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10年的成就與亞元的倡議
2009-01-20 11:04:3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由歐洲聯盟(EU)體制所建立的歐元,是歐洲貨幣統一工程的里程碑,從1999年1月1日問世以來,已經進入第10個年頭。對一種只有10歲的貨幣而言,時間並不算長久。但歐元在現代經濟史中,不僅擔負著諸多使命,更是充滿著驚奇與見證,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當東南亞國家聯盟積極轉型,「東盟憲章」已準備將東南亞國家整合為一個類似歐盟的法定組織。且建立「亞元」的呼聲此起彼落,對區域內貨幣統一有著強烈的憧憬。將來「歐盟化」的東盟能否順利運作,催生「亞元」的聲浪能不能成真,都還待觀察。但無論如何,歐盟的邁步前行、歐元的升沉起伏,都是東盟的借鏡。區域內國家和各方意見領袖,對於前述體制的推行與發展,都該有嚴肅、縝密的討論,以為東盟整合的 參考。
當年歐洲中央銀行總裁杜森柏格排除萬難,在任內推出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時。基本情勢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各方都替這項政策捏一把冷汗。但是在預期效益甚多,歐洲的整合有待注入新的活力的時代背景下,杜森伯格毅然將新的金融體制付諸實施。在腳跟站穩,初步效益顯現後,外界深深覺得杜森伯格的勇氣和作為,都為歐元的「青春期」和對歐洲整合的金融面,做出了貢獻。因此一直把「歐元先生」的榮銜,加諸於他身上,若不是他豐碩的金融經歷和過人的能力,歐元難有這樣一個「好的開始」。這是在表達歐元成長歷程時,最不可忽略的一項因素。
歐元誕生所帶來的好處,是足堪肯定的,歐元一統歐洲主要貨幣,消滅匯率兌換、差價套利的功能,無疑產生了最廣泛的影響。在石油等大宗物資價格飛漲的年代,歐洲央行以一貫堅持的態度,成功駕馭物價波動;另在美國金融瀕臨非常嚴重危機的時候,歐元和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起落明顯,美元老大受到撼動。由於歐洲單一貨幣也降低區域內各國儲備外匯以禦外侮的壓力,加上深廣的經濟規模,正是歐元區在金融海嘯中能免於外匯災難的主因。
歐元在貨幣計價單一化後,發揮了重要功能:對內創造一個龐大資本市場,對外則迅速成為各國中央銀行儲備貨幣的重要選擇,形成歐洲金融市場整合具體象徵。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歐元占各國外匯儲備的比率已升到26.5%,美元則由原71%降到64%。目前以歐元為匯率聯繫標的之經濟體40餘個,雖還是低於美元的60個,但在以一籃子貨幣進行匯率管理的國家中,歐元已不可或缺,意味歐元的波動將影響到他國匯率,再反映到其經濟活動上。
歐元貨幣體制迄始10個年頭,能夠做到價格穩定、刺激貿易投資、整個金融市場及貨幣統一等目標,且未伴隨著匯率動盪、經濟倒退、黑市崛起等後遺症,實在是不容易的。顯然歐元體制的發展模式,將在國際金融發展史上,留下可觀的一頁。近若干年來,東亞地區無論東盟組織或其他來源,都有創建亞元體制的呼聲。開頭攘臂高喊者是基於何種理由,其背景是理性的還是情緒化的,相信歐元建制都具有可貴的參考價值。我們一再要求各方在推動一項重大政策前,應該博訪周諮,深入探討,就是盼望做到謀定而後動。既有歐元的活標本擺在眼前,若不予重視,豈不可惜。
歐元10年,介紹此已受肯定的制度當非三言兩語可辦到,前述陳述並未提到其負面情況,連「掛一漏萬」都說不上。只是歐元創造了許多可能,改變不如預期快、幅度不如預期大,但其帶來的穩定和效率,原是經濟全球化下所最需要的。借其進入新的年頭時提一個引子,歐元路途坎坷在所難免,但成為穩定世界經濟基石的地位已經奠定。東南亞區域內及早注意,數十年後或可能有較成熟的政策決定。
當年歐洲中央銀行總裁杜森柏格排除萬難,在任內推出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時。基本情勢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各方都替這項政策捏一把冷汗。但是在預期效益甚多,歐洲的整合有待注入新的活力的時代背景下,杜森伯格毅然將新的金融體制付諸實施。在腳跟站穩,初步效益顯現後,外界深深覺得杜森伯格的勇氣和作為,都為歐元的「青春期」和對歐洲整合的金融面,做出了貢獻。因此一直把「歐元先生」的榮銜,加諸於他身上,若不是他豐碩的金融經歷和過人的能力,歐元難有這樣一個「好的開始」。這是在表達歐元成長歷程時,最不可忽略的一項因素。
歐元誕生所帶來的好處,是足堪肯定的,歐元一統歐洲主要貨幣,消滅匯率兌換、差價套利的功能,無疑產生了最廣泛的影響。在石油等大宗物資價格飛漲的年代,歐洲央行以一貫堅持的態度,成功駕馭物價波動;另在美國金融瀕臨非常嚴重危機的時候,歐元和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起落明顯,美元老大受到撼動。由於歐洲單一貨幣也降低區域內各國儲備外匯以禦外侮的壓力,加上深廣的經濟規模,正是歐元區在金融海嘯中能免於外匯災難的主因。
歐元在貨幣計價單一化後,發揮了重要功能:對內創造一個龐大資本市場,對外則迅速成為各國中央銀行儲備貨幣的重要選擇,形成歐洲金融市場整合具體象徵。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歐元占各國外匯儲備的比率已升到26.5%,美元則由原71%降到64%。目前以歐元為匯率聯繫標的之經濟體40餘個,雖還是低於美元的60個,但在以一籃子貨幣進行匯率管理的國家中,歐元已不可或缺,意味歐元的波動將影響到他國匯率,再反映到其經濟活動上。
歐元貨幣體制迄始10個年頭,能夠做到價格穩定、刺激貿易投資、整個金融市場及貨幣統一等目標,且未伴隨著匯率動盪、經濟倒退、黑市崛起等後遺症,實在是不容易的。顯然歐元體制的發展模式,將在國際金融發展史上,留下可觀的一頁。近若干年來,東亞地區無論東盟組織或其他來源,都有創建亞元體制的呼聲。開頭攘臂高喊者是基於何種理由,其背景是理性的還是情緒化的,相信歐元建制都具有可貴的參考價值。我們一再要求各方在推動一項重大政策前,應該博訪周諮,深入探討,就是盼望做到謀定而後動。既有歐元的活標本擺在眼前,若不予重視,豈不可惜。
歐元10年,介紹此已受肯定的制度當非三言兩語可辦到,前述陳述並未提到其負面情況,連「掛一漏萬」都說不上。只是歐元創造了許多可能,改變不如預期快、幅度不如預期大,但其帶來的穩定和效率,原是經濟全球化下所最需要的。借其進入新的年頭時提一個引子,歐元路途坎坷在所難免,但成為穩定世界經濟基石的地位已經奠定。東南亞區域內及早注意,數十年後或可能有較成熟的政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