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胡會後何以對台灣有不同表述
2009-04-09 11:09:5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當舉世都為金融海嘯和解決方案尋找對策之際,歐巴馬和胡錦濤高峰會先在倫敦首次舉行兩國領袖高峰會談,美中對話並因此確立了「強化所有層面交流」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結論,就是合併舉行布希政府時代即持續運作的「戰略經濟對話(SED)」,以及「資深官員對話」,成為「美中戰略暨經濟對話」,並敲定今夏舉行第一回合對話,中方的對口官員據知是王歧山和戴秉國,而歐巴馬也決定下半年受邀訪問中國。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台灣一再出現在中美高層對話中的字眼多屬負面表述,但因兩岸及世界局勢轉移,歐胡會後美方的新聞吹風會對台灣幾乎未見著墨;白宮資深官員為記者吹風時雖然還是提到了台灣,略謂「They discussed Taiwan and climate change」,這種表述和過去幾任美國總統的提法幾乎完全不同,譯成中文應指歐胡兩人談到了台灣以及民意轉移或形勢變遷,用詞很中性且不帶任何評論。就吹風會的內容分析,中美之間若對此類問題還有歧見,已不在台灣而是西藏的人權問題。
但據大陸媒體報導,歐巴馬在歐胡會中表態:美方支持兩岸改善關係,不支持西藏獨立。美國政府堅定承諾奉行1個中國政策,堅持中美3個聯合公報,這一立場不會改變。而且胡錦濤的話更值得注意,在肯定當前台海局勢繼續緩和改善、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軌道外;又以不確定的語氣表明對兩岸未來的疑慮,而有「無論台海局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堅持1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反對一中一台和兩個中國」云云。又說:中方讚賞美方多次重申支持1個中國政策、遵守3個聯合公報、反對台獨,反對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
觀察雙方表述最大的落差竟在台灣,美方著墨輕,中方用詞重,而且重在引述美方過去的表述:「反對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就此一表述可以預知兩岸就世界衛生組織的磋商顯已陷入膠著,雙方若無法進一步取得較高的政治信任度,恐短期內不易突破。
再者,自歐巴馬和馬英九上台以來,台灣即不再成為干擾中美高層對話的主題,這趟胡錦濤等於回到過去重複表述立場的情境,對台灣反不若去年底發表「胡6點」時樂觀。問題或即出在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虛與實還有待進一步釐清,對此台灣當局和北京還未能達致充分的共識。這既出在北京的謹慎,可能台北方面也要能釐清重返國際社會的入場形式和一中原則如何兼顧。
台灣當局或應看到,胡錦濤話中有話的重點在於台灣對進入世衛組織的方式有意見,顯然不樂見台灣走國際路線,而且要美國注意到過去對台灣進入國際組織的承諾。中美對話若能擺脫台灣問題的干擾,最能獲利的應是兩岸關係,兩岸互動也得以正常化,台灣人民當然也同受其惠。
從歐巴馬和胡錦濤兩人談到台灣,可以看出不再像過去中美領導人為此針鋒相對,再從中美領導人都視南海碰船事件為一插曲觀察,這當然也和兩岸關係解凍和形勢轉移有直接關聯。但何以胡錦濤卻對台灣形勢不表樂觀且有所保留?
準此,台灣當局當思兩岸大三通以來,開創的新局得來不易,北京當然也不必因台灣當局的某些操作而別生疑慮或處處設防。稍前馬英九曾為台灣外交部長歐鴻鍊的雙重承認提法親自澄清,相信多少是為了取信北京以期順利進入世衛組織,據聞馬英九最近還要進一步回應「胡6點」,這不僅事關兩岸大局,而且也會是國際矚目的焦點。