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對加薩軍事行動功成而退

2009-01-23 10:54:4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以色列國家安全內閣17日晚間以9票贊成、2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加薩單方面停火的決議;18日,以軍向外正式宣布停火之後,隨即開始撤軍,做法可謂迅速而俐落。但7小時後,以空軍又在加薩北部一小鎮向哈瑪斯1個火箭小組進行空襲,原因是這個哈瑪斯火箭小組又向以境發射火箭。
 
以軍炮火不幸擊中一座聯合國學校,當時有1000多人避難,兩名兒童喪生,以軍為此致以歉疚。雖然,目前的新式武器已發展到發射時可以在屏幕清楚看見所射目標人物的位置,然後才按鈕發射,可謂萬無一失,但哈瑪斯在戰鬥中時常驅使平民為戰爭盾牌,擾亂發射者的視線,以掩護其戰鬥人員的身影,結果仍難免造成錯殺無辜的遺憾!
 
據統計,哈瑪斯成員約有1萬5000人,在這次以色列的所謂「鑄鉛行動」戰役中損失慘重,故在以軍宣布停火並實行撤軍之後,他們意有未甘,仍不肯停火,所以才有加薩北部這個小鎮貝哈努學校的悲劇。如果哈瑪斯在以色列已停火並實行撤軍之後不再發射火箭,以軍既已決定撤出,是絕沒有理由再對加薩地區發動空襲的。

據聯合國統計,戰爭中死亡的25%是平民。哈瑪斯則宣稱,死的全都是平民。那麼哈瑪斯成員在戰鬥中毫無傷亡嗎?這種說法,顯然在掩飾本身的失敗,並把平民死亡的罪責,全部推到以色列軍隊身上。
 
以色列應該是明知打不贏這場戰爭,也不可能把哈瑪斯全部消滅的,但卻在形勢的逼迫之下,不得不進軍加薩,主要目的,自然是企圖以此打擊減弱哈瑪斯的戰鬥力,使哈瑪斯最後不得不改變其憲章,承認以色列人的生存權,而不是要把以色列人趕下海去,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另一方面,堵塞哈瑪斯利用加薩與埃及邊境地道走私武器,使哈瑪斯失去武器供應的渠道,其戰鬥力自然減少,甚至消失。撤出加薩的另一作用,是減少國際對以色列的壓力,此外,也因時間上的湊巧,此一和平行動正好作為以色列對美國新總統歐巴馬就職的1個大獻禮,停戰令下,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特在開羅邀集以色列總理歐梅特、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領袖阿巴斯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共同討論如何實現巴勒斯坦長期和平的辦法。
 
但比較一下當年的歷史和今日的情況,加薩衝突雖然激烈,應該承認歷史是在進步的。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根據聯合國決議宣布立國,第2天,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等5個國家,都決定用武力把以色列趕下海去,同時有摩洛哥、蘇丹、葉門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派出軍隊協助作戰。

但時至今日,這些國家中有許多已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其中埃及、約旦並已與以色列簽了和平條約。固然,還有的阿拉伯人不願接受這種觀念,但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這個不可化解的仇恨、必須永遠對抗下去的思想,已在時代進步的沖擊之下站不住腳了!
 
這次加薩之戰,對哈瑪斯及以恐怖行為作為他們的政策和業績的團體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打擊。哈瑪斯即使仍盤據在加薩,繼續發射火箭,已不可能給以色列造成太大的威脅。因為以軍即使撤出,仍在鄰近駐軍,必要時便會打過來,哈瑪斯的行為不會毫無顧忌。
 
今天有人悲嘆阿拉伯已不團結,問題是以什麼方向團結,誰同意誰的團結主張,是不是要阿拉伯人為哈瑪斯背書,達到團結的目的,還是哈瑪斯放棄了消滅以色列的主張,與其他國家團結在一起?事實上,同屬聯合國的一員,每一國的生存權利都應該受到尊重,認識這個基本原則和常識,是歷史發展的結果,哈瑪斯必須承認此點,否則,只有自取滅亡!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