,這固然仍有待觀察,不過就當前美國的處境和實力言,至少會有限度地支持兩岸和平發展。或可預期歐巴馬上台後美國對台的基本政策框架,不會有出人意表的大改變。既不會公開支持台獨,也不會公開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美國仍然會採用平衡策略,觀察兩岸的和平發展勢頭,並從中保持美國戰略優勢和利益。
再重新審視馬英九的兩岸安全協商和實力出發的原則,而且絕不會在「恐懼」中和對岸談判。這說明兩岸的和平發展,在現階段還涉及如何克服各種不確定因素,這包括島內和國際干擾的因素,以及因此帶來的「恐懼感」。至於馬英九沒有明說的,就在海峽對岸部署的飛彈,撤飛彈可能克服恐懼感嗎?兩岸的經貿格局可以創造互利,但雙贏的感覺從何而來?這又涉及兩岸認同感的趨同,以及兩岸互信機制的運作,能否禁得起考驗,包括如何肆應島內外各方面共識不足的挑釁。
我們期待已進入台北市動物園的兩隻大熊貓,團團圓圓能在新春假期可以成為塑造兩岸氛圍的可愛觸媒,是重塑兩岸感覺和認同的新起點,但我們更期待兩岸當局開創新局的力道,能用在最需要著力的關鍵點上,「兩岸無小事」,不在事件大小,而在感覺和認同。兩岸和平氛圍的維繫和發展,在進一步的考量上,真的要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