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關係應通過什麼方式改善
2009-02-13 09:39:3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巴馬9日在他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首次新聞發布會上,表達其改善美國與伊朗關係的願望,他說,他和他的國家安全團隊正積極檢討對伊現行政策,考慮在幾個月內便能進行接觸和展開面對面對話。不過伊朗需要認識到,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它不但擁有一定權利,更應履行相應義務。他承認,美伊多年來缺乏互信,很難在一夜之間產生改變,但只要雙方互相尊重,並力促對話取得進展,關係正常化終有出現的一天。
儘管歐巴馬的話很友善,伊朗方面的回應卻似乎還很不是味道。那個要把以色列人趕下海去、從地圖上把以色列抹掉的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說,伊朗歡迎美國改善對伊關係,但美國對伊政策必須作出「根本性改變」,而非「技術性改變」。另1個在伊朗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國會議長拉里加尼也說,如果他們(指美國)有些計畫,應由外交方式呈現,而不是在媒體上耍花招。
雖然,對歐巴馬改善關係的呼籲,伊朗已有回應,但美伊關係的恢復,實比當年美前總統尼克森利用國務卿季辛吉打開中國國門還艱難。中美分歧由韓戰開始,而中國之會為金日成「火中取栗」,主要是中了史達林的計謀,從此中國稱蘇聯為「老大哥」,把美國當作第1號敵人,中美就此交惡數十年。但中美要解開這個死結還比較容易,因為雙方只是意識形態分歧,此外沒有什麼矛盾,復交於雙方都有益,所以到卡特擔任總統時便建立了正式邦交。
美伊情況與美中情況原不應有什麼不同,因為今日世界應該已沒有什麼宗教分歧問題,美國一樣有穆斯林,而穆斯林在美國也受到同樣平等的待遇,美伊主要分歧點在於對待以色列立場上,伊朗支持真主黨及哈瑪斯,要消滅以色列,而美國則是1個自由的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民主國家,不可能單獨排斥任何民族、宗教與文化。特別是美國有極多猶太人,他們同樣受到美國法律的保護,任何人不能對之歧視。尤其是美國的猶太人多屬富有階層,他們支配了美國的大企業,甚至能影響政權,這就是美國不論由什麼人當總統,都不能不支持以色列的原因。所以阿馬丁加德要美國改變根本性政策,如果他的意思是要歐巴馬不支持以色列,而贊成伊朗支持恐怖活動的那種政策的話,那真是太沒有常識了!
伊朗的今日當政者應該溫習一下歷史,如果不是當年的美國總統卡特為人太老實,太大公無私,柯麥尼教主當年就回不了伊朗;如果不是巴勒維國王聽信了卡特的勸告,阻止軍人政變,自己流亡出國,把國家讓給了柯麥尼,伊朗便沒有這場宗教革命成功、政教合一的體制,伊朗也不會成為恐怖主義的支持者。所以,飲水思源,這些現今統治伊朗的人應該知道,美國人給了他們很大的恩惠;卡特當年也因柯麥尼上台後對他恩將仇報,把美國使館人員囚禁在德黑蘭使館內,以致卡特民望下降,終於無法當選連任。
所以,要改變政策的應該是伊朗,美國可能改變的,只是減少對伊朗研發核武的壓力,使其研究納入國際監管之內,而資助之發展核能源。若要美國改變政策,由反對恐怖主義改為像伊朗一樣支持恐怖主義,那是絕無可能的。
實際上,利用宗教勢力進行屠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在中古的歐洲,天主教、基督教本身之內便分出許多派系,互相屠殺,不只是十字軍對伊斯蘭教徒曾爆發戰爭而已。但今天各宗教間,各宗教的內部之間,已不再互相屠殺,而是從理智覺悟過來。如今除了賓拉丹所領導的凱達恐怖組織這一小撮恐怖主義者之外,高舉宗教牌子而支持恐怖活動的國家,就只有1個伊朗了。所以,伊朗應懂得順應潮流改變這種政策,這於己於人,都有莫大的好處,為什麼不坐起言行呢!
儘管歐巴馬的話很友善,伊朗方面的回應卻似乎還很不是味道。那個要把以色列人趕下海去、從地圖上把以色列抹掉的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說,伊朗歡迎美國改善對伊關係,但美國對伊政策必須作出「根本性改變」,而非「技術性改變」。另1個在伊朗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國會議長拉里加尼也說,如果他們(指美國)有些計畫,應由外交方式呈現,而不是在媒體上耍花招。
雖然,對歐巴馬改善關係的呼籲,伊朗已有回應,但美伊關係的恢復,實比當年美前總統尼克森利用國務卿季辛吉打開中國國門還艱難。中美分歧由韓戰開始,而中國之會為金日成「火中取栗」,主要是中了史達林的計謀,從此中國稱蘇聯為「老大哥」,把美國當作第1號敵人,中美就此交惡數十年。但中美要解開這個死結還比較容易,因為雙方只是意識形態分歧,此外沒有什麼矛盾,復交於雙方都有益,所以到卡特擔任總統時便建立了正式邦交。
美伊情況與美中情況原不應有什麼不同,因為今日世界應該已沒有什麼宗教分歧問題,美國一樣有穆斯林,而穆斯林在美國也受到同樣平等的待遇,美伊主要分歧點在於對待以色列立場上,伊朗支持真主黨及哈瑪斯,要消滅以色列,而美國則是1個自由的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民主國家,不可能單獨排斥任何民族、宗教與文化。特別是美國有極多猶太人,他們同樣受到美國法律的保護,任何人不能對之歧視。尤其是美國的猶太人多屬富有階層,他們支配了美國的大企業,甚至能影響政權,這就是美國不論由什麼人當總統,都不能不支持以色列的原因。所以阿馬丁加德要美國改變根本性政策,如果他的意思是要歐巴馬不支持以色列,而贊成伊朗支持恐怖活動的那種政策的話,那真是太沒有常識了!
伊朗的今日當政者應該溫習一下歷史,如果不是當年的美國總統卡特為人太老實,太大公無私,柯麥尼教主當年就回不了伊朗;如果不是巴勒維國王聽信了卡特的勸告,阻止軍人政變,自己流亡出國,把國家讓給了柯麥尼,伊朗便沒有這場宗教革命成功、政教合一的體制,伊朗也不會成為恐怖主義的支持者。所以,飲水思源,這些現今統治伊朗的人應該知道,美國人給了他們很大的恩惠;卡特當年也因柯麥尼上台後對他恩將仇報,把美國使館人員囚禁在德黑蘭使館內,以致卡特民望下降,終於無法當選連任。
所以,要改變政策的應該是伊朗,美國可能改變的,只是減少對伊朗研發核武的壓力,使其研究納入國際監管之內,而資助之發展核能源。若要美國改變政策,由反對恐怖主義改為像伊朗一樣支持恐怖主義,那是絕無可能的。
實際上,利用宗教勢力進行屠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在中古的歐洲,天主教、基督教本身之內便分出許多派系,互相屠殺,不只是十字軍對伊斯蘭教徒曾爆發戰爭而已。但今天各宗教間,各宗教的內部之間,已不再互相屠殺,而是從理智覺悟過來。如今除了賓拉丹所領導的凱達恐怖組織這一小撮恐怖主義者之外,高舉宗教牌子而支持恐怖活動的國家,就只有1個伊朗了。所以,伊朗應懂得順應潮流改變這種政策,這於己於人,都有莫大的好處,為什麼不坐起言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