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台之間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2009-02-08 10:08:0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英九最近就中美之間領導人的對話沒有提到台灣表示: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這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訊息,即台灣不再是中美之間的敏感話題。這不表示台灣的地位低落,而是台灣不再是麻煩的製造者,經歷李登輝和陳水扁,中美之間為台灣問題幾度瀕於攤牌,也互相摸清楚了底線。嚴格說來,台灣製造麻煩所能引發的國際關切也愈趨於彈性疲乏,台灣要自行跨越底線也非易事。
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熱線溝通,集中焦點於從美國掀起的全球金融風暴,相對於兩岸轉趨和平,中美此時當然不會把台灣問題或兩岸問題放在第一順位討論。然而台灣之於美國,畢竟是利益所在。美國不可能坐視兩岸關係的發展而致與美國愈走愈遠,北京也不可能坐視美國持續對台軍售所夾帶的意圖。
中美之間既存的分歧和爭執,從人民幣匯率到人權問題在在都屬難解,牽涉到台灣和兩岸問題更是敏感。是以台灣的話題不可能從中美對話和爭執中退場,這是基本認識,不過兩岸或台灣問題不再是立即而有可能觸發危機的大問題。
但若從中美總體關係而論,可以看到的是:美國國防部長蓋茲在參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表示,美國部隊「有能力在未來應付可預見的任何中國威脅。」新任財政部長蓋納引述歐巴馬的意見說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從上述這些言論中,顯然看不出善意,甚且可以說是具有敵意的表示,也可以說這就是美國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美國總統換屆後的對華政策會不會出現新的轉折,或許還要等待中美雙方磨合,甚至還得經歷若干事件的考驗才可能有一清楚的輪廓。台灣處在中美之間,不必排除也會是考驗,而台灣當局如何承受來自美國的關切則是關鍵。
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蕊最近表態說:中美台之間依然要堅守中美之間的三個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為主的法律架構,依然要加強高層對話,共同應付各項挑戰。從這裡可以看出希拉蕊對台灣問題的態度,即按既定架構運作,一時之間當無意作出新的調整。
然而兩岸關係由對峙和不時出現危機轉而積極尋求經貿合作架構,從種種跡象看來,兩岸關係因為大三通而更趨緊密,且幾乎不可逆轉。兩岸若能就此消除敵意且達致和平協議而更趨同,就美國的台灣關係法而言,是否還有軍售的必要,以及台美之間的互動模式該如何調整,這就不是「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所能概括。
就美國而言,不可能不關切台灣未來的走向。若因此影響美國在台利益,包括戰略利益在內,必然會有所表示,乃至對台灣當局施壓。當然,也可能為拉攏台灣不要走得太遠,因此提升台美關係的互動層級。
若就中美台的聯動效應言,台美之間的任何變化也不可能排除來自北京的關切,以去年10月美國對台軍售為例,中美之間的軍方交流即因此停頓。台美之間的準官方關係若涉及一個中國的原則,可以推估勢必引發北京和華府之間的齟齬,甚至爆發更大的衝突。
美國當然也可以樂見兩岸新局,配合作出相應的調整。讓中美台三邊效應更具正面意義,讓過去60年的圍堵和對抗,一變而為和平與發展的格局。
兩岸互動新局,這是一個新的命題,牽動面至深且廣。「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所傳達的訊息應還有另外一面,即馬英九相當在意來自美國對兩岸新局的反應;但在傳播效應上,顯然又不如預期。但馬英九如何抗壓,以及是如何承受的,會不會影響馬英九的決斷,這才是一個令人關切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