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合G20成果佳,G2更受期待

2009-04-04 13:18:4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眾所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已在倫敦落幕,與會領袖達成多項決議,包括透過國際貨幣基金(IMF)等組織對全球經濟再投入1.1兆美元、一致的擴張財政政策、避免貨幣競貶、擴大監管範圍、嚴格限制大型金融機構薪酬、打擊避稅天堂、修改會計準則及規範信評機構等之共識。這樣的成果展現了東道主有效率的協商能力,也受到全球資本市場歡迎。但會前媒體卻以G2來作為此次會議的新焦點,正式會議上雖未進一步發酵,但這個焦點卻標示了中美經濟消長的重要歷史分野。
 
從國際關係與國際戰略的觀點來看,再從前蘇聯解體,共產國家集團紛紛在政治體制上進行激烈變革,連中國政治體制雖然仍維持一黨專政,但在經濟體制上也已進行翻天覆地的轉變。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早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工廠,同時也加入國際貿易的行列,而使其經濟對外依賴日深。這也是這次他們會受到金融風暴波及的主要原因。但在這段期間的國際關係,卻出現真空而使美國成為世界獨霸,以致國際力量呈現單極化的情形。
 
中國在經過30年的生聚教訓後已逐漸摒除貧窮落後,再加上生產的連翻好幾番,人均所得已達3328美元,雖不及美國人均所得4萬6841美元的10分之1,但總量上來看,2008年GDP美國達14.26兆美元,中國GDP為4.32兆美元僅為美國的30%。但為因應金融風暴所提出的振興方案,美國為7870億美元,中國卻達5890億美元,約為美國的4分之3,可見中國政府手筆之大。
 
再加上會前中國官員有步驟、有系統地在國際輿論市場上,挑戰美元地位的說法,很成功地使G20被形塑成為G2的局面。這充分說明中國主導國際輿論或媒體的信心與能力均大大提高,自然也會對國際關係與國際戰略出現重大改變。
 
如果再回到國際經濟的層面,美國此番是出紕漏者,中國則扮演救難英雄,高低立判。更實質的轉變則是,未來金融風暴的解決過程中,美國將扮演節制消費,但中國則要扮演擴大內需的角色。換言之,美中國內市場也將出現消長互見的局面。同時,中國擁有2兆美元外匯儲備的實力,和美國幾乎要成為全世界最大債務國的地位相比,貧富也將成為明顯對比。
 
總之,就中美現有經濟實力來看,美國在GDP總量或人均GDP仍然遙遙領先中國,且其間的實質或絕對值的差距驚人,因此兩國各經濟數據的基礎差異仍大。但中國的追趕卻是來勢洶洶。因此,彼此間的相對差距將明顯縮小。就經濟力量的展現而言,需求方將凌駕供給方,所謂有定單者為王,過去美國的超額消費使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市場,挾其市場議價能力,各國遂不能不縱容美國片面不斷以貿易逆差來換取美國境內市場的需求,甚至不知不覺中成為美國市場的肉票。反之,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則因受制於美國作為最大單一進口國,難免在經濟戰爭上略遜一籌。
 
未來,中國有機會成為全球最大市場之1。屆時,其市場影響力所化約成為的經濟實力將大為增強,而美國的經濟戰實力則有下降可能。如此消長,中國將與美國分享國際關係、國際戰略,乃至國際經濟的全球決策權,是可以預期的。此後,中美定期高峰會談或將成為常態,那麼G2的模式也真的可能被定型化。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