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成行至:願泰投資年計畫成功
2009-02-02 10:15:2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央社」日前從曼谷發出特稿,指陳泰國當局自去年推動的一項「2008-2009泰國投資年」計畫,以優渥的整體條件,吸引更多的外資到泰國投資。最近所推動的87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有助於刺激內需市場,更間接使投資者獲利。
泰方特別強調,招攬的外國投資對象,以台灣、日本、韓國為優先。期待具有提升科技產業能力的國家,到泰國大展鴻圖,在各種有利的基礎上做廣泛發揮。以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l)為主體的相關計畫,充分表達了吸引外資入泰的旺盛企圖心。縱使在金融海嘯威力方興未艾,舉世陷入高度危疑震撼的時候,仍不鬆懈,頗令外界欽佩。箴言道:「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泰方的努力,應可得到適當的回報。
2008-2009泰國投資年計畫的提出,泰方應是有備而來的。泰國地處中南半島的地理中心,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最重要成員,經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機構(UNCTAD)調查認為,泰國在世界最具有投資吸引力投資國中名列第3,近年在主要新興市場國家更居於中堅地位。
因此,泰國的投資基礎設施堪稱完善、交通便利、有通訊和資訊網絡、勤奮充沛的人力資源,整體投資條件毋庸置疑,足可予外界視為投資新契機。但是相關計畫提出後,還在推動初階段,美國房市泡沫破滅忽然引爆,緊接著金融海嘯出現。在美當局縱容下,華爾街貪婪金融集團所打造的騙局,騙盡全球蒼生,製成散布四海的無數不定時炸彈。一連串異常事件傷及現代經濟體系依為血管的金融機構,癱瘓了資金流動機制。
讓一個原本體質健全的全球經濟,忽然之間崩頹於泥淖之中,整個世界落入信心陷阱。這般嚴重經濟金融衝擊,若謂與此相關的計畫與作為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事,泰國的引資計畫,自難順利推動。
以泰方所相中的三個優先招攬對象台、日、韓而論,台灣經濟體質尚健全,加上政府當局能有效見招拆招,所以表現大致穩定。但是日韓在金融海嘯中的際遇就沒有那麼幸運,前途險阻出現更難超越的現象。根據最新報導,日韓工業產值雙雙創下破紀錄降幅,顯示全球經濟衰退,重創到亞洲這兩個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
日韓分別面臨2次世界大戰和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難題,有待於嚴肅面對、盡全力調整因應。雖然如此處境會迫使包括投資在內的各類活動,停頓可能性不大,但需要時間處理,難免影響到向外發展。泰國投資年計畫若有若干波折,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對於泰國當局在此時強調投資年計畫,且不諱言特別重視台灣投資人入泰的意向,也不宜用「時機不宜」來看待。若用積極態度衡量,甚至於可以當做迎接信心恢復機會來臨的急先鋒。面對經濟突然崩頹於泥淖,各方在惶惶中反應幾至脫序,相去不啻天壤。信心動搖,粉碎了各方對前途的願景,舉世紊亂自無可避免。
但美國華爾街貪婪金融詐騙集團營造世紀騙局,所散布的無數不定時炸彈,終有引爆的時候。理性一派的意見領袖認為,只有不定時炸彈一一引爆,讓潛藏的危險逐步消除,將銀行和企業從恐慌深淵中拔出來,信心才能一點一滴恢復。換言之,當景氣惡化到了盡頭,開始由谷底翻升,春天的信息會悄悄來臨。屆時已做好準備的先驅首先發起行動、搶占機先,迎接恢復的信心。泰國投資年計畫,豈不就是相關說法的行動者。
華諺有「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說法,在普遍忐忑不安中,「為成行至」的精神是一種鼓勵永不放棄者的力量。在各類動亂不斷出現的環境中,唯有這種力量能維持動力,不停腳步,認得清楚方向。泰國經貿發展已到漸入佳境的關鍵時刻,投資促進委員會主事先生們,切莫忘了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