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以免簽證費招攬台灣旅客
2009-03-07 10:32:5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貿易經濟駐台灣辦事處宣布,台灣觀光客從3月5日至6月4日,先後3個月期間赴泰觀光,免收1100元簽證手續費。這是緊接著旅遊機構推出以泰式風味雞尾酒攬客後,另一項行銷手法。也是金融海嘯和種種因素重擊泰國觀光業後,推動提振泰國經濟的政策之一。旅遊事業市場的拓展,原本就得不斷使用腦力出招,以迎合客人胃口,有時促銷方式頗能歪打正著;卻也會遇到一般認為定可操勝券的辦法,竟無功而返。因此泰方接連出招,具見振興旅遊業的用心至勤,但是在此非常時期能不能找來客源,還待進一步觀察。
輿論的看法,是在泰國頻出手後,亞洲各國觀光行銷大戰會一觸即發。這種論調不僅是從常識推論,也有事實依據。金融海嘯重挫全世界經濟,整個經貿秩序已然大亂。但除了看得見所有國家經貿統計指標性數據狂挫,大衰退現象呼之欲出外。未來發展前景未明,縱可見某領域某行業有市場回溫狀況,究竟能維持多久,也不敢肯定。所有推出的提振經濟方案,多從經驗裡覓重點,編出虛擬性預算,做為表達執政者盡心盡力的說明,並撫慰惶惶然的社會大眾高度不安的情緒而已。但從觀光事業切入,爭取收入挹注大虧了的財政,同時對炒熱市場氣氛可收立竿見影的效果,應是提振經濟的好工具。所以旅遊事業成為當下顯學,行銷競爭全面開打,事屬必然。
即使金融海嘯不發生,亞洲各國推展觀光市場策略,都表現得積極而細膩,而配合動用經費若干,當是觀察的重點之一。去(2008)年馬來西亞開發旅遊市場用錢最多,單是宣傳費用就花掉約50億元,依次是泰國、南韓、香港、日本、新加坡、台灣。按往例,推廣費用和市場收入成正比,所以錢花得多,進賬就多,再加上其他攬客點子,就是當年的觀光收益。到了金融海嘯一波接著一波來,各地旅遊市場從開年後就有冷到不行的現象。若照「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的淬勉法則,要爬起來、分食還弄不清有多大的觀光市場大餅,顯然要比以往艱辛。
泰國旅遊機構擴展觀光市場的招數逐一推出,無疑可予各方人士一種全力以赴的印象。但是爭取包括台客在內的國際客人,東南亞諸鄰國早已精銳盡出。馬來西亞除了原有的吉隆坡、蘭卡威、沙巴等強調「奢華風尚」的3大旅遊區重新包裝整理。在南部和新加坡相鄰的柔佛州啟造的樂高主題樂園,計畫大得驚人,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新加坡經貿受挫最重,爭取全面復甦的力道也最強勁,今(2009)年下半將揭幕的博弈遊樂園區,已為國際觀光客列為年度必訪重點。菲律賓去年推出「公道價格」牌,結合豐富人文景觀,2008年居然逆勢成長。迎接國際經濟動盪延續的一年,菲必也做了更「公道」的準備。來自四面八方的競爭,為分食國際旅客大餅卯足全力。泰國旅遊事業的攬客招數,還得繼續推出,執行人員還該做好更多犧牲奉獻的準備。
到目前為止,除了推動旅遊事業的常規努力,「應變」的行動已在踐履中。歐洲的英國爭取外國客人的腳程最快,對台客的招攬尤其大方,隨團旅遊英國可免簽證且有長達6個月的「自由行期」。條件不差,第一團客人已進了倫敦,說起來為爭取外人消費,幾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為活絡市場、為重建信心,類似爭取外國客人的觀光市場,陸續在醞釀中。做為觀光大國,該有更多資訊,做更多的努力。
泰國當局的提振經濟特別預算中,不知觀光部門是否列入分配表,或雖已列入是否已夠支應需要。施政在面臨動盪情勢時,對「處常應變」的立場宜拿捏得精準,以往觀光事業替泰國做了很多貢獻,當局要全力協助其繼續發揮才好。
輿論的看法,是在泰國頻出手後,亞洲各國觀光行銷大戰會一觸即發。這種論調不僅是從常識推論,也有事實依據。金融海嘯重挫全世界經濟,整個經貿秩序已然大亂。但除了看得見所有國家經貿統計指標性數據狂挫,大衰退現象呼之欲出外。未來發展前景未明,縱可見某領域某行業有市場回溫狀況,究竟能維持多久,也不敢肯定。所有推出的提振經濟方案,多從經驗裡覓重點,編出虛擬性預算,做為表達執政者盡心盡力的說明,並撫慰惶惶然的社會大眾高度不安的情緒而已。但從觀光事業切入,爭取收入挹注大虧了的財政,同時對炒熱市場氣氛可收立竿見影的效果,應是提振經濟的好工具。所以旅遊事業成為當下顯學,行銷競爭全面開打,事屬必然。
即使金融海嘯不發生,亞洲各國推展觀光市場策略,都表現得積極而細膩,而配合動用經費若干,當是觀察的重點之一。去(2008)年馬來西亞開發旅遊市場用錢最多,單是宣傳費用就花掉約50億元,依次是泰國、南韓、香港、日本、新加坡、台灣。按往例,推廣費用和市場收入成正比,所以錢花得多,進賬就多,再加上其他攬客點子,就是當年的觀光收益。到了金融海嘯一波接著一波來,各地旅遊市場從開年後就有冷到不行的現象。若照「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的淬勉法則,要爬起來、分食還弄不清有多大的觀光市場大餅,顯然要比以往艱辛。
泰國旅遊機構擴展觀光市場的招數逐一推出,無疑可予各方人士一種全力以赴的印象。但是爭取包括台客在內的國際客人,東南亞諸鄰國早已精銳盡出。馬來西亞除了原有的吉隆坡、蘭卡威、沙巴等強調「奢華風尚」的3大旅遊區重新包裝整理。在南部和新加坡相鄰的柔佛州啟造的樂高主題樂園,計畫大得驚人,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新加坡經貿受挫最重,爭取全面復甦的力道也最強勁,今(2009)年下半將揭幕的博弈遊樂園區,已為國際觀光客列為年度必訪重點。菲律賓去年推出「公道價格」牌,結合豐富人文景觀,2008年居然逆勢成長。迎接國際經濟動盪延續的一年,菲必也做了更「公道」的準備。來自四面八方的競爭,為分食國際旅客大餅卯足全力。泰國旅遊事業的攬客招數,還得繼續推出,執行人員還該做好更多犧牲奉獻的準備。
到目前為止,除了推動旅遊事業的常規努力,「應變」的行動已在踐履中。歐洲的英國爭取外國客人的腳程最快,對台客的招攬尤其大方,隨團旅遊英國可免簽證且有長達6個月的「自由行期」。條件不差,第一團客人已進了倫敦,說起來為爭取外人消費,幾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為活絡市場、為重建信心,類似爭取外國客人的觀光市場,陸續在醞釀中。做為觀光大國,該有更多資訊,做更多的努力。
泰國當局的提振經濟特別預算中,不知觀光部門是否列入分配表,或雖已列入是否已夠支應需要。施政在面臨動盪情勢時,對「處常應變」的立場宜拿捏得精準,以往觀光事業替泰國做了很多貢獻,當局要全力協助其繼續發揮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